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叶(变叶)海棠的扦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3836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叶(变叶)海棠的扦插方法,按照重量份包括:养料2~5份、被膜剂10~30份、增塑剂2~10份、保湿剂10~20份、纯水15~30份。这种扦插剂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插穗的选择:选择两年生、生长健壮、无损伤的花叶(变叶)海棠枝条作为插穗;②插穗表面形成创口:将插穗表面切割形成光滑的创口面;③插穗消毒:将插穗进行杀菌消毒;④插穗处理:在消毒后的插穗的创口表面覆盖扦插剂;⑤扦插:将生根的插穗移栽至土壤或培养液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插穗的创口表面形成含有养分的薄膜,薄膜不仅可以为扦插提供一定的养分,而且可以防止病菌侵入植株中,同时可以起到方式水分流失、保湿的作用,提高了扦插的生根率。

A cutting method of Malus versicol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叶(变叶)海棠的扦插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花叶(变叶)种植领域,尤其是一种花叶(变叶)海棠的扦插方法。
技术介绍
花叶海棠(学名:Malustransitoria(Batalin)C.K.Schneid.)是灌木至小乔木,高可达8米;小枝细长,圆柱形。叶片卵形至广卵形,通常3-5不规则深裂,裂片长卵形至长椭圆形,托叶叶质,卵状披针形,全缘。花序近伞形,具花3-6朵,苞片膜质,线状披针形,萼筒钟状,萼片三角卵形,花瓣卵形,粉色和白色;雄蕊20-25。果实近球形。花期5月,果期9月。生山坡丛林中或黄土丘陵上,海拔1500-3900米。分布于蒙古、甘肃、青海、陕西和四川。变叶海棠(学名:Malustoringoides)为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Malus)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Rehd于1915年把他描述为花叶海棠的一个变种,后有美国植物学家Hughes立为独立种。变叶海棠在生活环境适应、形态特征及抗逆性方面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它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的甘肃、西藏、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2,000米至3,0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坡丛林中,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扦插繁殖指利用植物营养器官具有再生能力,能发生不定芽或不定根的习性,切取其茎、叶、根的一部分,插入土壤或其他基质中,使其根或芽成为新植株的繁殖方法。作为采条母体的植株,要求具备品种优良,生长健旺,无病虫危害等条件,生长衰老的植株不家选作采条母体。在同一植株上,插材要选择中上部,向阳充实的枝条,且节间较短,芽头饱满,枝叶粗壮。在同一枝条上,硬枝插选用枝条的中下部,因为中下部贮藏的养分较多,而梢部组织常不充实,但树形规则的针叶树,如龙柏,雪松等,则以带顶芽的梢部为好,以后长出的扦插树干通直,形态美观,带踵扦插,剪去过分细嫩的顶部,而菊花等在扦插时,使用的却正是嫩头。扦插优点:(1)通过扦插繁殖能够将亲本优良的遗传性状很好的保存下来,避免播种繁殖产生的性状分离。针对发现有价值的芽变,通过扦插可以培育成优良品系。(2)扦插繁殖可在短时间内培育出苗,还可根据插条的大小,有计划地在预定时期内培育出一定规格的苗木。扦插的缺点:(1)扦插生根率低。(2)扦插苗无主根,根系较播种苗弱,常为浅根。(3)扦插过程中容易被土壤或基质中的病菌入侵,存活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花叶(变叶)海棠的扦插方法,该专利技术可以提高花叶(变叶)的扦插成活率。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叶(变叶)海棠的扦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插穗的选择:选择长为8~15cm、两年生、生长健壮、无损伤的花叶(变叶)海棠枝条作为插穗;②插穗表面形成创口:将插穗表面切割形成光滑的创口面;③插穗消毒:将插穗进行杀菌消毒;④插穗处理:在消毒后的插穗的创口表面覆盖扦插剂;⑤扦插:将生根的插穗移栽至土壤或培养液中。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④和⑤之间还包括,扦插生根栽培:放置在通风培养室培养,至70%~80%插穗生根。进一步的,所述步骤②中插穗的创口呈环状或切斜状,所述创口面平滑整齐。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室的温度为18~25℃,湿度为50~70%,光照强度为600~1000µmol/m2·s1,光照时长为8~12h/d。进一步的,所述扦插剂按照重量份包括:养料2~5份、被膜剂10~30份、增塑剂2~10份、保湿剂10~20份、纯水15~30份。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所述养料包括:碳肥15~20份、氮肥2~3份、磷肥1~3份、钾肥1~2份。进一步的,还包括抑菌剂0.5~5份,所述抑菌剂为氧化锌、氧化铜、磷酸二氢铵、甲壳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被膜剂为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醇缩甲乙醛、聚乙烯醇缩丁醛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增塑剂为阿拉伯胶、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丁苄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保湿剂为甘油、山梨醇、丙二醇、丁二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应用在扦插的插穗创口表面,本专利技术中含有适合花叶(变叶)海棠的养分,为扦插提供足够的养分,成膜剂使扦插剂在创口表面形成具有透气性的膜层,不仅可以使插穗脱离基质,而且可以有效防止病菌的入侵,同时还可以防止水分的流失;扦插生根需要一定的湿度,扦插剂中的保湿剂将保持创口表面的湿度,可以有效提高插穗的生根率。2、生根粉可以促进插穗生根率,抑菌剂可以进一步防止病菌的入侵,提高生根率。3、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不同扦插的方式,同时由于本专利技术在创口表面形成膜,可以方便对插穗的管理,插穗可以直接挂在支架上,不需要插入土壤或水中,降低了使用空间,同时提高了扦插的便捷性。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花叶(变叶)海棠的扦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插穗的选择:选择长15cm、两年生、生长健壮、无损伤,带有腋芽的花叶(变叶)海棠枝条作为插穗;②插穗表面形成创口:在插穗腋芽下端,将插穗表面切割形成环状的光滑的创口面;③插穗消毒:将插穗进行杀菌消毒;④插穗处理:在消毒后的插穗的创口表面覆盖扦插剂;⑤扦插:将生根的插穗移栽至土壤中。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花叶(变叶)海棠的扦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插穗的选择:选择长为8cm、两年生、生长健壮、无损伤的花叶(变叶)海棠枝条作为插穗;②插穗表面形成创口:将插穗末端斜切形成光滑的切斜创口面;③插穗消毒:将插穗进行杀菌消毒;④插穗处理:在消毒后的插穗的创口表面蘸取扦插剂;⑤插穗生根:将插穗通过支架放置在通风培养室培养,至70%~80%插穗生根;⑥扦插:将生根的插穗移栽至土壤或培养液中。培养室的温度为25℃,湿度为70%,光照强度为1000µmol/m2·s1,光照时间为6h/d。。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花叶(变叶)海棠的扦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插穗的选择:选择10cm长、两年生、生长健壮、无损伤的花叶(变叶)海棠枝条作为插穗;②插穗表面形成创口:在距离插穗末端2cm处,在插穗表面切割形成环状的光滑创口面;③插穗消毒:将插穗进行杀菌消毒;④插穗处理:在消毒后的插穗的创口表面涂设有扦插剂;⑤插穗生根:将插穗通过支架放置在通风培养室培养,至75%插穗生根;⑥扦插:将生根的插穗移栽至土壤或培养液中。进一步的,培养室的温度为22℃,湿度为60%,光照强度为600~1000µmol/m2·s1,光照时间为9h/d。...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叶(变叶)海棠的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①插穗的选择:选择长为8~15cm、两年生、生长健壮、无损伤的花叶(变叶)海棠枝条作为插穗;/n②插穗表面形成创口:将插穗表面切割形成光滑的创口面;/n③插穗消毒:将插穗进行杀菌消毒;/n④插穗处理:在消毒后的插穗的创口表面覆盖扦插剂;/n⑤扦插:将生根的插穗移栽至土壤或培养液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叶(变叶)海棠的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插穗的选择:选择长为8~15cm、两年生、生长健壮、无损伤的花叶(变叶)海棠枝条作为插穗;
②插穗表面形成创口:将插穗表面切割形成光滑的创口面;
③插穗消毒:将插穗进行杀菌消毒;
④插穗处理:在消毒后的插穗的创口表面覆盖扦插剂;
⑤扦插:将生根的插穗移栽至土壤或培养液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叶(变叶)海棠的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④和⑤之间还包括,扦插生根栽培:放置在通风培养室培养,至70%~80%插穗生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叶(变叶)海棠的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②中插穗的创口呈环状或切斜状,所述创口面平滑整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叶(变叶)海棠的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室的温度为18~25℃,湿度为50~70%,光照强度为600~1000µmol/m2·s1,光照时长为8~12h/d。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花叶(变叶)海棠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雨蕉雷敏
申请(专利权)人:炉霍县康北明珠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谢雨蕉炉霍雪域俄色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