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生态锚点进行矿山生态修复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152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生态锚点进行矿山生态修复的结构,包括呈矩阵式布置在待修复土壤层上的多个生态锚点,所述生态锚点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基质改良层、有机肥层和阻隔层,所述基质改良层与有机肥层之间以及有机肥层与阻隔层之间均通过透水土工布隔开。采用该结构的采用生态锚点进行矿山生态修复的结构,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土壤中的各类营养物质、长期强化了土壤基质的性状、以低廉的成本达到了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从而实现了原位修复的目的。

A structure of min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using ecological anch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生态锚点进行矿山生态修复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矿山生态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生态锚点进行矿山生态修复的结构。
技术介绍
矿山在开采后得到较大的破坏,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退化、荒漠化加剧,土壤生态环境恶化,土壤生态功能下降。植物直接种植很难存活,不具备生长条件。目前针对此类情况通常采用的手段是客土喷播,而客土喷播成本昂贵,且对其他地方的土壤破坏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生态锚点进行矿山生态修复的结构,以便降低成本、增加土壤中的各类营养物质、长期强化土壤基质性状、以低廉的成本达到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从而实现原位修复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采用生态锚点进行矿山生态修复的结构,包括呈矩阵式布置在待修复土壤层上的多个生态锚点,所述生态锚点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基质改良层、有机肥层和阻隔层,所述基质改良层与有机肥层之间以及有机肥层与阻隔层之间均通过透水土工布隔开。进一步,相邻生态锚点的间距为2.5-3.5m,生态锚点的面积为1-1.5m2,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生态锚点进行矿山生态修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阵式布置在待修复土壤层上的多个生态锚点,所述生态锚点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基质改良层、有机肥层和阻隔层,所述基质改良层与有机肥层之间以及有机肥层与阻隔层之间均通过透水土工布隔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生态锚点进行矿山生态修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阵式布置在待修复土壤层上的多个生态锚点,所述生态锚点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基质改良层、有机肥层和阻隔层,所述基质改良层与有机肥层之间以及有机肥层与阻隔层之间均通过透水土工布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生态锚点进行矿山生态修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生态锚点的间距为2.5-3.5m,生态锚点的面积为1-1.5m2,生态锚点的深度不超过1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生态锚点进行矿山生态修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改良层的厚度为40-5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强向华浩姚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芷兰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