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相惯性双回路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690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相惯性双回路电动机,主要由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部的定子机构和转子机构构成,其中,两组定子机构分别设于壳体相对的两侧;转子机构由一个惯性圆盘和固定安装在惯性圆盘上的若干磁铁构成,多个磁铁沿惯性圆盘表面环形分布,且正对定子机构;惯性圆盘中心设有一根转轴,转轴穿过惯性圆盘并与惯性圆盘固定连接,磁铁以转轴为中心均匀分布;定子机构通电后产生磁力并对惯性圆盘上的磁铁施加吸引力,从而使惯性圆盘转动并通过转轴输出电动机的输出功率。该二相惯性双回路电动机结构紧凑,采用模块化设计,定子模块和磁铁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加或减少,从而组装不同输出功率的电动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相惯性双回路电动机
本技术涉及电动机,特别涉及一种二相惯性双回路电动机。
技术介绍
电动机(Motor)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如鼠笼式闭合铝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电力系统中的电动机大部分是交流电机,可以是同步电机或者是异步电机(电机定子磁场转速与转子旋转转速不保持同步速)。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磁场方向)方向有关。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相惯性双回路电动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二相惯性双回路电动机,主要由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部的定子机构和转子机构构成,其中,两组定子机构分别设于壳体相对的两侧;转子机构设于两组定子机构之间,由一个惯性圆盘和固定安装在惯性圆盘上的若干磁铁构成,多个磁铁沿惯性圆盘表面环形分布,且正对定子机构;惯性圆盘中心设有一根转轴,转轴穿过惯性圆盘并与惯性圆盘固定连接,磁铁以转轴为中心均匀分布;定子机构通电后产生磁力并对惯性圆盘上的磁铁施加吸引力,从而使惯性圆盘转动并通过转轴输出电动机的输出功率。进一步地,两组定子机构分别采用有间隔的两路脉冲直流电流供电,而且施加在两组定子机构上的两路脉冲直流电流轮流供电,惯性圆盘在高速运转的状态下惯性驱动和加速。进一步地,定子机构包括若干以圆形轨迹平面设置的定子模块,定子模块由一个采用高导磁材料制成的定子磁极和绕制在定子磁极上的定子线圈绕组构成,定子磁极正对惯性圆盘上的磁铁。具体地,定子磁极分别与壳体固定连接,且同一组的定子模块通电后的磁极方向相同。进一步地,转轴上设有两组转子机构,两组转子机构的惯性圆盘采取背靠背的方式固定安装,磁铁分别安装在两个惯性圆盘外侧的表面上。具体地,同一个惯性圆盘上的磁铁的磁极方向相同。优选地,磁铁的磁极方向与其正对的定子模块通电后的磁极方向相反。优选地,定子模块的分布轨迹与磁铁的分布轨迹重合,且定子模块的分布平面和磁铁的分布平面与惯性圆盘相互平行。优选地,惯性圆盘上的磁铁的数量大于其正对的定子机构中包含的定子模块的数量。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二相双回路惯性电动机,将两个定子机构和转子分两步错开安装,同时使用直流电流分别成为有间隔的两路脉冲供电,由此,在电动机的惯性圆盘上的磁铁的N、S极没有倒向的情况下,由两个定子机构两路连续驱动;第一个定子机构的线圈绕组刚以惯性驱动方式通电驱动,第二个定子机构的线圈绕组又以惯性驱动方式通电驱动,从而使电动机转轴上的惯性圆盘在高速运转状态惯性驱动和加速。该二相惯性双回路电动机结构紧凑,采用模块化设计,定子模块和磁铁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加或减少,从而组装不同输出功率的电动机,而且可以通过调整两个定子机构的线圈绕组上的直流电流的脉冲频率来适当调节电动机的转速,达到节省电能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二相惯性双回路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定子机构和转子机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定子机构和转子机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二相惯性双回路电动机的侧面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二相惯性双回路电动机的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图2所示定子机构和转子机构的装配图。图7为图6中定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定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6中转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至图9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二相惯性双回路电动机。如图所示,该装置主要由壳体1和安装在壳体1内部的定子机构2和转子机构3构成。其中,两组定子机构2分别设于壳体1相对的两侧。转子机构3设于两组定子机构2之间,由一个惯性圆盘31和固定安装在惯性圆盘31上的十二个块状磁铁32构成。十二个磁铁32沿惯性圆盘31表面环形分布,且正对定子机构2。惯性圆盘31中心设有一根转轴4。转轴4穿过惯性圆盘31并与惯性圆盘31固定连接。磁铁32以转轴4为中心均匀分布;定子机构2通电后产生磁力并对惯性圆盘31上的磁铁32施加吸引力,从而使惯性圆盘31转动并通过转轴4输出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定子机构2包括六个以圆形轨迹平面设置的定子模块21。定子模块21由一个采用高导磁材料制成的定子磁极和绕制在定子磁极上的定子线圈绕组构成。定子磁极正对惯性圆盘31上的磁铁32。具体地,定子磁极分别与壳体1的两个相对的壳板11通过螺栓5固定连接,且同一组的定子模块21通电后的磁极方向相同。两组定子机构2分别采用有间隔的两路脉冲直流电流供电,而且施加在两组定子机构2上的两路脉冲直流电流轮流供电,惯性圆盘31在高速运转的状态下惯性驱动和加速。转轴4上设有两组转子机构3。两组转子机构3的惯性圆盘31采取背靠背的方式固定安装。磁铁32分别安装在两个惯性圆盘31外侧的表面上。同一个惯性圆盘31上的磁铁32的磁极方向相同。磁铁32的磁极方向与其正对的定子模块21通电后的磁极方向相反。优选地,定子模块21的分布轨迹与磁铁32的分布轨迹重合,且定子模块21的分布平面和磁铁32的分布平面与惯性圆盘31相互平行。优选地,惯性圆盘31上的磁铁32的数量大于其正对的定子机构2中包含的定子模块21的数量。比如在本实施例中,惯性圆盘31上的磁铁32的数量为其正对的定子机构2中包含的定子模块21的数量的两倍。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二相双回路惯性电动机,将两个定子机构和转子分两步错开安装,同时使用直流电流分别成为有间隔的两路脉冲供电,由此,在电动机的惯性圆盘上的磁铁的N、S极没有倒向的情况下,由两个定子机构两路连续驱动;第一个定子机构的线圈绕组刚以惯性驱动方式通电驱动,第二个定子机构的线圈绕组又以惯性驱动方式通电驱动,从而使电动机转轴上的惯性圆盘在高速运转状态惯性驱动和加速。该二相惯性双回路电动机结构紧凑,采用模块化设计,定子模块和磁铁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加或减少,从而组装不同输出功率的电动机,而且可以通过调整两个定子机构的线圈绕组上的直流电流的脉冲频率来适当调节电动机的转速,达到节省电能目的。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二相惯性双回路电动机,主要由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定子机构和转子机构构成,其特征在于,/n两组所述定子机构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n所述转子机构设于两组所述定子机构之间,由一个惯性圆盘和固定安装在所述惯性圆盘上的若干磁铁构成,多个所述磁铁沿所述惯性圆盘表面环形分布,且正对所述定子机构;/n所述惯性圆盘中心设有一根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惯性圆盘并与所述惯性圆盘固定连接,所述磁铁以所述转轴为中心均匀分布;/n所述定子机构通电后产生磁力并对所述惯性圆盘上的磁铁施加吸引力,从而使所述惯性圆盘转动并通过所述转轴输出电动机的输出功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二相惯性双回路电动机,主要由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定子机构和转子机构构成,其特征在于,
两组所述定子机构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
所述转子机构设于两组所述定子机构之间,由一个惯性圆盘和固定安装在所述惯性圆盘上的若干磁铁构成,多个所述磁铁沿所述惯性圆盘表面环形分布,且正对所述定子机构;
所述惯性圆盘中心设有一根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惯性圆盘并与所述惯性圆盘固定连接,所述磁铁以所述转轴为中心均匀分布;
所述定子机构通电后产生磁力并对所述惯性圆盘上的磁铁施加吸引力,从而使所述惯性圆盘转动并通过所述转轴输出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相惯性双回路电动机,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定子机构分别采用有间隔的两路脉冲直流电流供电,而且施加在两组所述定子机构上的两路脉冲直流电流轮流供电,所述惯性圆盘在高速运转的状态下惯性驱动和加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相惯性双回路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机构包括若干以圆形轨迹平面设置的定子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相惯性双回路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模块由一个采用高导磁材料制成的定子磁极和绕制在所述定子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剑优祝振卿
申请(专利权)人:福一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