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小川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3777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本照明控制方案通过采样外部光线的强弱,转换成控制电压,控制LED的工作电流。方案包括了环境光取样与电压转换电路,LED电流控制电路,电压负反馈型LED恒流控制电路,电压自锁型LED保护电路。控制LED灯的合理照度,保证电路工作的稳定和可靠,充分利用日光照明,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一个控制器可以控制任意功率和数量的LED灯,使用方便,系统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工业生产、办公、教学以及商业场所中,各类灯具良莠不齐,灯光闪烁、夜晚照明不良、白天电能浪费的问题普遍存在。优良的照明控制系统,不但降低控制成本,还可以实现合理照明,按需照明,不仅可以保护视力、降低近视、节能环保、还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包括电源、照明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的两端连接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灯照明电路串联,所述控制电路中,设置环境光取样与电压转换电路,LED电流控制电路,电压负反馈型LED恒流控制电路,电压自锁型LED保护电路恒流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中包括恒定电阻R1、恒定电阻R2以及感光元件D1,所述感光元件D1与恒定电阻R2并联连接,再与R1串联,将一定范围的环境光强转换为一定范围的变化电压。所述照明电路中设置一个用于控制LED灯明暗的场效应管S1;所述恒流电路中包括反馈电阻R3,反馈电阻R3连接在场效应管S1的源极,所述恒流电路中还包括一个保护LED的三极管Q1。具体的,所述场效应管S1的漏极连接LED灯的一端,LED灯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所述场效应管S1的源极连接反馈电阻R3的一端,反馈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极的负极,所述场效应管S1的栅极连接感光元件D1的电压输出端。>具体的,所述三极管Q1为NPN三极管,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场效应管S1的栅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场效应管S1的源极。具体的,所述作为恒流控制反馈电阻R3还与三极管Q1构成LED过流保护电路。优选的,所述感光元件D可以为光敏电阻,光电二、三极管或者硅光电池。优选的,所述一个照明电路由一个场效应管控制,照明单元数量为至少一个,可以多个,所述照明单元之间共用一个感光元件D1决定的取样电压,照明单元之间并联连接到电源上。相比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照明控制系统根据外部光线的强弱控制LED灯的照明功率,充分利用日光照明,实现夜晚全功率照明,白天智能补光照明的效果,节约资源;同时,一个控制器可以控制任意功率的LED灯,且一个控制器还可以控制任意数量的LED灯,绝无闪烁,系统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包括与负载功率相对应的直流供电开关电源,环境光取样与电压转换电路,LED电流控制电路,电压负反馈型LED恒流控制电路,电压自锁型LED保护电路所构成。具体的,所述控制电路中包括恒定电阻R1、恒定电阻R2以及感光元件D1,所述感光元件D1与恒定电阻R2并联连接,再与恒定电阻R1串联,恒定电阻R1连接电源的正极,所述感光元件D1可以为光敏电阻,光电二三极管或者硅光电池,感光元件D1可以根据外部光照的大小表现不同的电阻。进一步的,所述照明电路中包括LED灯和一个用于控制LED灯功率的场效应管S1,恒流电路中包括反馈电阻R3和一个保护三极管Q1。进一步的,所述场效应管S1的漏极连接LED灯的一端,LED灯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所述场效应管S1的源极连接反馈电阻R3的一端,反馈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极的负极,所述场效应管S1的栅极连接感光元件D1的电压输出端。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Q1为NPN三极管,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感光元件D1的电压输出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场效应管S1的源极。其中电源采用的是直流开关电源,优选的是目前技术成熟的、与LED灯功率相适应的、大功率5-300V的恒压开关电源供电。值得说明的是,本照明系统根据实际功率要求来确定LED灯合适的额定工作电流,查阅场效应管的规书,可得到LED灯额定工作电流所对应的栅源电压,由此可得到LED灯最大的栅源电压值UGM。进一步的,本照明系统通过设计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用UGM值作为电路的电源电压,测得当环境光由30LUX-500LUX间变化时,感光元件D1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多组电阻值,来确定R1、R2的阻值。工作原理:在无环境光时,场效应管S1的UGS最大,LED灯处于额定工作状态;当有光照射时,不同的环境光下,感光元件D有不同的阻值,与R2并联后,就分得不同的电压作为UG,LED灯就有不同的工作电流;当环境光变强,感光元件D的阻值变小,UG就减小,LED灯的工作电流就变小,灯光变暗。本照明系统可以根据外部光线的强弱控制LED灯的光照的大小,充分利用日光照明,实现夜晚全功率照明,白天智能补光照明的效果,节约资源。进一步的,由于场效应管S1作为电流控制器件,其电流IDS是由UGS控制的,由于LED灯是非线性的,设置恒流电路恒定其工作电流,并设计保护电路。当温度等因素导致LED灯的工作电流变大时,反馈电阻R3的电压降U3也变大,R3是直流电压负反馈电阻,由UGS=UG-U3可知,U3变大使场效应管S1的UGS减小,从而控制IDS减小,使LED灯的电流恒定,本照明系统设置恒流电路,用于稳定LED灯的电流。当LED工作电流变大时,在R3上产生电压降,作为三极管Q1的发射结偏置电压,当R3上压降达到0.7V时,三极管Q1由截止变为导通,UG减小,使ID减小,设置合适阻值和功率的反馈电阻R3,LED灯的最大工作电流IM就受到了限制,达到保护LED灯的目的,使得照明系统稳定。如图1所示,由于场效应管需要栅极控制电压,不需要工作电流,所以控制电路分得的电压可以控制任意数量的LED灯同步工作,照明电路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以上,照明电路之间并联连接,使得本照明控制系统中一个控制器还可以控制任意数量的LED灯同步照明。优选的,照明控制系统中设置照明电路为任意多个,照明电路之间并联连接,其中第二LED灯的一端连接电源正极,所述第二LED灯的另一端连接场效应管S2的漏极,所述场效应管S2的源极连接直流反馈电阻R4的一端,直流反馈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极的负极,所述场效应管S2的栅极连接感光元件D1的电压输出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场效应管S2的栅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电源负极,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场效应管S2的漏极。进一步的,调整恒定电阻R1、恒定电阻R2、反馈电阻R3的阻值,设计不同的UGM,可以实现一个控制器同时控制多个功率不相同的LED灯的工作,且绝无闪烁,系统稳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照明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的两端连接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灯照明电路串联,所述控制电路中,设置环境光取样与电压转换电路,LED电流控制电路,电压负反馈型LED恒流控制电路,电压自锁型LED保护电路恒流电路;/n所述控制电路中包括恒定电阻R1、恒定电阻R2以及感光元件D1,所述感光元件D1与恒定电阻R2并联连接,再与R1串联,将一定范围的环境光强转换为一定范围的变化电压;/n所述照明电路中设置一个用于控制LED灯明暗的场效应管S1;/n所述恒流电路中包括反馈电阻R3,反馈电阻R3连接在场效应管S1的源极,所述恒流电路中还包括一个保护LED的三极管Q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照明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的两端连接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灯照明电路串联,所述控制电路中,设置环境光取样与电压转换电路,LED电流控制电路,电压负反馈型LED恒流控制电路,电压自锁型LED保护电路恒流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中包括恒定电阻R1、恒定电阻R2以及感光元件D1,所述感光元件D1与恒定电阻R2并联连接,再与R1串联,将一定范围的环境光强转换为一定范围的变化电压;
所述照明电路中设置一个用于控制LED灯明暗的场效应管S1;
所述恒流电路中包括反馈电阻R3,反馈电阻R3连接在场效应管S1的源极,所述恒流电路中还包括一个保护LED的三极管Q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S1的漏极连接LED灯的一端,LED灯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所述场效应管S1的源极连接反馈电阻R3的一端,反馈电阻R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川
申请(专利权)人:李小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