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守梅专利>正文

净化模组及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4029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净化模组,包括多孔结构件,用于提供多孔结构的表面,表面至少部分具有光催化功能区,多孔结构件其具有平均孔径大于等于0.1mm的孔Ⅰ和.或平均孔径小于0.1mm的孔Ⅱ,孔Ⅰ和/或孔Ⅱ为通孔或沉孔;具有发光体的光源组件,用于在工作状态下向光催化功能区提供照射光。本方案通过提供的多孔结构的净化模组为环境净化过程中的光催化反应提供了较大的反应净化面积,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催化反应的效率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净化模组及净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净化与治理
,具体涉及净化模组及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光触媒是一种在光的照射下,自身不起变化,却可以促进化学反应的物质,光触媒是利用自然界存在的光能转换成为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来产生催化作用,使周围的氧气及水分子激发成极具氧化力的自由负离子。几乎可分解所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有机物质及部分无机物质,不仅能加速反应,亦能运用自然界的定侓,不造成资源浪费与附加污染形成。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利用光能转化为氧气及有机物。针对光催化反应的如下特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环境净化领域。抗菌性: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绿脓杆菌、病毒等。空气净化:分解空气中有机化合物及有毒物质:苯、甲醛、氨、TVOC等。除臭:去除香烟臭、垃圾臭、生活臭等恶臭。防霉防藻:防止发霉、防止藻类的产生,防止水垢的附着。防污自洁:分解油污、自清洁。在现有的光催化环境净化设备中,一般都采用网状载体,限于结构的设定,对空间的利用效率较低,单位体积的催化载体的净化效率低,故而相关的产品一般都具有较大的体积,在室内环境下的空间占据较大,致使室内空间的有效利用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净化模组及净化系统,通过提供的多孔结构的净化模组为环境净化过程中的光催化反应提供了较大的反应净化面积,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催化反应的效率和效果,在对消除环境中有毒有害物的同时,也可以高效地灭杀环境中的病毒、病菌等有害微生物。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净化模组(这里的模组限定为设备中某一功能结构的统称或者概称),包括:多孔结构件,用于提供多孔结构的表面,表面至少部分具有光催化功能区,多孔结构件其具有平均孔径大于等于0.1mm的孔Ⅰ和/或平均孔径小于0.1mm的孔Ⅱ,孔Ⅰ和/或孔Ⅱ为通孔或沉孔(例如多孔结构件其主体可以为由筋形成的筛网状结构,具有较大孔径的孔Ⅰ即为形成于其上的孔,可以为通孔形态;当然为了获得进一步加强的催化效果,筋上还可以形成有小孔径的孔Ⅱ,这里的孔包括传统意义的向筋内侧凹陷形成的孔洞,也可以包括由突出于筋表面的突出结构之间形成的间隙结构;孔Ⅰ可以在本方案独立存在,也可以与孔Ⅱ共存);具有发光体的光源组件,用于在工作状态下向光催化功能区提供照射光。这里的多孔结构可以为整体的结构,即自身就具有催化能力的多孔构件,如以具有催化能力的材料经过烧结形成多孔陶瓷材料,陶瓷材料的原料选择范围包括氮化硅、碳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钙、氧化硅、氮化硼、碳化钨、氧化钨等,以实际所需为要,从而可以在多孔陶瓷材料表面形成活化的能够发生催化反应的光催化功能区。也可以为复合结构,即以“载体+催化剂层”的形成,通过在多孔结构的载体表面加载活性的催化剂材料而形成多孔结构,这就通过附加催化剂层的形式,在多孔结构件的表面形成了光催化功能区。这里的光催化功能区可以采用形成于多孔结构件所有表面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在部分表面进行覆盖或者激活的形成,比如形成于高效率响应区、高活性区域等。多孔结构件由孔Ⅰ或孔Ⅱ或者两者共同地提供了合适的表面积,本方案的执行过程中主要依赖于暴露在光照下的有效面积,故而在这里所要求的表面积一般由孔Ⅰ或者两者的结合提供;对于孔Ⅱ所要求的并非单纯的微孔结构,而是基本能够受压有效照射或者能够与环境氛围有效关联(如对空间净化时,满足空气有效流动发生接触的微孔同样可行)的浅层直孔或者其它类型的较小弯曲度的弯孔,这种情形下也能提供这里的有效的表面积。在一般情形下多孔结构件的有效表面积越高,在特定催化条件下,其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内的催化效率就越高,关于这里表面积的要求可以视产品的应用环境、催化活性物质以及成本等众多因素进行考虑。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净化模组的一种改进,多孔结构件其形成有具有空腔的中空结构。这里通过设置的中空结构,利用光在传播过程中的特性——如漫反射等,可以有效地增加反应的面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净化模组的一种改进,多孔结构件和/或中空结构具有轴对称结构。采用本方案在考虑到光传播路径以提高催化效率的同时,还进一步地考虑了对称结构所具有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净化模组的一种改进,中空结构与多孔结构以共同的对称轴各自成对称。本方案从而额外地获得了产品重心的稳定性,利于对模组在不同场景下的设计与应用,具有更高的产品应用适应性。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净化模组的一种改进,光源组件其发光体设置于中空结构内。这里将设置的发光体安装于中空结构内,使得发光体直接在多孔结构内部发射参与激发催化的光照辐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光源,以空间立体包围的形式充分利用光照辐射,从而从一个角度提升了光催化的效率,此外,将发光体设置于多孔结构的内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对发光体进行保护,而有效延长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净化模组的一种改进,光催化功能区还包括形成于该区域的光催化剂层。在需要模组的载体上需要负载催化剂时,该催化剂层可以形成于有效工作的光催化功能区,这里的光催化剂层可以为纳米二氧化钛涂层、也可以为含有纳米二氧化钛的涂层或其它含有有效光催化成分的涂层。注意的是,这里的光催化剂层可以为通过将载体浸入含有涂层材料的溶液或者悬浮液或者胶体等中进行附着,也可以通过喷涂、涂刷等多种方向进行,只要能满足载体对催化剂的加载即可,这里不作特别的限定。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净化模组的一种改进,光源组件的发光体为至少用于提供紫外光的发光体。优选的,光源组件的发光体为至少用于提供波长位于0.01~0.40微米波段紫外光的发光体。故而这里的发光体可以为紫外灯或者低功率紫外激光器或者其他能够发出有效波长紫外光的光源等,因此,这里的光源的选择并不作特定的限定,只要能够满足在本方案中对光催化反应的激发即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净化模组的一种改进,为了进一步地提高产品应用的安全性,还可以在多孔结构件外侧设置将结构件保护在其内的防护罩,防护罩可以是直接形成于多孔结构件外侧,也就是两者贴合;也可以是从整体而言,该防护罩在其内侧具有保护空间,而多孔结构件就可以被保护地设置到该空间内,多孔结构件与防护罩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该防护罩上同样地可以具有用于供环境氛围,如应用于空气净化产品时供空气流动经过的格栅结构或者网孔结构或者其它具有该功能的结构。在包括而不限于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为了将多孔结构件、光源组件以及视情况和需要设置的防护罩组装固定,还可以设置固定结构,如光源组件可以通过灯座连接到多孔结构件上、多孔结构件可以通过支撑簧将其支撑设置防护罩内(具体地将支撑簧支持在多孔结构件的外表面与防护罩内表面,也就是支撑簧支撑在两者之间,以形成限定),这里固定结构的设定方式视具体的产品设定,而不做限定。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净化系统,包括前述的净化模组。在具体的产品设计中,将该净化模组设置到系统相应的流道内即可,以空气净化为例,则可以在相应空气流动通道内设置该净化模组,从而获得催化净化的效果。这里的净化系统可以为设置有本方案净化模组为功能部件的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风扇、除臭器、吸顶式通风器顶式净化器、包括桌面净化器在内的移动式净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净化模组,包括:/n多孔结构件,用于提供多孔结构的表面,所述表面至少部分具有光催化功能区,所述多孔结构件其具有平均孔径大于等于0.1mm的孔Ⅰ和/或平均孔径小于0.1mm的孔Ⅱ,所述孔Ⅰ和/或孔Ⅱ为通孔或沉孔;/n具有发光体的光源组件,用于在工作状态下向所述光催化功能区提供照射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净化模组,包括:
多孔结构件,用于提供多孔结构的表面,所述表面至少部分具有光催化功能区,所述多孔结构件其具有平均孔径大于等于0.1mm的孔Ⅰ和/或平均孔径小于0.1mm的孔Ⅱ,所述孔Ⅰ和/或孔Ⅱ为通孔或沉孔;
具有发光体的光源组件,用于在工作状态下向所述光催化功能区提供照射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结构件其形成有具有空腔的中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结构件和/或中空结构具有轴对称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结构与所述多孔结构以共同的对称轴各自成对称。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守梅
申请(专利权)人:彭守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