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亮专利>正文

一种线路板测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077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路板测试设备,属于线路板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壳体、转动轴、转盘、上料组件、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下料组件和四个工件夹紧组件,所述转动轴能够转动安装在壳体的顶部,并且转动轴的底端延伸至壳体内,所述转盘与转动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驱动转动轴转动的驱动组件,四个所述工件夹紧组件结构相同,并且四个工件夹紧组件呈等间距设置在转盘上,所述上料组件、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和下料组件依次设置在壳体的顶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线路板多数采用人工肉眼检测电路是否符合设计参数要求,这种方式检测效率低,并且线路板表面容易粘附手部的油脂等杂质,影响线路板的生产质量的问题。

A circuit board tes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路板测试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路板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线路板测试设备。
技术介绍
线路板属于电路板的一种,电路板的名称有: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铜刻蚀技术)电路板等。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电路板可称为印刷线路板或印刷电路板,FPC线路板,FPC线路板又称柔性线路板柔性电路板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和软硬结合板FPC与PCB的诞生与发展,催生了软硬结合板这一新产品。因此,软硬结合板,就是柔性线路板与硬性线路板,经过压合等工序,按相关工艺要求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FPC特性与PCB特性的线路板。线路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线路板进行测试,目前线路板多数采用人工肉眼检测电路是否符合设计参数要求,这种方式检测效率低,并且线路板表面容易粘附手部的油脂等杂质,影响线路板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路板测试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线路板测试设备,包括壳体、转动轴、转盘、上料组件、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下料组件和四个工件夹紧组件,所述转动轴能够转动安装在壳体的顶部,并且转动轴的底端延伸至壳体内,所述转盘与转动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驱动转动轴转动的驱动组件,四个所述工件夹紧组件结构相同,并且四个工件夹紧组件呈等间距设置在转盘上,所述上料组件、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和下料组件依次设置在壳体的顶端,并且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结构相同。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工件夹紧组件均包括L型座、旋转轴、旋转板、旋转电机、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一皮带、夹紧气缸、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L型座设置在转盘上,所述旋转轴能够转动安装在L型座上,并且旋转轴的两端均延伸至L型座的外部,所述旋转板与旋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电机呈水平设置在L型座的底端,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旋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皮带套设在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外部,所述夹紧气缸呈竖直设置在旋转板的顶端,并且夹紧气缸的输出端延伸至旋转板内,所述第一压板与夹紧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板与旋转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上均设有若干个防滑凸点。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和第二皮带,所述驱动电机呈竖直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主动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与转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皮带套设在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的外部。进一步的,所述上料组件包括承载板、安装架、输送带、第一导轨、移动台、连接板和第一电动推杆,所述承载板与壳体的顶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承载板上,所述输送带设置在安装架内,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承载板和壳体的顶部,所述移动台能够滑动安装在第一导轨上,所述连接板与移动台的底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呈水平设置壳体的顶部,并且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均包括固定板、第二导轨、移动板、高清摄像头、移动电机、齿轮、齿条和处理器,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壳体的顶部,所述第二导轨设置在固定板的顶部,所述移动板能够滑动安装在第二导轨上,所述高清摄像头安装在移动板上,所述移动电机呈水平设置在移动板上,所述齿条设置在固定板的顶部,所述齿轮安装在移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且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处理器设置在壳体的外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下料组件包括横板、龙门架、丝杆滑台、第一安装板、第一气缸、第二安装板、第二气缸、气夹、推板、第二电动推杆、两个第三导轨和两个存放箱,所述横板与壳体的顶端外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导轨呈对称设置在横板上,两个所述存放箱呈对称设置在两个第三导轨之间,所述龙门架能够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三导轨上,所述丝杆滑台设置在龙门架的顶端,所述第一安装板与丝杆滑台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呈竖直设置在第一安装板的底部,所述第二安装板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呈水平设置在第二安装板的底部,所述气夹与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板设置在龙门架的底端,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呈水平设置在壳体的顶部,并且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推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存放箱的外侧壁上均设有标签。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两个与其铰接的开合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组件工作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转盘同步转动,转盘上的四个工件夹紧组件也同步转动,四个工件夹紧组件依次间歇式的经过上料组件、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和下料组件,当工件夹紧组件经过上料组件时,上料组件工作将待检测的线路板输送至工件夹紧组件内,然后工件夹紧组件工作对待检测的线路板进行夹紧限位,当工件夹紧组件经过第一检测组件时,第一检测组件工作对待检测的线路板的一面电路进行检测,当工件夹紧组件经过第二检测组件时,工件夹紧组件继续工作带动待检测的线路板转动180°后停止工作,随后第二检测组件工作对待检测的线路板的另一面电路进行检测,当工件夹紧组件经过下料组件时,下料组件工作对检测后的线路板进行夹取下料,最后下料组件对检测后的线路板按照合格和不合格进行分类,达到了自动检测线路板电路的目的,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避免了人工手拿线路板造成线路板表面粘附手部的油脂等杂质,不会影响线路板的生产质量。其二,本专利技术当工件夹紧组件经过上料组件时,通过输送带工作输送待检测的线路板落至移动台上,然后第一电动推杆工作带动连接板移动,连接板带动移动台在第一导轨上同步移动,移动台上的待检测的线路板移动至第二压板上,方便工件夹紧组件对待检测的线路板进行夹紧限位。其三,本专利技术当上料组件工作将待检测的线路板输送至第二压板上时,通过夹紧气缸工作带动第一压板向下移动,第一压板向下移动至与待检测的线路板的顶部抵触夹紧,防止待检测的线路板在检测时发生脱落的现象,若干个防滑凸点增大了第一压板、第二压板与待检测的线路板之间的摩擦力,当工件夹紧组件经过第二检测组件时,旋转电机工作带动第一主动轮转动,第一主动轮利用第一皮带带动第一从动轮同步转动,第一从动轮带动旋转轴和旋转板也同步转动,旋转板带动待检测的线路板随之转动,待检测的线路板转动至180°后旋转电机停止工作,方便第二检测组件对待检测的线路板的另一面电路进行检测。其四,本专利技术当工件夹紧组件经过第一检测组件时,通过移动电机工作带动齿轮转动,由于齿轮与齿条啮合,故而齿轮带动移动板在第二导轨上移动,移动板带动高清摄像头同步在第二导轨上移动,高清摄像头移动的同时工作对待检测的线路板的一面电路进行拍摄,高清摄像头拍摄的画面传至处理器内,处理器工作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路板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转动轴(2)、转盘(3)、上料组件(4)、第一检测组件(5)、第二检测组件(6)、下料组件(7)和四个工件夹紧组件(8),所述转动轴(2)能够转动安装在壳体(1)的顶部,并且转动轴(2)的底端延伸至壳体(1)内,所述转盘(3)与转动轴(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内设有驱动转动轴(2)转动的驱动组件(9),四个所述工件夹紧组件(8)结构相同,并且四个工件夹紧组件(8)呈等间距设置在转盘(3)上,所述上料组件(4)、第一检测组件(5)、第二检测组件(6)和下料组件(7)依次设置在壳体(1)的顶端,并且第一检测组件(5)和第二检测组件(6)结构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板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转动轴(2)、转盘(3)、上料组件(4)、第一检测组件(5)、第二检测组件(6)、下料组件(7)和四个工件夹紧组件(8),所述转动轴(2)能够转动安装在壳体(1)的顶部,并且转动轴(2)的底端延伸至壳体(1)内,所述转盘(3)与转动轴(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内设有驱动转动轴(2)转动的驱动组件(9),四个所述工件夹紧组件(8)结构相同,并且四个工件夹紧组件(8)呈等间距设置在转盘(3)上,所述上料组件(4)、第一检测组件(5)、第二检测组件(6)和下料组件(7)依次设置在壳体(1)的顶端,并且第一检测组件(5)和第二检测组件(6)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路板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工件夹紧组件(8)均包括L型座(801)、旋转轴(802)、旋转板(803)、旋转电机(804)、第一主动轮(805)、第一从动轮(806)、第一皮带(807)、夹紧气缸(808)、第一压板(809)和第二压板(810),所述L型座(801)设置在转盘(3)上,所述旋转轴(802)能够转动安装在L型座(801)上,并且旋转轴(802)的两端均延伸至L型座(801)的外部,所述旋转板(803)与旋转轴(80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电机(804)呈水平设置在L型座(801)的底端,所述第一主动轮(805)与旋转电机(80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806)与旋转轴(8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皮带(807)套设在第一主动轮(805)和第一从动轮(806)外部,所述夹紧气缸(808)呈竖直设置在旋转板(803)的顶端,并且夹紧气缸(808)的输出端延伸至旋转板(803)内,所述第一压板(809)与夹紧气缸(80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板(810)与旋转板(80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板(809)和第二压板(810)上均设有若干个防滑凸点(8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路板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9)包括驱动电机(901)、第二主动轮(902)、第二从动轮(903)和第二皮带(904),所述驱动电机(901)呈竖直设置在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第二主动轮(902)与驱动电机(90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903)与转动轴(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皮带(904)套设在第二主动轮(902)和第二从动轮(903)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路板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4)包括承载板(401)、安装架(402)、输送带(403)、第一导轨(404)、移动台(405)、连接板(406)和第一电动推杆(407),所述承载板(401)与壳体(1)的顶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402)设置在承载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亮
申请(专利权)人:崔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