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通信实验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7499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通信实验箱,包括通信箱,所述通信箱由外壳和内壳组成,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端面分别安装有负压风机和通气孔,所述外壳的后端面开设有横截面呈Z型结构的散热槽,所述内壳的后端面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散热槽与排气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通信箱由内壳和外壳组成,内壳和外壳之间形成回字形结构,负压风机和通气孔加快内壳外壁的热量的流失,Z型结构的散热槽和排气孔为内壳的内部换风,从而有效的降低了通信箱内进入灰尘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通信箱工作时候的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通信实验箱
本技术涉及电子通信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通信实验箱。
技术介绍
通信设备,用于工控环境的有线通讯设备和无线通讯设备,有线通讯设备主要介绍解决工业现场的串口通讯,专业总线型的通讯,工业以太网的通讯以及各种通讯协议之间的转换设备,主要包括路由器、交换机、modem等设备。然而公开号为:CN208521508U(一种电子通信试验箱)中介绍了可以利用气缸开合的通信箱的防尘散热装置,首先,不仅成本高,而且通信试验箱大多处于工作状态,故除尘的同时无法实现散热功能了,降低了通信箱的使用性;而且,通信箱大多为电子零件,若发生强烈震动,会影响零件的稳定工作,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子通信实验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通信实验箱,包括通信箱,所述通信箱由外壳和内壳组成,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端面分别安装有负压风机和通气孔,所述外壳的后端面开设有横截面呈Z型结构的散热槽,所述内壳的后端面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散热槽与排气孔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外壳内侧前端面与内壳的前端面连接,所述外壳内侧的后端面与内壳的后端面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外壳的前端面安装有箱门,所述通信箱的竖剖截面呈回字型结构,所述内壳和外壳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位于内壳的四个拐角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橡胶垫的长度小于内壳的长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内壳的上下端面与外壳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所述支撑杆上套有弹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水平截面呈Z型结构的所述散热槽的水平端内侧设置有毛刺贴。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通信箱由内壳和外壳组成,内壳和外壳之间形成回字形结构,负压风机和通气孔加快内壳外壁的热量的流失,Z型结构的散热槽和排气孔为内壳的内部换风,从而有效的降低了通信箱内进入灰尘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通信箱工作时候的散热。2、本技术中,通过双层结构的通信箱的设置,内壳和外壳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内壳和外壳之间通过外套弹簧的支撑杆连接,从而使得内壳的内部零件与外壳之间有一定的减震缓冲的作用,降低了剧烈震动时,内壳内部零件损坏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横剖俯视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箱竖剖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箱后视示意图。图例说明:1、通信箱;101、外壳;102、内壳;103、箱门;2、负压风机;3、通气孔;4、排气孔;5、散热槽;6、毛刺贴;7、支撑杆;8、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子通信实验箱,包括通信箱1,通信箱1由外壳101和内壳102组成,外壳101的左右两侧端面分别安装有负压风机2和通气孔3,负压风机2加快内外的空气流通,负压风机2的电源来着通信箱1的供电源,外壳101的后端面开设有横截面呈Z型结构的散热槽5,Z型结构的两端分别与外壳101的外壁和内壁连通,内壳102的后端面开设有排气孔4,散热槽5与排气孔4连通,使得内壳102的内部通过排气孔4、散热槽5散走内部空气。具体的,如图1所示,外壳101内侧前端面与内壳102的前端面连接,外壳101内侧的后端面与内壳102的后端面连接,使得外壳101和内壳102之间侧面形成空腔。具体的,如图2所示,外壳101的前端面安装有箱门103,通信箱1的竖剖截面呈回字型结构,内壳102为导热性强的材质,回字形结构,加快负压风机2与通气孔3之间的通风,加快内壳102上热量的散出,内壳102和外壳101之间设置有橡胶垫8,橡胶垫8位于内壳102的四个拐角处。具体的,如图2所示,橡胶垫8的长度小于内壳102的长度橡胶垫8使得内壳102与外壳101之间有一定的减震缓冲效果。具体的,如图2所示,内壳102的上下端面与外壳101之间通过支撑杆7连接,支撑杆7上套有弹簧支撑杆7用来支撑内壳102。具体的,如图1所示,水平截面呈Z型结构的散热槽5的水平端内侧设置有毛刺贴6,灰尘经过Z型结构被劫在毛刺贴6上,降低灰尘进入内壳102的可能性。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负压风机2更换内壳102与外壳101之间的空气,通信箱1产生的热量遗留在导热材质的内壳102上,负压风机2与通气孔3之间连通,带走内壳102外壁的热量,而且,横截面呈Z型结构的散热槽5与内壳102的排气孔4连通,从而便于内壳102内部的散热,流经散热槽5的灰尘,则被吸附在毛刺贴6上,大大降低了灰尘进入通信箱1内部的可能性,还提高了通信箱1的整体散热,通信箱1的内壳102和外壳101之间设置有橡胶垫8和外套弹簧的支撑杆7,保证了内壳102和外壳101之间的缓冲减震作用,减少内壳102内的零件损坏,提高了通信箱1的使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通信实验箱,包括通信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箱(1)由外壳(101)和内壳(102)组成,所述外壳(101)的左右两侧端面分别安装有负压风机(2)和通气孔(3),所述外壳(101)的后端面开设有横截面呈Z型结构的散热槽(5),所述内壳(102)的后端面开设有排气孔(4),所述散热槽(5)与排气孔(4)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通信实验箱,包括通信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箱(1)由外壳(101)和内壳(102)组成,所述外壳(101)的左右两侧端面分别安装有负压风机(2)和通气孔(3),所述外壳(101)的后端面开设有横截面呈Z型结构的散热槽(5),所述内壳(102)的后端面开设有排气孔(4),所述散热槽(5)与排气孔(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通信实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1)内侧前端面与内壳(102)的前端面连接,所述外壳(101)内侧的后端面与内壳(102)的后端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通信实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1)的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红宾胡沁锋刘源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