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装置以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351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智能设备操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调节装置及设备,调节装置包括:调节件;导通件,设于调节件;磁性件,设于调节件;被吸附件,用于设置在机体的控制面板以与磁性件吸附;当调节件吸附于控制面板上并且导通件接收人体电容时,导通件可与控制面板的导通件所在位置的触控区形成触控信号;当调节件在控制面板上运动时,导通件可在控制面板的多个触控区域中切换并与导通件当前所在位置的触控区域形成触控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机械式和触模式相互融合,既能保持设备的整体外部的完整性,避免了油烟从安装孔进入设备内部,又能解决触摸式操控在手湿时触控不灵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节装置以及设备
本技术属于智能设备操控
,尤其涉及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设备上的档位调节装置或者开关装置大体分为机械式和触摸感应式。机械式的档位调节装置或者开关装置需要在机器上打孔进行安装,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进入灰尘容易从孔位进入,如是在厨具产品上,甚至会有油烟从孔位进入,不便于清洗,并且机械控制具有损耗,寿命短;触控感应式的档位调节装置或者开关装置虽然能够避免了机械式的问题,但是触控感应式在手湿时对操控面板触控不灵敏,并且手在操控时不能保证手是干净的,容易携带灰尘或者其他东西,这样使用久后,触控感应式的操控面板同样也会出现触控不灵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调节装置,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机械式的调节装置存在灰尘、油烟容易进入设备内造成不易清洗、损耗大、寿命短和触控感应式的调节装置在日常采用手直接操作容易造成不灵敏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调节装置,包括:调节件;导通件,设于调节件;磁性件,设于调节件;被吸附件,用于设置在机体的控制面板以与磁性件吸附;当调节件吸附于所述控制面板上并且导通件接收人体电容时,导通件可与控制面板的导通件当前所在位置的触控区域形成触控信号;当调节件在控制面板上运动时,导通件可在控制面板的多个触控区域中切换并与导通件当前所在位置的触控区域形成触控信号。进一步地,调节件设有手持部,导通件包括:第一导通件,环绕设于手持部;第二导通件,设于调节件并与第一导通件连通,第二导通件与控制面板的第二导通件所在位置的触控区域形成触控信号。进一步地,第二导通件设于调节件的外部并且置于第一导通件的下方,第二导通件的一端沿调节件延伸至调节件的朝向控制面板的一侧,第二导通件在该侧面向磁性件方向延伸以靠近磁性件。进一步地,第二导通件的另一端延伸至调节件的背离控制面板的一侧并且贴合设置。进一步地,磁性件内置设于调节件内并且靠近调节件的朝向控制面板的一侧。进一步地,调节装置还包括与磁性件相适配的磁敏开关,磁敏开关用于设置在控制面板内并与机体内的控制面板电连接,当磁敏开关感应到磁性件时,控制面板的触控区域处于工作状态。进一步地,磁敏开关为干簧管。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机体、设于机体的控制面板、与控制面板电连接的控制器以及前述的调节装置;被吸附件设于控制面板内部,当调节件放置于控制面板时,被吸附件与磁性件磁吸连接以固定调节件,在调节件绕磁性件转动时,导通件可与控制面板的导通件所在位置的触控区形成触控信号。进一步地,调节装置还包括与磁性件相适配的磁敏开关,磁敏开关设于控制面板处,磁敏开关与控制面板电连接,当磁敏开关未感应到磁性件时,控制面板的触控区域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调节件通过磁性件与设备的控制面板相吸附,调节件上设有导通件,在手持调节件时接触导通件并转动调节件,使得导通件与控制面板的导通件当前所述在位置的触控区域形成触控信号,从而实现对设备的操作,通过将机械式和触模式相互融合,既能保持设备的整体外部的完整性,避免了油烟从安装孔进入设备内部,又能解决触摸式操控在手湿时触控不灵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调节装置和设备的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调节装置和设备的控制面板的另一视向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采用调节件1通过磁性件3与设备的控制面板5相吸附,调节件1上设有导通件2,在手持调节件1的同时接触导通件2并转动调节件1,使得导通件2与控制面板5的导通件2当前所述在位置的触控区域形成触控信号,从而实现对设备的操作,通过将机械式和触模式相互融合,既能保持设备的整体外部的完整性,避免了油烟从安装孔进入设备内部,又能解决触摸式按键在手湿时触控不灵敏的问题。实施例一参见图1-2,一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件1;导通件2,设于调节件1;磁性件3,设于调节件1;被吸附件4,用于设置在机体的控制面板5以与磁性件3吸附;当调节件1吸附于控制面板5上并且导通件2接收人体电容时,导通件2可与控制面板5的导通件2所在位置的触控区形成触控信号;当调节件1在控制面板5上运动时,导通件2可在控制面板5的多个触控区域中切换并与导通件2当前所在位置的触控区域形成触控信号。可以理解的是,每个触控区域可以是对应一个子菜单51,在导通件2与其中一个子菜单51相对应时,导通件2可以与其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子菜单51形成触控信号,设备内还设有与控制面板5电连接的控制器,用以获取当前控制面板5收到的触控信号以执行对应子菜单51相对应的选项。其中,控制器采用单片机,单片机为现有产品,可以通过购买获取,设计时,将计算机程序输入单片机内,单片机根据计算机程序控制设备执行操作。调节件在控制面板上的运动可以是直线运动,相对应的,多个控制区域采用直线排列设置,被吸附件沿多个控制区域排列方式延伸。使用时,将调节件1放置于设备的控制面板5上,磁性件3与被吸附件4的作用使得调节件1可以固定在控制面板5上,同时使导通件2与控制面板5的触控区域相对应,人手接触导通件2,导通件2与其所在的位置的其中触控区域即其中一个子菜单51形成触控信号,控制器识别到当前控制面板5的某个子菜单51与导通件2形成的触控信号后,控制器控制设备执行当前子菜单51的选项,当人手接触导通件2并带动调节件1在控制面板5上移动时,导通件2在多个触控区域之间进行切换并与其当前所在的触控区域形成触控信号,即可实现调节件对设备不同菜单的的调节,从而实现对设备的调节。当然,调节件1在控制面板5上的运动还可以采用转动运动,即调节件1以磁性件3和被吸附件4的连接处为定点做旋转运动,相对应的,多个触控区域采用环形排列方式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子菜单可以是执行项目,也可以是大小档位的调节,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导通件2与触控区域形成触控信号的工作原理:导通件2与触控区域形成触控信号采用的是电容式感应原理,在控制面板5的感应区域的每个子菜单51的PCB对大地都存在杂散电容Cs(记为第一电容),当导通件2与控制面板2的触控区域其中一个子菜单51对应时,此时导通件2与子菜单51内的电容器靠得很近,人手同时接触导通件,相当与手按在了控制面板5的感应区域的子菜单51上,此时,在杂散电容Cs的基础上会叠加一个感应电容Cx(记为第二电容)。当电路进行充放电时,手未接触导通件2时,电容容值为Cs,在手与导通件2接触时,此时容值为Cs+Cx,使得两次充电到达的阈值时间不同。当容值达到阈值时,控制器会自主产生一个信号,根据充放电到达阈值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调节件;/n导通件,设于所述调节件;/n磁性件,设于所述调节件;/n被吸附件,用于设置在机体的控制面板以与所述磁性件吸附;/n当所述调节件吸附于所述控制面板上并且所述导通件接收人体电容时,所述导通件可与所述控制面板的所述导通件当前所在位置的触控区形成触控信号;/n当所述调节件在所述控制面板上运动时,所述导通件可在所述控制面板的多个触控区域中切换并与所述导通件所在位置的触控区域形成触控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节件;
导通件,设于所述调节件;
磁性件,设于所述调节件;
被吸附件,用于设置在机体的控制面板以与所述磁性件吸附;
当所述调节件吸附于所述控制面板上并且所述导通件接收人体电容时,所述导通件可与所述控制面板的所述导通件当前所在位置的触控区形成触控信号;
当所述调节件在所述控制面板上运动时,所述导通件可在所述控制面板的多个触控区域中切换并与所述导通件所在位置的触控区域形成触控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设有手持部,所述导通件包括:
第一导通件,环绕设于所述手持部;
第二导通件,设于所述调节件并与所述第一导通件连通,所述第二导通件与所述控制面板的所述第二导通件所在位置的触控区域形成触控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通件设于所述调节件的外部并且置于所述第一导通件的下方,所述第二导通件的一端沿所述调节件延伸至所述调节件的朝向所述控制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导通件在该侧面向所述磁性件方向延伸以靠近所述磁性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通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调节件的背离所述控制面板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拓邦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