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加热型电加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7726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均匀加热型电加热组件,电发热管固定在绝缘接头上,绝缘接头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罩设螺旋形电发热管,安装架上螺旋形电发热管的两相对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片组和第二散热片组,第一散热片组包括第一散热片,第一散热片插设在相邻两层电发热管之间,若干第一散热片沿螺旋形电发热管的长度方向呈线性阵列设置,第二散热片组包括第二散热片,第二散热片插设在相邻两层电发热管之间,若干第二散热片沿螺旋形电发热管的长度方向呈线性阵列设置,第二散热片与第一散热片交错设置,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均沿螺旋形电发热管的旋向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快了液体的流动性,提高了液体的加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均匀加热型电加热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热管
,尤其是涉及一种均匀加热型电加热组件。
技术介绍
“电热管”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电加热器,可以用来烧开水、热牛奶、煮咖啡等,快捷而方便,品种有直杆,弯杆,螺旋管,传统的螺旋形加热管大多采用外径上下一致的筒形结构。出于减小电力密度的需要,这种筒形的螺旋形加热管大多缠绕得很密集。这样在加热过程中,热水由于密度小会自然上浮,而这种筒形的螺旋形加热管在垂直方向上有多个管重叠,所以热水在上浮过程中被上面的管重复加热,造成管表温度特别高,热量不容易散发出去。因此使得加热管附近的局部温度偏高,最终导致加热管的寿命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传统的螺旋形电热管在加热液体时,加热管附近的局部温度偏高,加热管的寿命减少的问题,提供一种均匀加热型电加热组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均匀加热型电加热组件,包括螺旋形电发热管、绝缘接头、电源线和电源插头,所述电发热管固定在绝缘接头上,所述绝缘接头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罩设螺旋形电发热管,所述安装架上螺旋形电发热管的两相对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片组和第二散热片组,所述第一散热片组包括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插设在相邻两层电发热管之间,若干所述第一散热片沿螺旋形电发热管的长度方向呈线性阵列设置,所述第二散热片组包括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插设在相邻两层电发热管之间,若干所述第二散热片沿螺旋形电发热管的长度方向呈线性阵列设置,所述第二散热片与第一散热片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均沿螺旋形电发热管的旋向倾斜设置。本技术的均匀加热型电加热组件,在对液体进行加热时,螺旋形电加热管对液体进行加热,靠近螺旋形电加热管的液体先被加热至气泡增多,气泡上升的速度加快,气泡的快速升腾加快了液体向上流动,液体向上流动后后与位于上方的第一散热片或第二散热片碰撞,与第一散热片或第二散热片碰撞后的液体沿第一散热片或第二散热片向其四周流动,加快了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周围的液体流动性,加速了热量的交换,从而提高了液体的加热效率;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均沿螺旋形电发热管的旋向倾斜设置,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的倾斜方向相反,第一散热片的低端与第二散热片的高端位于同一侧,沿第一散热片低端流出的液体向下流动,沿第二散热片高端流出的液体向上流动,第一散热片的高端与第二散热片的低端位于同一侧,第一散热片高端流出的液体向上流动,第二散热片低端流出的液体向下流动,电热管同侧的液体具有向上、向下两种流动方向,进一步加快了液体的流动性,进一步提高了液体的加热效率;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吸收热量后可对液体进行加热,更进一步提高了液体的加热效率。为了使本技术可以竖直放置在液体容器内,所述安装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安装架的支撑座。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为两端具有开口的长方体筒,长方体筒的四个侧面上均开设有换热通孔,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均固定安装在长方体筒的两相对侧面上,所述绝缘接头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绝缘接头与长方体筒。为了防止支撑座对液体容器的底面进行加热,损坏液体容器的底面,所述支撑座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橡胶垫。为了加快热量的传递,所述安装架、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石墨烯图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均匀加热型电加热组件,在对液体进行加热时,螺旋形电加热管对液体进行加热,靠近螺旋形电加热管的液体先被加热至气泡增多,气泡上升的速度加快,气泡的快速升腾加快了液体向上流动,液体向上流动后后与位于上方的第一散热片或第二散热片碰撞,与第一散热片或第二散热片碰撞后的液体沿第一散热片或第二散热片向其四周流动,加快了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周围的液体流动性,加速了热量的交换,从而提高了液体的加热效率;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均沿螺旋形电发热管的旋向倾斜设置,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的倾斜方向相反,第一散热片的低端与第二散热片的高端位于同一侧,沿第一散热片低端流出的液体向下流动,沿第二散热片高端流出的液体向上流动,第一散热片的高端与第二散热片的低端位于同一侧,第一散热片高端流出的液体向上流动,第二散热片低端流出的液体向下流动,电热管同侧的液体具有向上、向下两种流动方向,进一步加快了液体的流动性,进一步提高了液体的加热效率;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吸收热量后可对液体进行加热,更进一步提高了液体的加热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三维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右视图。图中:1.电发热管,2.绝缘接头,3.安装架,4.第一散热片,5.第二散热片,6.支撑座,7.连接杆,8.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的一种均匀加热型电加热组件,包括螺旋形电发热管1、绝缘接头2、电源线和电源插头,电发热管1固定在绝缘接头2上,绝缘接头2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架3,安装架3为两端具有开口的长方体筒,长方体筒的四个侧面上均开设有换热通孔,绝缘接头2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7,连接杆7连接绝缘接头2与长方体筒,安装架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安装架3的支撑座6,支撑座6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橡胶垫8。安装架3罩设螺旋形电发热管1,安装架3上螺旋形电发热管1的两相对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片组和第二散热片组,第一散热片4和第二散热片5均固定安装在长方体筒的两相对侧面上,如图2所示,第一散热片组包括第一散热片4,第一散热片4插设在相邻两层电发热管1之间,若干第一散热片4沿螺旋形电发热管1的长度方向呈线性阵列设置,如图3所示,第二散热片组包括第二散热片5,第二散热片5插设在相邻两层电发热管1之间,若干第二散热片5沿螺旋形电发热管1的长度方向呈线性阵列设置,如图4所示,第二散热片5与第一散热片4交错设置,第一散热片4和第二散热片5均沿螺旋形电发热管1的旋向倾斜设置,安装架3、第一散热片4和第二散热片5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石墨烯图层。本技术的均匀加热型电加热组件,在对液体进行加热时,螺旋形电加热管对液体进行加热,靠近螺旋形电加热管的液体先被加热至气泡增多,气泡上升的速度加快,气泡的快速升腾加快了液体向上流动,液体向上流动后后与位于上方的第一散热片4或第二散热片5碰撞,与第一散热片4或第二散热片5碰撞后的液体沿第一散热片4或第二散热片5向其四周流动,加快了第一散热片4和第二散热片5周围的液体流动性,加速了热量的交换,从而提高了液体的加热效率;第一散热片4和第二散热片5均沿螺旋形电发热管1的旋向倾斜设置,第一散热片4和第二散热片5的倾斜方向相反,第一散热片4的低端与第二散热片5的高端位于同一侧,沿第一散热片4低端流出的液体向下流动,沿第二散热片5高端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均匀加热型电加热组件,包括螺旋形电发热管(1)、绝缘接头(2)、电源线和电源插头,所述电发热管(1)固定在绝缘接头(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接头(2)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罩设螺旋形电发热管(1),所述安装架(3)上螺旋形电发热管(1)的两相对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片组和第二散热片组,所述第一散热片组包括第一散热片(4),所述第一散热片(4)插设在相邻两层电发热管(1)之间,若干所述第一散热片(4)沿螺旋形电发热管(1)的长度方向呈线性阵列设置,所述第二散热片组包括第二散热片(5),所述第二散热片(5)插设在相邻两层电发热管(1)之间,若干所述第二散热片(5)沿螺旋形电发热管(1)的长度方向呈线性阵列设置,所述第二散热片(5)与第一散热片(4)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散热片(4)和第二散热片(5)均沿螺旋形电发热管(1)的旋向倾斜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匀加热型电加热组件,包括螺旋形电发热管(1)、绝缘接头(2)、电源线和电源插头,所述电发热管(1)固定在绝缘接头(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接头(2)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罩设螺旋形电发热管(1),所述安装架(3)上螺旋形电发热管(1)的两相对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片组和第二散热片组,所述第一散热片组包括第一散热片(4),所述第一散热片(4)插设在相邻两层电发热管(1)之间,若干所述第一散热片(4)沿螺旋形电发热管(1)的长度方向呈线性阵列设置,所述第二散热片组包括第二散热片(5),所述第二散热片(5)插设在相邻两层电发热管(1)之间,若干所述第二散热片(5)沿螺旋形电发热管(1)的长度方向呈线性阵列设置,所述第二散热片(5)与第一散热片(4)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散热片(4)和第二散热片(5)均沿螺旋形电发热管(1)的旋向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旭亚刘建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尊铮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