本发明专利技术给出导线内置的夹爪,其夹爪主体设有电元器件和夹臂,夹臂包括前臂、后臂、外臂,后臂和外臂并列设置且二者之间留有空隙,二者的远端分别配有前铰轴,后臂和外臂通过各自的前铰轴来分别铰接在前臂的不同点上;后臂和外臂二者的近端分别铰接在夹爪主体的不同点上,前臂上设有电器,电器的导线一端接电器而另一端接到上述电元器件,前臂上开设有第一穿线孔,第一穿线孔开设在从一个前铰轴到另一前铰轴中的一处,导线从电器往上述电元器件,系穿过第一穿线孔后经过所述空隙。导线不易在前臂转动时被夹断,因此导线可以采取内置的方式安装,避免导线被外力意外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线内置的夹爪
本专利技术涉及夹爪,尤其是导线内置的夹爪。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可参照公开号为US20140265401A1的美国专利文献,本申请文件中图1~3是该专利文献的附图,由图可见:夹臂包括前臂132、后臂102和外臂,后臂102和外臂二者的远端分别铰接在前臂132的近端上,后臂102的近端配有扭簧123。外臂包括外短臂104和外长臂105,外长臂105的近端通过第二铰轴109来铰接在外短臂104的远端上。从后臂和外臂分别连到前臂的导线如果采取内置的方式,则在外臂和后臂二者和前臂之间的连接处的导线容易被夹断,所述夹断可以是由前臂相对于外长臂转动而产生的夹力造成,也可以是由于前臂相对于外短臂转动而产生的夹力造成。因此,现有技术采取导线外置并放长导线来绕开所述连接处。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导线外置容易造成导线被外力意外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在能够避免前臂转动时夹断导线的前提下,给出一种导线内置的夹爪,从而避免导线被外力意外损坏。导线内置的夹爪,其夹爪主体设有电元器件和夹臂,夹臂包括前臂、后臂、外臂,后臂和外臂并列设置且二者之间留有空隙,二者的远端分别配有前铰轴,后臂和外臂通过各自的前铰轴来分别铰接在前臂的不同点上;后臂和外臂二者的近端分别铰接在夹爪主体的不同点上,前臂上设有电器,电器的导线一端接电器而另一端接到上述电元器件,前臂上开设有第一穿线孔,第一穿线孔开设在从一个前铰轴到另一前铰轴中的一处,导线从电器往上述电元器件,系穿过第一穿线孔后经过所述空隙。进一步地,第一穿线孔开设在两个前铰轴之间。进一步地,外臂近端配有第一铰轴并通过第一铰轴来铰接在夹爪主体上;外臂近端开设有第二穿线孔,位于第二穿线孔内的导线经过第一铰轴的延长线,所述导线从所述空隙往上述电元器件,系穿过第二穿线孔。进一步地,外臂近端为第一铰轴所配的轴孔长度超过第一铰轴插入所需,第二穿线孔开在轴孔的超过所需之处。进一步地,后臂配有第三铰轴并通过第三铰轴来铰接在夹爪主体上,外臂近端向后延伸并从第三铰轴旁边越过。进一步地,所述外臂包括外长臂和外短臂,外长臂远端接在前臂上而近端配有第二铰轴,外长臂近端通过第二铰轴来铰接在外短臂远端上,所述第一铰轴位于所述外短臂上;所述第一铰轴位于第二铰轴和第三铰轴二者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电元器件包括供电器件。进一步地,前臂开设有凹陷部,所述电器位于凹陷部内,第一穿线孔开设于凹陷部的侧壁。进一步地,所述电器包括发光电元件。进一步地,前臂开设有如上述的凹陷部,所述电器位于凹陷部内,所述凹陷部配有透光外壳。有益效果在于:第一穿线孔开设在从一个前铰轴到另一前铰轴中的一处,导线系穿过第一穿线孔后经过所述外臂和后臂二者之间的空隙的,由于两个前铰轴的位置基本固定,两个前铰轴不会夹住第一穿线孔内的导线,故前臂相对于外长臂转动产生的夹力、前臂相对于外短臂转动产生的夹力都不会夹断导线。导线不易在前臂转动时被夹断,因此导线可以采取内置的方式安装,避免导线被外力意外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夹爪的单侧前臂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夹爪的整体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夹爪夹住工件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前臂和现有技术的驱动精度高的夹爪结构相同的部分;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夹爪的前臂的整体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夹爪的施力臂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夹爪张开状态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夹爪夹持状态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夹爪收起状态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夹爪的立体视角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夹爪的另一个立体视角示意图;图中:102、后臂;104、外短臂;105、外长臂;108、第一铰轴;109、第二铰轴;123、扭簧;132、前臂;20、后伸部;21、第三铰轴;23、轴孔;40、发光电元件;41、第一穿线孔;42、第二穿线孔;51、拉力臂;52、第四铰轴;53、升降螺母;54、丝杆;60、前铰轴。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给出的驱动精度高的夹爪,包括夹爪主体和两个夹臂。图4所示的是本专利技术给出的夹臂和现有技术的夹臂相同的部分,夹臂包括前臂132、后臂102和外臂,后臂102和外臂沿二者的宽度方向并列设置且二者之间留有空隙,上述二者的远端配有前铰轴60,后臂102和外臂通过各自的前铰轴60来分别铰接在前臂132的不同点上,上述二者的近端则分别配有第三铰轴21和第一铰轴108且后臂102为第三铰轴21配有扭簧123,第三铰轴21和第一铰轴108设置在夹爪主体内;外臂包括外短臂104和外长臂105,外长臂105的近端通过第二铰轴109来铰接在外短臂104的远端上,所述第一铰轴108位于外短臂104的近端。本专利技术的夹臂和现有技术的夹臂的区别部分则先如图5和图6所示,外短臂104近端朝远离外短臂104远端的方向延伸有后伸部20,后伸部20远端从后臂102的第三铰轴21的旁边越过;第一铰轴108位于第二铰轴109和第三铰轴21二者之间。再如图7所示,夹爪主体内置有电机和丝杆54螺母机构,电机驱动丝杆54转动从而使得升降螺母53沿丝杆54轴向升降,升降螺母53两侧分别配有两个拉力臂51且两个拉力臂51的近端分别铰设在升降螺母53的两侧,而两个拉力臂51的远端分别配有两个第四铰轴52,两个拉力臂51的远端通过各自的第四铰轴52铰接在两个外短臂104的后伸部20的近端上。应说明,也可以改为螺母53不升降,螺母53转动使丝杆54升降。请参考图7~8,以左边的夹臂为例,工作原理如下:电机驱使升降螺母53上升使得拉力臂51对外短臂104的后伸部20施加拉力,外短臂104绕第一铰轴108逆时针转动,对外长臂105施力从而使得外长臂105转动夹合,同时扭簧123对后臂102施加扭力从而使得后臂102转动夹合,前臂132被后臂102和外长臂105二者带动从而转动夹合。后臂102夹紧工件时升降螺母53继续上升使得外臂、前臂132继续转动夹合,后臂102则被工件阻挡使得自身不移动,外短臂104通过外长臂105来推动前臂132向右转动,从而抱持工件。如果夹臂在没有夹持工件时转动夹合,则夹臂的状态如图9所示,两个夹臂的前臂132在两个夹臂转动夹合过程中一直保持相互平行。本专利技术还给出一种导线内置的夹爪,如图10和图11所示,前臂132远离夹持侧的一侧设有凹陷部,凹陷部配有透光外壳,透光外壳以磁吸的方式装到凹陷部上;凹陷部内设有发光电元件40,而夹爪主体内设有供电器件,发光电元件40通过导线连到供电器件取电,供电器件例如系电池或从市电取电的变压器。具体穿线结构如下:前臂132近端开设有第一穿线孔41,第一穿线孔41开设在后臂102和外臂二者的前铰轴60之间。发光电元件40的导线从凹陷部的侧壁内穿入到第一穿线孔41,从第一穿线孔41穿出的导线抵达到外臂和后臂102之间的空隙;参考图6所示,外短臂104中部开设有贯穿的轴孔23,位于外短臂104近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导线内置的夹爪,其夹爪主体设有电元器件和夹臂,夹臂包括前臂(132)、后臂(102)、外臂,后臂(102)和外臂并列设置且二者之间留有空隙,二者的远端分别配有前铰轴(60),后臂(102)和外臂通过各自的前铰轴(60)来分别铰接在前臂(132)的不同点上;后臂(102)和外臂二者的近端分别铰接在夹爪主体的不同点上,其特征在于:前臂(132)上设有电器,电器的导线一端接电器而另一端接到上述电元器件,前臂(132)上开设有第一穿线孔(41),第一穿线孔(41)开设在从一个前铰轴(60)到另一前铰轴(60)中的一处,导线从电器往上述电元器件,系穿过第一穿线孔(41)后经过所述空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导线内置的夹爪,其夹爪主体设有电元器件和夹臂,夹臂包括前臂(132)、后臂(102)、外臂,后臂(102)和外臂并列设置且二者之间留有空隙,二者的远端分别配有前铰轴(60),后臂(102)和外臂通过各自的前铰轴(60)来分别铰接在前臂(132)的不同点上;后臂(102)和外臂二者的近端分别铰接在夹爪主体的不同点上,其特征在于:前臂(132)上设有电器,电器的导线一端接电器而另一端接到上述电元器件,前臂(132)上开设有第一穿线孔(41),第一穿线孔(41)开设在从一个前铰轴(60)到另一前铰轴(60)中的一处,导线从电器往上述电元器件,系穿过第一穿线孔(41)后经过所述空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内置的夹爪,其特征在于:第一穿线孔(41)开设在两个前铰轴(60)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内置的夹爪,其特征在于:外臂近端配有第一铰轴(108)并通过第一铰轴(108)来铰接在夹爪主体上;外臂近端开设有第二穿线孔(42),位于第二穿线孔(42)内的导线经过第一铰轴(108)的延长线,所述导线从所述空隙往上述电元器件,系穿过第二穿线孔(4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线内置的夹爪,其特征在于:外臂近端为第一铰轴(108)所配的轴孔(23)长度超过第一铰轴(108)插入所需,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峰峰,江志强,刘楚奇,陈伟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富港万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