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型钢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型钢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型钢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钢结构是现代建筑中非常主要的一种结构类型,具有强度大、自重轻、刚性好、韧性强等诸多优点,应用非常广泛。如图1所示,为一种“L”形型钢,此种结构的集成型钢的主体部由2个方管及1个角铁拼接而成。目前,此种结构的集成型钢主要是采用人工或半自动程度不高的机械装配与生产方法,且生产过程中的构件物流均为不连续的人工操作吊运方法,存在着生产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等不良因素,这些不良因素已经成为集成型钢住宅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瓶颈;由此,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集成型钢生产线及生产工艺,以解决现有“L”形型钢主要是采用人工或半自动程度不高的机械装配与生产方法,且生产过程中的构件物流均为不连续的人工操作吊运方法,存在着生产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集成型钢生产线,包括:r>方管拼装机构,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型钢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方管拼装机构,用于实现2个方管的拼接;/n角铁拼装机构,用于实现角铁与拼装后方管的拼接以形成出“L”形型钢的主体部;/n翻转倒角机构,用于实现主体部两端的倒角;/n内角焊接机构,用于实现主体部内角的焊接;/n舌板装配机构,用于在主体部的两端插入舌板并固定;/n牛腿装配机构,用于在主体部上定位安装牛腿、法兰;/n熔透焊机构,用于实现“L”形型钢各个部件之间的满焊;/n所述方管拼装机构、所述角铁拼装机构、所述翻转倒角机构、所述内角焊接机构、所述舌板装配机构、所述牛腿装配机构和所述熔透焊机构依次布置以形成全自动的连续式生产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型钢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方管拼装机构,用于实现2个方管的拼接;
角铁拼装机构,用于实现角铁与拼装后方管的拼接以形成出“L”形型钢的主体部;
翻转倒角机构,用于实现主体部两端的倒角;
内角焊接机构,用于实现主体部内角的焊接;
舌板装配机构,用于在主体部的两端插入舌板并固定;
牛腿装配机构,用于在主体部上定位安装牛腿、法兰;
熔透焊机构,用于实现“L”形型钢各个部件之间的满焊;
所述方管拼装机构、所述角铁拼装机构、所述翻转倒角机构、所述内角焊接机构、所述舌板装配机构、所述牛腿装配机构和所述熔透焊机构依次布置以形成全自动的连续式生产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型钢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拼装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座、方管上料装置、预拼装组件、第一齐头输送装置及第一焊枪,所述第一焊枪位于2个方管拼接处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输送滚轮组,所述的若干个第一输送滚轮组沿着所述第一支撑座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方管上料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两侧的方管上料台,两侧的方管上料台向中间的第一支撑座输送方管;所述预拼装组件包括若干个第一导向轮组,所述的若干个第一导向轮组沿着所述第一支撑座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每个第一导向轮组包括2个第一导向轮,2个第一导向轮分布于所述第一输送滚轮组的两侧,所述第一输送滚轮组包括第一输送转轴及2个锥面向两侧倾斜的第一锥面轮,2个第一锥面轮固定于所述第一输送转轴上,且2个第一锥面轮对称布置,所述第一输送转轴由第一输送电机驱动旋转,当两侧的方管的底面由对应第一导向轮支撑且方管的内侧面与对应第一锥面轮的锥面贴靠时,两侧的方管达到预拼装状态;所述第一齐头输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的第一门形架,所述第一门形架上能上下移动的设置有第一压紧辊组,且所述第一门型架上位于所述第一压紧辊组的后端能上下移动的安装有第一齐头板以实现2个方管端部的对齐,所述第一压紧辊组包括2个呈倒“V”状排布的第一压紧辊,2个第一压紧辊与所对应方管的外侧面贴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型钢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铁拼装机构包括第二支撑座、角铁上料装置、第二齐头输送装置及第二焊枪,所述第二焊枪位于角铁与2个方管拼合处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输送滚轮组及若干个第二导向轮组,所述的若干个第二输送滚轮组沿着所述第二支撑座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的若干个第二导向轮组沿着所述第二支撑座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每个第二导向轮组包括2个第二导向轮,2个第二导向轮分布于所述第二输送滚轮组的两侧,所述第二输送滚轮组包括第二输送转轴及2个锥面向两侧倾斜的第二锥面轮,2个第二锥面轮固定于所述第二输送转轴上,且2个第二锥面轮对称布置,所述第二输送转轴由第二输送电机驱动旋转,工作时,两个方管的底面由所对应的第二导向轮支撑,且方管的内侧面与所对应第二锥面轮的锥面贴靠;所述角铁上料装置包括支撑定位组件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方的移料组件,所述支撑定位组件包括本体部、转动连接于本体部上端的定位滚轮和转动连接于本体部下端两侧的支撑滚轮,所述主体部位于两个方管的外侧,且所述支撑滚轮与方管的顶面贴靠,当角铁到达目标拼接位置时,所述定位滚轮与角铁的棱角内壁贴靠,所述移料组件包括轨道梁、能水平移动的连接于所述轨道梁上的横移小车,所述横移小车上能上下移动的设置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上能转动的安装有磁吸滚轮,且所述升降架上安装有驱动所述磁吸滚轮转动的磁吸电机,所述磁吸滚轮的外表面开设有L形槽口以与角铁的外表面适配;所述第二齐头输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的第二门形架,所述第二门形架上能上下移动的设置有第二压紧辊组,且所述第二门型架上位于所述第二压紧辊组的后端能上下移动的安装有第二齐头板以实现2个方管的端部与角铁的端部对齐,所述第二压紧辊组包括2个呈倒“V”状排布的第二压紧辊,2个第二压紧辊与所对应方管及角铁的外侧面贴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型钢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倒角机构包括倒角基座、至少2个第一活动翻转架及2个倒角机器人,所述的2个倒角机器人分布于所述倒角基座的两端,所述第一活动翻转架能沿“L”形型钢移送方向移动的连接于所述倒角基座上,且所述第一活动翻转架能带动“L”形型钢翻转。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书云,易仕桂,陆照俊,周越华,殷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光彩钢板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