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灯的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9300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11:55
一种植物灯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一个主控制子系统、若干从控制子系统、可调恒流源及至少一个智能终端;主控制子系统与若干从控制子系统直接或间接地有线连接;可调恒流源与主控制子系统及若干从控制子系统均连接;主控制子系统与智能终端无线通信。如此控制方式灵活、方便且适用性较广。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of plant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物灯的智能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灯
,特别是一种植物灯的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农业种植一直受土地资源及气候资源的先天限制,LED植物灯的应用使得农业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地域限制。合理的使用LED植物灯进行补光,一方面可在有效的空间获取更高的产量,另一方面也可以缩短种植周期、提升农作物营养成分。早期的LED植物灯在设计之时已固定光强及配光比,往往仅适用于某一或某几种特定农作物,如专利CN106413199B,但由于不同农作物及其各个生长周期对于光照条件需求差异较大,因此现有的固定式的照明控制方式不灵活,控制操作比较麻烦,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方式灵活、方便且适用性较广的植物灯的智能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植物灯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一个主控制子系统、若干从控制子系统、可调恒流源及至少一个智能终端;主控制子系统与若干从控制子系统直接或间接地有线连接;可调恒流源与主控制子系统及若干从控制子系统均连接;主控制子系统与智能终端无线通信。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子系统包括主控制芯片、无线通信模块、PWM调光模块一、PWM调光模块二、PWM调光模块三、恒流源支路一、恒流源支路二、恒流源支路三、红光LED一、蓝光LED一、白光LED一;主控制芯片与无线通信模块及PWM调光模块一、PWM调光模块二、PWM调光模块三均连接,PWM调光模块一通过恒流源支路一与红光LED一连接,PWM调光模块二通过恒流源支路二与蓝光LED一连接,PWM调光模块三通过恒流源支路三与白光LED一连接;可调恒流源与恒流源支路一、恒流源支路二、恒流源支路三均连接;主控制芯片内具有存储器,存储器内存储有植物生长光照数据库。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芯片为NIF52832。进一步地,所述从控制子系统包括次控制芯片、PWM调光模块四、PWM调光模块五、PWM调光模块六、恒流源支路四、恒流源支路五、恒流源支路六、红光LED二、蓝光LED二、白光LED二;次控制芯片与PWM调光模块四、PWM调光模块五、PWM调光模块六均连接,PWM调光模块四通过恒流源支路四与红光LED二连接,PWM调光模块五通过恒流源支路五与蓝光LED二连接,PWM调光模块六通过恒流源支路六与白光LED二连接;可调恒流源与恒流源支路四、恒流源支路五、恒流源支路六均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各从控制子系统的次控制芯片依次连接,且至少一个次控制芯片与主控制芯片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芯片通过总线与所有的次控制芯片均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次控制芯片为STM32。进一步地,所述PWM调光模块一、PWM调光模块二、PWM调光模块三、PWM调光模块四、PWM调光模块五、PWM调光模块六均包括三极管Q1、场效应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电容C1;三极管Q1的基极与主控制芯片11或次控制芯片的PWM输出端连接,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一直流电连接,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漏极与一直流输出电源连接,源极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源极还通过第四电阻R4与主控制芯片或次控制芯片的反馈端连接,并通过电容C1接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植物灯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一个主控制子系统、若干从控制子系统、可调恒流源及至少一个智能终端;主控制子系统与若干从控制子系统直接或间接地有线连接;可调恒流源与主控制子系统及若干从控制子系统均连接;主控制子系统与智能终端无线通信。如此控制方式灵活、方便且适用性较广。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植物灯的智能控制系统的方框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PWM调光模块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植物灯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一个主控制子系统10、若干从控制子系统20、可调恒流源30及至少一个智能终端40。主控制子系统10与若干从控制子系统20直接或间接地有线连接。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若干从控制子系统20依次有线连接,且至少一个从控制子系统20与主控制子系统10连接。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主控制子系统10通过总线若干从控制子系统20均连接。可调恒流源30与主控制子系统10及若干从控制子系统20均连接。主控制子系统10与智能终端40无线通信。智能终端40可以为手机、iPad、计算机等。主控制子系统10包括主控制芯片11、无线通信模块12、PWM调光模块一131、PWM调光模块二132、PWM调光模块三133、恒流源支路一141、恒流源支路二142、恒流源支路三143、红光LED一151、蓝光LED一152、白光LED一153。主控制芯片11与无线通信模块12及PWM调光模块一131、PWM调光模块二132、PWM调光模块三133均连接,PWM调光模块一131通过恒流源支路一141与红光LED一151连接,PWM调光模块二132通过恒流源支路二142与蓝光LED一152连接,PWM调光模块三133通过恒流源支路三143与白光LED一153连接。可调恒流源30与恒流源支路一141、恒流源支路二142、恒流源支路三143均连接。主控制芯片11内具有存储器111,存储器内存储有预设包含各种植物所需的光强、各色光的光配比、光补偿点、光饱和点、饱和时等数据的植物生长光照数据库。无线通信模块12为蓝牙模块,现有的Zigbee通信方式需要网关和云服务器,labview通信方式需要专门计算机和软件配置,本专利技术蓝牙模块与手机、ipad或其他便携式智能设备自带的蓝牙芯片通信,不依赖远端服务器,通过手机、ipad或其他便携式智能设备上的应用app即可完成参数设置,成本更低,使用更为便捷。具体地,主控制芯片11为NIF52832。从控制子系统20包括次控制芯片21、PWM调光模块四221、PWM调光模块五222、PWM调光模块六223、恒流源支路四231、恒流源支路五232、恒流源支路六233、红光LED二241、蓝光LED二242、白光LED二243。次控制芯片21与PWM调光模块四221、PWM调光模块五222、PWM调光模块六223均连接,PWM调光模块四221通过恒流源支路四231与红光LED二241连接,PWM调光模块五222通过恒流源支路五232与蓝光LED二242连接,PWM调光模块六223通过恒流源支路六233与白光LED二243连接。可调恒流源30与恒流源支路四231、恒流源支路五232、恒流源支路六233均连接。各从控制子系统20的次控制芯片21依次连接,且至少一个次控制芯片21与主控制芯片11连接。主控制芯片11也可通过总线与所有的次控制芯片21均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灯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主控制子系统、若干从控制子系统、可调恒流源及至少一个智能终端;主控制子系统与若干从控制子系统直接或间接地有线连接;可调恒流源与主控制子系统及若干从控制子系统均连接;主控制子系统与智能终端无线通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灯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主控制子系统、若干从控制子系统、可调恒流源及至少一个智能终端;主控制子系统与若干从控制子系统直接或间接地有线连接;可调恒流源与主控制子系统及若干从控制子系统均连接;主控制子系统与智能终端无线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灯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子系统包括主控制芯片、无线通信模块、PWM调光模块一、PWM调光模块二、PWM调光模块三、恒流源支路一、恒流源支路二、恒流源支路三、红光LED一、蓝光LED一、白光LED一;主控制芯片与无线通信模块及PWM调光模块一、PWM调光模块二、PWM调光模块三均连接,PWM调光模块一通过恒流源支路一与红光LED一连接,PWM调光模块二通过恒流源支路二与蓝光LED一连接,PWM调光模块三通过恒流源支路三与白光LED一连接;可调恒流源与恒流源支路一、恒流源支路二、恒流源支路三均连接;主控制芯片内具有存储器,存储器内存储有植物生长光照数据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灯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灯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芯片为NIF5283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灯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控制子系统包括次控制芯片、PWM调光模块四、PWM调光模块五、PWM调光模块六、恒流源支路四、恒流源支路五、恒流源支路六、红光L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琦陈晨何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云与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