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磊专利>正文

一种心脑血管临床用药物注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3990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脑血管临床用药物注射装置,包括:基座、支撑杆、控制器、转动机构和换药装置;支撑杆沿上下方向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基座的顶端;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基座的外壁顶端;转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外壁顶端;换药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外壁且位于转动机构的下方。该心脑血管临床用药物注射装置,针对现有技术领域内的注射输液方式结构较为简单,功能性较差,并且多为医护人员手动进行换药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可实现在心脑血管患者在临床注射过程中,对注射的药剂进行实时加热和监控的功能,提高装置功能性和实用性,并且可对患者的注射药剂实现自动换药,无需医护人员手动进行操作,操作简单,节省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脑血管临床用药物注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心脑内科
,具体为一种心脑血管临床用药物注射装置。
技术介绍
心脑血管意外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有很多,比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病,又可分为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三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主动脉瓣狭窄。另外,还有扩张性心肌病、心肌炎等。在脑血管疾病的方面,有脑梗塞、脑出血等都属于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目前在现有
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采用静脉注射方式进行治疗,现有的静脉注射装置多使用吊瓶和输液吊架配合进行输液治疗,该种注射输液方式结构较为简单,功能性较差,不便于医护人员及患者进行使用,并且在进行换药时,多为医护人员手动进行换药操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脑血管临床用药物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1),/n支撑杆(2),沿上下方向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基座(1)的顶端;/n控制器(3),安装在所述基座(1)的外壁顶端;/n转动机构(5),安装在所述支撑杆(2)的外壁顶端;/n换药装置(6),安装在所述支撑杆(2)的外壁且位于转动机构(5)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脑血管临床用药物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
支撑杆(2),沿上下方向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基座(1)的顶端;
控制器(3),安装在所述基座(1)的外壁顶端;
转动机构(5),安装在所述支撑杆(2)的外壁顶端;
换药装置(6),安装在所述支撑杆(2)的外壁且位于转动机构(5)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脑血管临床用药物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还包括:
顶盖(8),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杆(2)的外壁顶端,所述轴承的内环与支撑杆(2)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顶盖(8)的内壁固定连接;
吊架(9),所述吊架(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吊架(9)分别由外至内间隙安装在顶盖(8)的侧壁;
吊瓶(10),可拆卸的挂在所述吊架(9)的内侧;
输液器(11),插接在所述吊瓶(10)的内腔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脑血管临床用药物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5)包括:
转动机构壳体(51),套接在所述支撑杆(2)的外壁顶端,所述支撑杆(2)沿上下方向贯穿转动机构壳体(51)的内腔;
转动座(52),设置在所述转动座(52)的内腔底端开口处,所述转动座(52)的顶端延伸进转动机构壳体(51)的内腔底端,所述转动座(5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杆(2)的外壁,所述轴承的内环与支撑杆(2)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转动座(52)的内壁固定连接;
第一连接杆(53),所述第一连接杆(5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53)分别由外至内间隙安装在转动座(52)的侧壁;
第一卡箍(54),所述第一卡箍(5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卡箍(54)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连接杆(53)的外侧,所述第一卡箍(54)的内侧可与对应位置上吊瓶(10)的内部导管处相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心脑血管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王丽云
申请(专利权)人:王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