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智能汽车天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29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前照灯技术,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的智能汽车天窗,可以通过透明光伏电池板给汽车电瓶充电或直接给电致变色薄膜供电,可以在断电时开启,避免汽车电量耗尽,同时可以依据光伏电池板产生的电动势等信息来智能调节电致变色的透射率和颜色,实现遮挡光线或产生动态变化图案,包括光伏电池板(1)、电致变色薄膜(2)、电致变色驱动模块(3)和蓄电池(6),所述电致变色薄膜(2)设在光伏电池板(1)下方,所述光伏电池板(1)与蓄电池(6)电连接,所述蓄电池(6)与电致变色驱动模块(3)电连接,所述电致变色薄膜(2)包括薄膜基材(21)上设有多个亚像素模块(22),电致变色驱动模块(3)与亚像素模块(22)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智能汽车天窗
本技术涉及汽车前照灯技术,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的智能汽车天窗。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人们对汽车的个性化和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天窗作为许多汽车的标准配置,可以满足一些特殊的拍摄需要,便于流通空气,且可使得汽车驾乘人员看到上方的景象,减弱驾乘人员在车内的压抑感。现有汽车天窗主要采用普通玻璃,为了避免光照太强,通常会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薄膜,但这样仍然会有大量光照射进车内,造成车内温度快速升高和汽车驾乘人员眩目,目前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是采用遮阳帘,虽然可以极大降低入射光照,但是其占用空间较大,且影响车内美观。中国技术专利申请“一种电致变色及影音娱乐集成的天窗及汽车”(技术专利申请号:201820869652.2公开号:CN208646570U)公开了电致变色及影音娱乐集成的天窗方案,主要包括电致变色玻璃层和光电传感器,但是这种方案在汽车断电后使用容易导致蓄电池电量耗尽,带来不必要麻烦,且其娱乐设备主要通过的是透明显示层来实现,增加了系统复杂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功能的智能汽车天窗,可以通过透明光伏电池板给汽车电瓶充电或直接给电致变色薄膜供电,可以在断电时开启,避免汽车电量耗尽,同时可以依据光伏电池板产生的电动势等信息来智能调节电致变色的透射率和颜色,实现遮挡光线或产生动态变化图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的智能汽车天窗,包括光伏电池板、电致变色薄膜、电致变色驱动模块和蓄电池,所述电致变色薄膜设在光伏电池板下方,所述光伏电池板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与电致变色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电致变色薄膜包括薄膜基材,所述薄膜基材内设有多个亚像素模块,所述电致变色驱动模块与亚像素模块电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光伏电池板为透明或半透明。作为优选,还包括LED导光板,所述LED导光板设在光伏电池板和电致变色薄膜之间。作为优选,还包括LED光源,所述LED光源设在LED导光板侧面。作为优选,所述薄膜基材由PET材料制成。作为优选,所述亚像素模块有多个电致变色材料块组成,所述每个电致变色材料块为多个不同颜色的凝胶制成。作为优选,所述光伏电池板上方还设有保护层。作为优选,所述保护层为保护薄膜或透明罩壳。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多功能的智能汽车天窗可以节省汽车能耗,尤其对于电动车,可持续对汽车电瓶充电;同时可以在断电时使用天窗智能改变透射率功能,而不至于电瓶电量耗尽;同时结构简单,可以实现三种功能,提高驾乘人员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多功能的智能汽车天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多功能的智能汽车天窗的电路框示图;图3是本技术的智能模式1的一种控制逻辑实施例;图4是本技术的智能模式2的一种控制逻辑实施例;图5是本技术的多功能的智能汽车天窗的电致变色薄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多功能的智能汽车天窗的增加LED导光板后车窗实现动态效果的示意图。附图说明:1、光伏电池板,2、电致变色薄膜,21、薄膜基材,22、亚像素模块,3、电致变色驱动模块,4、LED光源,5、LED导光板,6、蓄电池,7、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2所示,一种多功能的智能汽车天窗,包括光伏电池板1、电致变色薄膜2、电致变色驱动模块3和蓄电池6,所述电致变色薄膜2设在光伏电池板1下方,所述光伏电池板1与蓄电池6电连接,所述蓄电池6与电致变色驱动模块3电连接,所述电致变色薄膜2包括薄膜基材21上设有多个亚像素模块22,所述电致变色驱动模块3与亚像素模块22电连接;所述光伏电池板1为透明或半透明;还包括LED导光板5,所述LED导光板5设在光伏电池板1和电致变色薄膜2之间;还包括LED光源4,所述LED光源4设在LED导光板5侧面;所述薄膜基材21由PET材料制成;所述亚像素模块有多个电致变色材料块组成,所述每个电致变色材料块为多个不同颜色的凝胶制成;所述光伏电池板1上方还设有保护层7;所述保护层7为保护薄膜或透明罩壳。本技术的多功能的智能汽车天窗包含三种功能,其一为给汽车蓄电池6充电,其二为可以手动或依据光伏电池板1产生的电动势V智能调节天窗透射率;其三为手动或根据一些汽车驾驶信息动态改变天窗图案。多功能的智能汽车天窗主要包含光伏电池板1、电致变色薄膜2和电致变色驱动模块3,光伏电池板1装在汽车顶部最外侧为透明状态,可以透射光线,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案,一种是采用了有机光伏材料,可以同时达到较高的能源转换效率和透明度;另一种是采用透明发光太阳能聚光器,可以吸收特定的紫外线或红外线,转化为电能,同时可以制成透明式样。电致变色薄膜2紧贴在光伏电池板1下方,连接方式为胶水粘连。图3是本技术的智能模式1的一种控制逻辑实施例,当切换到智能模式1时,光伏电池板1持续工作,将转化的电能给汽车蓄电池6充电,也可直接给汽车功耗部件供电。当外界光照较强时,光伏电池板1产生的电动势V超过某一设定限制VL时,通过电致变色驱动模块3驱动电致变色薄膜改变透射率,其中透射率与反馈电动势V通常为反比关系,控制透射光照,提高舒适性。图4是本技术的智能模式2的一种控制逻辑实施例,当开启智能模式2时,检测模块检测汽车的车速信号、疲劳驾驶信号、音乐节奏信号等输入信号,其中疲劳驾驶信号的优先级最高,音乐节奏信号优先级最低,即检测到音乐节奏信号时,电致变色薄膜2根据节奏动态变化图案,提高乘车人员舒适性,此时一旦有疲劳驾驶信号输入时,电致变色薄膜2直接显示一种红色的“报警图案”,同样,有超速信号进入时,电致变色薄膜2变换为同样醒目的其他颜色图案,提醒驾乘人员注意安全。图5是电致变色薄膜一种结构示意图,类似“三明治”结构,从上至下分别为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透明导电层。本实施例中基片材料为PET薄膜,具备柔性可弯曲的特性,可以贴合曲面,透明导电层具有较高的透射率,可以使得光线损失较小,使用最多的是锡掺杂氧化铟(ITO)薄膜,电致变色层采用的是凝胶,且通过在同一亚像素内固化多种离子液体基凝胶实现红绿蓝多种颜色的电致变色。图6是增加LED导光板后天窗实现动态效果的示意图,在光伏电池板1和电致变色薄膜2之间增加一层透明LED导光板5,并在LED导光板5侧面布置至少一颗LED光源4,使得LED点亮时,LED导光板5可以均匀发光,由于电致变色薄膜2自身不发光,增加LED导光板5和LED光源4之后,即便在光线不足情况下,也可清楚地看到电致变色薄膜2上动态的图案变化。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的智能汽车天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电池板(1)、电致变色薄膜(2)、电致变色驱动模块(3)和蓄电池(6),所述电致变色薄膜(2)设在光伏电池板(1)下方,所述光伏电池板(1)与蓄电池(6)电连接,所述蓄电池(6)与电致变色驱动模块(3)电连接,所述电致变色薄膜(2)包括薄膜基材(21),所述薄膜基材(21)内设有多个亚像素模块(22),所述电致变色驱动模块(3)与亚像素模块(22)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智能汽车天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电池板(1)、电致变色薄膜(2)、电致变色驱动模块(3)和蓄电池(6),所述电致变色薄膜(2)设在光伏电池板(1)下方,所述光伏电池板(1)与蓄电池(6)电连接,所述蓄电池(6)与电致变色驱动模块(3)电连接,所述电致变色薄膜(2)包括薄膜基材(21),所述薄膜基材(21)内设有多个亚像素模块(22),所述电致变色驱动模块(3)与亚像素模块(2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的智能汽车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池板(1)为透明或半透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的智能汽车天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ED导光板(5),所述LED导光板(5)设在光伏电池板(1)和电致变色薄膜(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燕吴杰邓亮薛蔚平丰建芬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