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材料打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磨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材料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公开号CN206550766U一种圆管内外高效自动打磨机,涉及一种为工件旋转面设计的磨削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圆管内外高效自动打磨机,机架上设有支撑滚轮以支撑圆管,圆管驱动机构能驱使圆管在支撑滚轮上滚动,打磨装置包括内打磨辊和外打磨辊,内打磨辊和外打磨辊分别轴向贴合于圆管的内壁和外壁,且由打磨辊驱动机构驱使其转动,内打磨辊和外打磨辊分别对圆管的内壁和外壁同时进行打磨,极大地提高了打磨效率;该技术的缺点是不能打磨出不同直径的半球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材料打磨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将建筑材料的端部打磨成不同直径的半球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材料打磨装置,包括装置支架、换边机构、装夹机构、横移支架Ⅰ、转动环Ⅰ、切边机构、横移支架Ⅱ、转动机构和打磨机构,述装置支架上连接有换边机构,换边机构上固定连接有装夹机构,换边机构的前侧连接有横移支架Ⅰ,横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材料打磨装置,包括装置支架(1)、换边机构(2)、装夹机构(3)、横移支架Ⅰ(4)、转动环Ⅰ(5)、切边机构(6)、横移支架Ⅱ(7)、转动机构(8)和打磨机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支架(1)上连接有换边机构(2),换边机构(2)上固定连接有装夹机构(3),换边机构(2)的前侧连接有横移支架Ⅰ(4),横移支架Ⅰ(4)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环Ⅰ(5),横移支架Ⅰ(4)上连接有切边机构(6),切边机构(6)的后端滑动连接在转动环Ⅰ(5)上,换边机构(2)的后侧连接有横移支架Ⅱ(7),横移支架Ⅱ(7)连接有转动机构(8),转动机构(8)上固定连接有打磨机构(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材料打磨装置,包括装置支架(1)、换边机构(2)、装夹机构(3)、横移支架Ⅰ(4)、转动环Ⅰ(5)、切边机构(6)、横移支架Ⅱ(7)、转动机构(8)和打磨机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支架(1)上连接有换边机构(2),换边机构(2)上固定连接有装夹机构(3),换边机构(2)的前侧连接有横移支架Ⅰ(4),横移支架Ⅰ(4)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环Ⅰ(5),横移支架Ⅰ(4)上连接有切边机构(6),切边机构(6)的后端滑动连接在转动环Ⅰ(5)上,换边机构(2)的后侧连接有横移支架Ⅱ(7),横移支架Ⅱ(7)连接有转动机构(8),转动机构(8)上固定连接有打磨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材料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支架(1)包括安装支架(101)、滑动柱Ⅰ(102)、横移电机(103)和滑动轨道(104),安装支架(101)设置有两个,两个安装支架(101)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柱Ⅰ(102),横移电机(103)固定连接在一侧的安装支架(101)上,两个安装支架(101)上均固定连接有滑动轨道(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材料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边机构(2)包括横移底板(201)、更换盘(202)、定位孔(203)和换边电机(204),横移底板(201)滑动连接在两个滑动柱Ⅰ(102)上,横移底板(201)上固定连接有更换盘(202),更换盘(202)上设置有两个定位孔(203),横移底板(201)上固定连接有换边电机(204),横移底板(201)通过通过螺纹连接在横移电机(10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材料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机构(3)包括装夹底板(301)、定位钉(302)、压缩弹簧(303)、装夹环Ⅰ(304)、蜗状螺纹盘(305)、装夹手Ⅰ(306)、螺纹块(307)、连接柱(308)、装夹环Ⅱ(309)和装夹手Ⅱ(3010),装夹底板(301)上滑动连接有两个定位钉(302),两个定位钉(302)上均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303),两个定位钉(302)分别卡接在两个定位孔(203)内,装夹底板(301)的前后分别固定连接有装夹环Ⅱ(309)和装夹环Ⅰ(304),装夹环Ⅰ(304)上转动连接有蜗状螺纹盘(305),装夹环Ⅰ(304)上滑动连接有多个装夹手Ⅰ(306),多个装夹手Ⅰ(306)上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块(307),多个螺纹块(307)均通过螺纹连接在蜗状螺纹盘(305)上,多个装夹手Ⅰ(306)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08),多个连接柱(308)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装夹手Ⅱ(3010),多个装夹手Ⅱ(3010)均滑动连接在装夹环Ⅱ(309)上,装夹底板(301)固定连接在换边电机(20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垚,肖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