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152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包括原土层、种植层、种植孔、肥料槽、第一土工布、肥料、第二土工布、盲沟、第三土工布、碎石子和第四土工布,所述原土层内设有种植层,所述种植层由重黏土土壤构成,所述种植层的中间开设有种植孔,所述种植层位于种植孔的侧边设有肥料槽,所述种植层位于肥料槽内铺设有第一土工布,所述第一土工布的上方填充有肥料,所述肥料的顶部铺设有第二土工布,所述第二土工布的上方填充有重黏土土壤,所述种植层位于第二土工布的上方设有盲沟,此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通过盲管可以便于导水,并且在盲管的外侧包裹第五土工布,通过第五土工布可以保护盲管,防止盲管阻塞。

An improved structure of heavy clay s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
本技术涉及重黏土改良
,具体为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按颗粒组分将土壤分为黏土、壤土、沙壤土和砂类土四大类。其中黏土又分为重黏土、轻黏土、砂质黏土和粉质黏土四类。重黏土是土中黏粒组的百分含量大于60%的一种黏土,黏性土中细颗粒含量多,土的内摩擦系数小而黏聚力大.透水性小而吸水能力强,毛细现象显著.有较大的可塑性。黏性土干燥时较坚硬.施工时不易破碎。浸湿后能长期保持水分,不易挥发,因而承载力小。现有的重黏土的改进结构如专利申请号201820526324.2提到的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他虽然能够改善了土壤的渗透性,降低土壤的含盐量,提高绿化景观种植土壤的利用率,而且本方案环保、无污染,能够更好的改善土壤养分,但在实际使用时土壤本身的特性依然没有改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包括原土层、种植层、种植孔、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包括原土层(1)、种植层(2)、种植孔(3)、肥料槽(4)、第一土工布(5)、肥料(6)、第二土工布(7)、盲沟(8)、第三土工布(9)、碎石子(10)和第四土工布(11),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土层(1)内设有种植层(2),所述种植层(2)由重黏土土壤构成,所述种植层(2)的中间开设有种植孔(3),所述种植层(2)位于种植孔(3)的侧边设有肥料槽(4),所述种植层(2)位于肥料槽(4)内铺设有第一土工布(5),所述第一土工布(5)的上方填充有肥料(6),所述肥料(6)的顶部铺设有第二土工布(7),所述第二土工布(7)的上方填充有重黏土土壤,所述种植层(2)位于第二土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包括原土层(1)、种植层(2)、种植孔(3)、肥料槽(4)、第一土工布(5)、肥料(6)、第二土工布(7)、盲沟(8)、第三土工布(9)、碎石子(10)和第四土工布(11),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土层(1)内设有种植层(2),所述种植层(2)由重黏土土壤构成,所述种植层(2)的中间开设有种植孔(3),所述种植层(2)位于种植孔(3)的侧边设有肥料槽(4),所述种植层(2)位于肥料槽(4)内铺设有第一土工布(5),所述第一土工布(5)的上方填充有肥料(6),所述肥料(6)的顶部铺设有第二土工布(7),所述第二土工布(7)的上方填充有重黏土土壤,所述种植层(2)位于第二土工布(7)的上方设有盲沟(8),所述种植层(2)位于盲沟(8)顶部铺设有第三土工布(9),所述盲沟(8)位于第三土工布(9)的顶部填充有碎石子(10),所述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家玉殷情查发明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皖建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