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国赞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悬浮助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3121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悬浮助行器,包括助行器本体、上身束缚带和腿部束缚带,所述助行器本体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扣,所述上身束缚带的底端与位于上方连接扣的内部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助行器技术领域。该智能悬浮助行器,结合所需人群全方位需求的全新理念设计,采用逆磁智能悬浮承载重力的高新技术,太阳能蓄电供给,综合手动操控、声控、视向引导控制、思维向导控制以及定位追踪监控的功能于一身的智能科技产品,适用于幼童初学行走,或因伤病或其他原因造成腿脚不便的患者的康复治疗,以及行走不便的年老长者的单独出行,智能悬浮助行器附戴固定于使用者腰间,能为此类人群实现最基本的日常自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悬浮助行器
本技术涉及助行器
,具体为一种智能悬浮助行器。
技术介绍
助行器是一种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器具,让腿脚不方便的老人病人能够自理,助行器用于方便残疾人、腿脚受伤的病人以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使用,其主要是起到助行的作用,即借助于助行器的两侧支架支撑,方便行走,保证了这类腿脚不便的特殊群体使用,最常见的助行器包括拐杖、两轮或者四轮助行器。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助行器产品功能比较单一,远远不能满足所需人群的需求,就行走不便的年长者使用的轮椅,也少不了需要另加人工来帮忙才能实现有限区域范围的移动,更缺乏某些需求人群极其需要的人性化智能化的高级功能,给所需人群带来很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悬浮助行器,解决了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助行器产品功能单一,远远不能满足所需人群的需求,使用起来较为不方便,更缺乏某些需求人群极其需要的人性化智能化的高级功能,给所需人群带来很大局限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悬浮助行器,包括助行器本体(1)、上身束缚带(2)和腿部束缚带(3),所述助行器本体(1)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扣(4),所述上身束缚带(2)的底端与位于上方连接扣(4)的内部活动连接,位于下方所述连接扣(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弹性连接带(5),并且弹性连接带(5)的底端与腿部束缚带(3)的顶部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行器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盖(6),并且内盖(6)右侧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音频识别器(7)与GPRS定位模块(8),所述内盖(6)左侧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控制模块(9)与蓄电池(10),所述助行器本体(1)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手动控制杆(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悬浮助行器,包括助行器本体(1)、上身束缚带(2)和腿部束缚带(3),所述助行器本体(1)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扣(4),所述上身束缚带(2)的底端与位于上方连接扣(4)的内部活动连接,位于下方所述连接扣(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弹性连接带(5),并且弹性连接带(5)的底端与腿部束缚带(3)的顶部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行器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盖(6),并且内盖(6)右侧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音频识别器(7)与GPRS定位模块(8),所述内盖(6)左侧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控制模块(9)与蓄电池(10),所述助行器本体(1)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手动控制杆(11),所述助行器本体(1)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12),并且两个安装孔(12)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13),所述内盖(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悬浮平衡组件(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悬浮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行器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与悬浮平衡组件(14)相适配的安装槽(15),并且内盖(6)的表面与安装槽(15)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悬浮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身束缚带(2)正面的两侧均车缝连接有固定带(16),并且两个固定带(16)的表面均车缝连接有魔术贴,两个所述腿部束缚带(3)的表面均车缝连接有魔术贴。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卓敏陈国赞
申请(专利权)人:陈国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