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控制器自动、被动控断电重启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713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控制器自动、被动控断电重启电路,包括MOS管延时打开电路,所述MOS管延时打开电路与第一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看门狗信号反相电路和GPIO引脚信号处理电路与第一MOS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各分立器件和电子元件组成的电路,以较低的成本解决一般电子系统中需要主动断电重启或者是由于故障需要断电重启的问题,尤其是合适微控制器运行故障,没法上电状态中恢复的情况,并且能够通过看门狗或者通过控制器,进行系统电源的切断,并且单系统电源断开足够长的时间后(系统保证完全掉电后),又将重新对系统进行自动上电的电路,让电子系统能够重新上电复位,达到消除故障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控制器自动、被动控断电重启电路
本技术涉及微控制器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控制器自动、被动控断电重启电路。
技术介绍
现在一般的弱电电子系统中,一般对于简单的微电子系统中控制器的故障预防处理,都是增加看门狗电路,通过复位芯片或者芯片内部的看门狗对微控制器进行复位监控,在微控制器程序出现故障的时候,复位微控制器,进而从新初始化控制器来消除故障。但是在某些时候,电子系统受到外界干扰而导致微控制器卡死,此时程序复位和复位引脚都失效,或者是某部分电路复位失效,这样的情况下,看门狗复位芯片就会失效,故障也一直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控制器自动、被动控断电重启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控制器自动、被动控断电重启电路,包括MOS管延时打开电路;所述MOS管延时打开电路与第一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看门狗信号反相电路、GPIO引脚信号处理电路相连,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延时打开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源输入端接有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另一端接有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MOS管延时打开电路还包括电源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出端接有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与第一MOS管的漏极相连连接。所述MOS管延时打开电路还包括第二MOS管;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于电源输入端和第一电阻之间;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于电源输出端和第二电阻之间;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于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之间;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还连接于第二电阻和第一MOS管之间。所述看门狗信号反相电路包括电源端;所述电源端接有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另一端接有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另一端接有看门狗断电控制端。所述看门狗信号反相电路还包括第三MOS管;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于电源端和第二电容之间;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连接于第二电容和第三电阻之间;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与第一MOS管的栅极相连。所述GPIO引脚信号处理电路包括MCU断电控制端;所述MCU断电控制端接有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另一端接有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还接有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于第五电阻和第四电阻之间。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利用各分立器件和电子元件组成的电路,以较低的成本解决一般电子系统中需要主动断电重启或者是由于故障需要断电重启的问题,尤其是合适微控制器运行故障,没法上电状态中恢复的情况。2、本技术的电路能够对系统进行自动上电的电路,让电子系统能够重新上电复位,达到消除故障的目的。并且在某部分电路复位失效,需要系统重新上电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微控制器自动关机重启,使其恢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MOS管延时打开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看门狗信号反相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GPIO引脚信号处理电路结构示意图。图中:100-MOS管延时打开电路,200-看门狗信号反相电路,300-GPIO引脚信号处理电路,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Q1-第一MOS管,Q2-第二MOS管,Q3-第三MOS管,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微控制器自动、被动控断电重启电路,包括MOS管延时打开电路100,MOS管延时打开电路100与第一MOS管Q1的漏极相连,第一MOS管Q1的栅极相连与看门狗信号反相电路200、GPIO引脚信号处理电路300,第一MOS管Q1的源极接地,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第一MOS管Q1的型号为AO3402的N型MOS管。如图2所示,MOS管延时打开电路100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入端接有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另一端接有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另一端接地GND。MOS管延时打开电路100还包括电源输出端,电源输出端接有第二电阻R2,第二电阻R2另一端与第一MOS管Q1的漏极连接。MOS管延时打开电路100还包括第二MOS管Q2,第二MOS管Q2的漏极连接于电源输入端和第一电阻R1之间,第二MOS管Q2的源极连接于电源输出端和第二电阻R2之间,第二MOS管Q2的栅极连接于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之间,第二MOS管Q2的栅极还连接于第二电阻R2和第一MOS管Q1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二MOS管Q2的型号为AO3402的N型MOS管,第一电阻R1的阻值为10KΩ,第二电阻R2的阻值为100KΩ,第一电容为电容为10uF、最高耐压值为16V。如图3所示,看门狗信号反相电路200包括电源端,电源端接有第二电容C2,第二电容C2另一端接有第三电阻R3,第三电阻R3另一端接有一看门狗断电控制端。看门狗信号反相电路200还包括第三MOS管Q3,第三MOS管Q3的源极连接于电源端和第二电容C2之间,第三MOS管Q3的栅极连接于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阻R3之间,第三MOS管Q3的漏极与第一MOS管Q1的栅极相连,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三MOS管Q3的型号为AO1401A的P型MOS管,第三电阻R3的阻值为10KΩ,第二电容C2的电容为10uF、最高耐压值为10V。如图4所示,GPIO引脚信号处理电路300包括MCU断电控制端,所述MCU断电控制端接有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另一端接有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GND;第四电阻R4还接有第五电阻R5,第五电阻R5另一端接地GND;第一MOS管Q1的栅极连接于第五电阻R5和第四电阻R4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四电阻R4的阻值为1KΩ,第五电阻R5的阻值为10KΩ,第三电容的电容为100uF、最高耐压值为50V。本技术的看门狗控制端包括但不限于防止程序进入死机状态,监控程序的正常运行。在程序正常执行一遍后,会清零到电路的初始状态的控制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本技术采用分立器件搭建了一个上电无障碍,程序可控的关电后延时自动重启的电路。上电后瞬间,第一MOS管Q1关断,第一电阻R1对第一电容C1进行充电,一段时间后达到一定的电压后使第三MOS管Q3导通,让电源进入后级使用,与此同时,一段时间后,第一电容C1电压达到稳定电压,可以保证第二MOS管Q2一直导通。在第一MOS管Q1关闭的条件下,系统可以一直正常运行下去。后级有两个控制信号,一个是看门狗低电平复位有效控制信号WD_RST和微控制器引脚控制信号Power_Off_Ctrl。正常运行中,WD_RST为高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控制器自动、被动控断电重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MOS管延时打开电路;/n所述MOS管延时打开电路与第一MOS管的漏极相连;/n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看门狗信号反相电路、GPIO引脚信号处理电路相连,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接地;/n所述MOS管延时打开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n所述电源输入端接有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另一端接有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控制器自动、被动控断电重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MOS管延时打开电路;
所述MOS管延时打开电路与第一MOS管的漏极相连;
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看门狗信号反相电路、GPIO引脚信号处理电路相连,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接地;
所述MOS管延时打开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
所述电源输入端接有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另一端接有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控制器自动、被动控断电重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延时打开电路还包括电源输出端;
所述电源输出端接有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与第一MOS管的漏极相连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控制器自动、被动控断电重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延时打开电路还包括第二MOS管;
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于电源输入端和第一电阻之间;
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于电源输出端和第二电阻之间;
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于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之间;
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还连接于第二电阻和第一MOS管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日成钟柯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邦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