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温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3556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温控装置,包括水箱8、水泵2、TEC半导体6、电磁阀3、电磁阀4、水排5、散热铜管7、电池箱9、温度继电器1。其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帕尔贴效应和浸泡式散热制成,水通过水箱8的出水口经由水泵2流出以后和一个三通阀链接,三通阀出水口链接一个电磁阀4,然后直接通入水排5,水排5一般安装在电动汽车迎风处,借助电动汽车的迎风来增强散热效果,水排5出水口接在TEC半导体6入水口,最后在通入散热铜管7组件。三通阀出水口2链接一个电磁阀3,然后接入TEC半导体6,最后通入散热铜管7。三通阀多路水管控制是和主动热控模块配合使用,主要是通过电磁阀的通闭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识别进行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温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TEC强化浸泡式动力电池温控系统。
技术介绍
环境污染和能源的短缺,是当今汽车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两大重要挑战。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典型代表,无疑是汽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电动汽车上的动力电池组由若干个电池包组成,每个电池包又由电池单体紧密排列串联而成的,当电池进行充放电时,电池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将热量散出,或者散热不均匀时,会造成电池组局部温度过高,使得电池性能急剧恶化,如果在寒冷的冬季,室外温度极低的情况下,电池也不能进行正常的充放电,这些都使得电池无法正常工作。目前为止,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冷却方式主要有:空气冷却、液体冷却、热管冷却及相变材料冷却,工程应用以风冷形势为主,逐步开始有液体循环冷却。自然对流冷却很大程度上依赖外部环境的温度,冷却的效果不太明显,而强迫对流冷虽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通过采取改变通风量等措施来达到所希望的冷却效果,但是很难将风完全均匀的作用在物体加热和散热表面。虽然液体的换热效果比空气好,但是不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8)、水泵(2)、TEC半导体组件(6)、三通阀(10)、电磁阀3(3)、电磁阀4(4)、水排(5)、散热铜管(7)、电池箱(9)、变压器油(11)、温度继电器(1);所述水箱(8)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注水口,所述水泵(2)的进水口通过软管与所述水箱(8)的出水口相连,所述三通阀(10)通过软管与所述水泵(2)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电磁阀4(4)与所述三通阀(10)相连,所述水排(5)的进水口通过软管与所述电磁阀4(4)相连,所述水排(5)的出水口通过软管与所述TEC半导体组件(6)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电磁阀3(3)与所述三通阀(10)相连,所述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8)、水泵(2)、TEC半导体组件(6)、三通阀(10)、电磁阀3(3)、电磁阀4(4)、水排(5)、散热铜管(7)、电池箱(9)、变压器油(11)、温度继电器(1);所述水箱(8)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注水口,所述水泵(2)的进水口通过软管与所述水箱(8)的出水口相连,所述三通阀(10)通过软管与所述水泵(2)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电磁阀4(4)与所述三通阀(10)相连,所述水排(5)的进水口通过软管与所述电磁阀4(4)相连,所述水排(5)的出水口通过软管与所述TEC半导体组件(6)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电磁阀3(3)与所述三通阀(10)相连,所述电磁阀3(3)的出水口通过软管与所述TEC半导体组件(6)的进水口相连,所述TEC半导体组件(6)的出水口与所述铜管(7)的进水口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平毕杰汪强魏厚长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