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9693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24
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具备:第一传感器电极(4),其设置于基板(3)上;第二传感器电极(6),其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4)对置地配置,并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4)电容耦合;以及检测电路(5),其根据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4)的静电电容,来检测操作体向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6)的接近。

Inpu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输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入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一种具备自身电容式接触传感器的输入装置。自身电容式接触传感器具备用于检测操作体的接近的传感器电极,利用传感器电极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来检测操作体向传感器电极的接近。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963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上述以往的输入装置具备接触传感器和对接触传感器进行收纳的壳体,并配置接触传感器以使得在接触传感器的基板上设置的传感器电极与壳体上的感应区域对置。因此,存在如下课题:对输入装置要求的感应区域越大,则传感器电极越大,导致接触传感器的基板的大型化、基板上的布局的制限。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使自身电容式接触传感器的传感器电极小型化。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具备:第一传感器电极,其设置于基板上;第二传感器电极,其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对置地配置,并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电容耦合;以及检测电路,其根据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的静电电容,来检测操作体向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的接近。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能够使自身电容式接触传感器的传感器电极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的一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输入装置的A-A线剖视图。图3是表示检测电路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图4是表示输入装置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输入装置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的一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此外,关于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对于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结构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由此省略重叠的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5,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是用于供用户通过使操作体接近来输入所期望的信息的输入装置,具备对操作体的接近进行检测的自身电容式接触传感器。操作体是用户为了输入信息而利用的导电性物体。操作体例如是手指,但并不限于此。首先,说明输入装置100的硬件结构。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的一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输入装置100的A-A线剖视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输入装置100具备:壳体1、支承体2、基板3、第一传感器电极4A~4D、检测电路5、以及第二传感器电极6A~6D。基板3、第一传感器电极4A~4D、以及检测电路5构成了接触传感器7。此外,在图1的示例中,为了使其他结构容易观察,省略了支承体2。以下,以图1以及图2为基准来说明输入装置100中的上下,然而输入装置100中的上下并不限于此。此外,在不区分第一传感器电极4A~4D的情况下,称为第一传感器电极4。同样地,在不区分第二传感器电极6A~6D的情况下,称为第二传感器电极6。壳体1是输入装置100的外包装,收纳支承体2、基板3、第一传感器电极4、以及检测电路5。在图1以及图2的示例中,壳体1具有长方体形状,并被分割成构成壳体1的底板的下壳体11、和构成壳体1的侧板以及顶板的上壳体12。壳体1是通过嵌合、粘接、压接、焊接等方法将下壳体11以及上壳体12一体化而形成的。此外,壳体1的形状以及分割方法并不限于上述示例。支承体2是以使基板3与壳体1的顶板对置的方式进行支承的任意的部件或部分(例如,与壳体1一体地形成的部分)。在图2的示例中,支承体2设置于壳体1的底板的上表面,然而还可以设置于壳体1的侧板或顶板。此外,在图2的示例中,支承体2具有长方体形状,然而能够设计成能够支承基板3的任意形状。基板3是刚性基板、柔性基板等印刷基板,连同第一传感器电极4以及检测电路5一起构成了接触传感器7。基板3被支承体2支承,以便与壳体1的顶板对置。尽管省略了图示,然而在基板3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形成有将第一传感器电极4以及检测电路5连接的布线图案。此外,在图1以及图2的示例中,基板3的俯视观察下的形状是矩形,然而并不限于此。第一传感器电极4是为了检测操作体向第二传感器电极6的接近而在基板3的上表面设置的传感器电极,通过金属箔(铜箔等)、金属板、或镀层而形成。第一传感器电极4经由在基板3设置的布线图案与检测电路5电连接。此外,第一传感器电极4被配置成与对应的第二传感器电极6对置。换言之,基板3被支承体2支承,以使对应的第一传感器电极4以及第二传感器电极6对置。此外,在图1以及图2的示例中,第一传感器电极4A与第二传感器电极6A对应,第一传感器电极4B与第二传感器电极6B对应,第一传感器电极4C与第二传感器电极6C对应,且第一传感器电极4D与第二传感器电极6D对应。此外,图1以及图2的示例中,第一传感器电极4的俯视观察下的形状是矩形,然而并不限于此。此外,输入装置100具备一个以上的第一传感器电极4即可。检测电路5是根据第一传感器电极4的静电电容C,来检测操作体向第二传感器电极6的接近的电路。检测电路5例如是一个或多个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然而并不限于此。关于检测电路5,后文详述。第二传感器电极6是与检测操作体的接近的感应区域对应的传感器电极,设置于壳体1的内表面(顶板的下表面),通过金属箔(铜箔等)、金属板或者镀层而形成。第二传感器电极6并未与第一传感器电极4连接,也未与接地连接,离开第一传感器电极4地配置以便与对应的第一传感器电极4对置。通过将第二传感器电极6配置成这样,对应的第一传感器电极4与第二传感器电极6发生电容耦合。该结果,若操作体向第二传感器电极6接近,则操作体接近了的第二传感器电极6所对应的第一传感器电极4的静电电容C发生变化。因此,检测电路5能够根据静电电容C来检测操作体向第二传感器电极6的接近。例如,在操作体接近了第二传感器电极6A的情况下,与第二传感器电极6A对应的第一传感器电极4A的静电电容Ca发生变化,因此,检测电路5能够根据静电电容Ca,来检测操作体向第二传感器电极6A的接近。第二传感器电极6如图1以及图2的示例那样,优选形成得比第一传感器电极4大。由此,能够不会使第一传感器电极4大型化地,使输入装置100的感应区域大型化。此外,在图1以及图2的示例中,第二传感器电极6的俯视观察下的形状是矩形,然而并不限于此。此外,输入装置100具备一个以上的第二传感器电极6即可。此外,对置的第一传感器电极4与第二传感器电极6之间的距离L按照对输入装置100要求的灵敏度、接触传感器7的灵敏度来设计即可。对于距离L,优选地,对输入装置100要求的灵敏度越高,则设计得越小。此外,对于距离L,接触传感器7的灵敏度越高,则能够设计得越大。接下来,说明检测电路5的功能结构。图3是表示检测电路5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如图3所示,检测电路5具备测量部51和判定部52。测量部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入装置,其中,/n具备:/n第一传感器电极,其设置于基板上;/n第二传感器电极,其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对置地配置,并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电容耦合;以及/n检测电路,其基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的静电电容,来检测操作体向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的接近。/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10 JP 2017-2176731.一种输入装置,其中,
具备:
第一传感器电极,其设置于基板上;
第二传感器电极,其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对置地配置,并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电容耦合;以及
检测电路,其基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的静电电容,来检测操作体向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的接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大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设置于对所述基板进行收纳的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通过镀覆而形成。


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寒川井伸一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