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仿生机械手的可穿戴便携式实时控制动作识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4194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58
面向仿生机械手的可穿戴便携式实时控制动作识别系统,涉及一种仿生机械手实时控制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机械手成本高、功能单一、实时性差以及采集与识别的精度偏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析表面肌电信号的产生机理和特点,确定了待识别动作、采集的肌肉区域和电极的数量及摆放位置。使用实验室自主研发采集装置采集了4通道前臂表面肌电信号,并进行去干扰处理后,进行数据分窗,特征值提取,手势分类,最终实现对仿生机械手的控制。有益效果为使用容易方便、成本低廉,功能丰富,实时性好,采集与识别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向仿生机械手的可穿戴便携式实时控制动作识别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仿生机械手实时控制技术。
技术介绍
手部的灵巧、协调动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自然灾害、事故、先天性或后天性疾病等,造成了一部分人肢体不同程度的残疾;国家卫生计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肢体残疾人数比例占总残疾人数30%左右,并且人数还在持续攀升,为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负担,同时因为肢体残疾也对其心里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假肢是能让肢体残疾的人正常进行日常生活的其中一个重要手段,而对于手部截肢的患者,使机械手能按照自身意图受控制,满足日常生活基本抓握和人际交往手势需求,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常见的商业机械手主要分为装饰机械手、索控机械手和肌电机械手;装饰机械手只从外观上帮助患者恢复自然外表和身体平衡,不能实现人手动作功能;索控机械手主要由患者通过残肢拉动绳索控制机械手,不符合正常人体神经控制通路;肌电机械手是由人体肌肉自主收缩时产生的电信号进行控制机械手,具有多种可控模式,能够实现人手基本手势,更接近人手。而表面肌电信号sE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面向仿生机械手的可穿戴便携式实时控制动作识别系统,该识别系统用于采集实验人员前臂表面的肌电信号,并将实验人员前臂表面肌电信号的有效特征提取出来,最终实现对仿生机械手(5)的控制;/n所述仿生机械手(5)包括舵机(5-1)和手指联动装置(5-2);舵机(5-1)用于输入动作信号,并根据该动作信号控制手指联动装置(5-2)做出动作;/n其特征在于,该识别系统包括USR-C322芯片(1)、处理模块(2)、采集电极(3)和电源模块(6);/n所述USR-C322芯片(1)包括单片机(1-1)、WIFI模块(1-2)、模数转换器(1-3)、和PGA放大器(1-4),并在USR-C322芯片(1)的...

【技术特征摘要】
1.面向仿生机械手的可穿戴便携式实时控制动作识别系统,该识别系统用于采集实验人员前臂表面的肌电信号,并将实验人员前臂表面肌电信号的有效特征提取出来,最终实现对仿生机械手(5)的控制;
所述仿生机械手(5)包括舵机(5-1)和手指联动装置(5-2);舵机(5-1)用于输入动作信号,并根据该动作信号控制手指联动装置(5-2)做出动作;
其特征在于,该识别系统包括USR-C322芯片(1)、处理模块(2)、采集电极(3)和电源模块(6);
所述USR-C322芯片(1)包括单片机(1-1)、WIFI模块(1-2)、模数转换器(1-3)、和PGA放大器(1-4),并在USR-C322芯片(1)的边缘处设有JTAG端口(1-5);
电源模块(6)用于为单片机(1-1)供电;
采集电极(3)设置在实验人员前臂上,用于采集实验人员前臂表面的肌电信号;
JTAG端口(1-5)用于连接采集电极(3)与PGA放大器(1-4);
PGA放大器(1-4)用于放大采集电极(3)采集的肌电信号;
模数转换器(1-3)用于转换放大的肌电信号,转换后的放大肌电信号通过单片机(1-1)的控制,并经过WIFI模块(1-2)无线传输至处理模块(2);
所述处理模块(2)包括数据分窗模块(2-1)、预处理模块(2-2)、特征提取模块(2-3)、分类器(2-4)和动作标签模块(2-5);
数据分窗模块(2-1)用于将WIFI模块(1-2)传输来的转换后的放大肌电信号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天傲刘丹王启松孙金玮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