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光合束集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3289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光合束集成装置,其包括镜座、指示光组件、合束镜座、合束镜片及调节机构,镜座包括镜座本体、上安装口、下安装口及出光孔,上安装口设置于镜座本体的顶部,下安装口与上安装口相通,出光孔与下安装口相通;指示光组件设置于上安装口中;合束镜座设置于下安装口中,合束镜座的顶面为倾斜面、侧面设有一入光孔,合束镜片固设于倾斜面上;调节机构设置于合束镜座的竖直方向上,用于调节合束镜座的高度,使指示光和入射激光重合后由出光孔射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部件的安装步骤和所需的安装空间,同时,调节机构可以通过调节合束镜座的高度来使指示光和入射激光快速重合,降低了合束校准难度,光路校准所需时间短、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光合束集成装置
本技术涉及激光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双光合束集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激光器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工业、医疗等领域内各种激光设备需求逐渐增多,在各种激光设备的激光管安装调试过程中,激光管的光路必须经过反复调节校准才可满足设备的高精度要求,但由于工业应用激光大多为不可见光,因此需要在光路中合束进可见的指示光以辅助光路校准。传统激光设备中用于辅助光路校准的指示光发射器和激光管以相互独立的形式设置于光路中,这导致其需要占据更多的安装空间,而且在指示光和激光合束时,也需要多次调整指示光发射器的入射位置,以保证指示光和激光完全合为一束,导致光路校准所需时间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光合束集成装置,其既可以减少部件的安装步骤和所需的安装空间,又能降低合束校准的难度,提高光路校准的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光合束集成装置,包括镜座、指示光组件、合束镜座、合束镜片及调节机构,其中:所述镜座包括镜座本体、上安装口、下安装口及出光孔,所述上安装口设置于镜座本体的顶部,所述镜座本体底部往上安装口方向形成所述下安装口,且所述下安装口与上安装口相通,所述镜座本体的侧边设有出光孔,所述出光孔与下安装口相通;所述指示光组件设置于上安装口中,用于往所述下安装口方向发出指示光;所述合束镜座设置于下安装口中,所述合束镜座的顶面为倾斜面、侧面设有一入光孔,所述合束镜片固设于倾斜面上,所述指示光组件发出的指示光和所述入光孔入射的激光均射向所述合束镜片;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合束镜座的竖直方向上,用于调节所述合束镜座的高度,使指示光和入射激光重合后由所述出光孔射出。优选地,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侧边设有一开口,所述镜座安装于支撑件上,入射的激光由所述开口射向合束镜座的入光孔。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组件和止顶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合束镜座的底部,用于调节所述合束镜座于下安装口中的高度,所述止顶组件设置于合束镜座的上方,用于适应性地止顶住调整高度后的所述合束镜座。优选地,所述合束镜座的一侧形成有向其底部中心方向倾斜的楔形面,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止顶件和下调节螺栓,所述止顶件包括底板和由底板往上延伸形成的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与楔形面相适配,所述下调节螺栓分别与所述镜座和合束镜座相螺接。优选地,所述止顶组件包括上调节螺栓、上垫片、弹簧、下垫片及顶块,所述上调节螺栓固设于支撑件顶部,所述上垫片、弹簧、下垫片及顶块均套设于上调节螺栓中,所述弹簧位于所述上垫片和下垫片之间,所述顶块位于下垫片下方,所述顶块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抵住所述合束镜座的顶部。优选地,所述镜座与支撑件接触的一侧设有导向槽,所述顶块呈L形,且其水平边套设于所述上调节螺栓中、竖直边位于导向槽中,并抵住所述合束镜座的顶部。优选地,所述指示光组件包括法兰、密封圈及指示光发射器,所述法兰设置于上安装口顶部,所述密封圈设于法兰和上安装口之间,所述指示光发射器插设于法兰上。优选地,所述指示光发射器呈竖直方向设置,以发出竖直方向的指示光,所述合束镜片呈45度固设于所述合束镜座的倾斜面上。优选地,还包括反射组件,所述镜座本体于合束镜片正对的一侧设有出光口,所述出光口上安装有反射组件,所述反射组件将合束光反射后由所述出光孔射出。优选地,所述反射组件包括遮光座、安装座及反射镜片,所述遮光座固设于镜座本体的侧边,以封闭所述出光口,所述安装座固设于遮光座上,所述反射镜片固设于安装座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将镜座、合束镜座、合束镜片及指示光组件集成为一体,使指示光和入射的激光合束后由出光孔射出,减少了部件的安装步骤和所需的安装空间,同时,调节机构可以通过调节合束镜座的高度来使指示光和入射激光快速重合,降低了合束校准难度,光路校准所需时间短、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为镜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合束镜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合束校准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镜座,110.镜座本体,120.上安装口,130.下安装口,140.出光孔,150.导向槽,160.出光口;200.指示光组件,210.法兰,220.密封圈,230.指示光发射器,240.螺栓组;300.合束镜座,310.倾斜面,320.入光孔,330.楔形面;400.合束镜片;500.支撑件,510.开口,520.固定螺栓;610.调节组件,6111.底板,6112.楔形块,612.下调节螺栓,620.止顶组件,621.上调节螺栓,622.上垫片,623.弹簧,624.下垫片,625.顶块;700.反射组件,710.遮光座,720.安装座,730.反射镜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技术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配合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光合束集成装置,包括镜座100、指示光组件200、合束镜座300、合束镜片400、支撑件500、调节机构及反射组件700。配合图2和图4所示,镜座包括镜座本体110、上安装口120、下安装口130及出光孔140,上安装口120设置于镜座本体110的顶部,镜座本体110底部往上安装口120方向形成下安装口130,且下安装口130与上安装口120相通,镜座本体110的侧边设有出光孔140,出光孔140与下安装口130相通。配合图2和图3所示,指示光组件设置于上安装口120中,用于往下安装口130方向发出指示光,指示光组件200包括法兰210、密封圈220及指示光发射器230,法兰210通过螺栓组240设置于上安装口120顶部,密封圈220设于法兰210和上安装口120之间,指示光发射器230插设于法兰210上。在本实施例中,指示光发射器230可以发射出人眼可见的光,如红光、绿光等,指示光发射器230呈竖直方向设置,以发出竖直方向的指示光。配合图2、图4及图5所示,合束镜座设置于下安装口130中,合束镜座300的顶面为倾斜面310、侧面设有一入光孔320,合束镜座300的一侧形成有向其底部中心方向倾斜的楔形面330,合束镜片400呈45度固设于合束镜座300的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光合束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座、指示光组件、合束镜座、合束镜片及调节机构,其中:/n所述镜座包括镜座本体、上安装口、下安装口及出光孔,所述上安装口设置于镜座本体的顶部,所述镜座本体底部往上安装口方向形成所述下安装口,且所述下安装口与上安装口相通,所述镜座本体的侧边设有出光孔,所述出光孔与下安装口相通;/n所述指示光组件设置于上安装口中,用于往所述下安装口方向发出指示光;/n所述合束镜座设置于下安装口中,所述合束镜座的顶面为倾斜面、侧面设有一入光孔,所述合束镜片固设于倾斜面上,所述指示光组件发出的指示光和所述入光孔入射的激光均射向所述合束镜片;/n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合束镜座的竖直方向上,用于调节所述合束镜座的高度,使指示光和入射激光重合后由所述出光孔射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光合束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座、指示光组件、合束镜座、合束镜片及调节机构,其中:
所述镜座包括镜座本体、上安装口、下安装口及出光孔,所述上安装口设置于镜座本体的顶部,所述镜座本体底部往上安装口方向形成所述下安装口,且所述下安装口与上安装口相通,所述镜座本体的侧边设有出光孔,所述出光孔与下安装口相通;
所述指示光组件设置于上安装口中,用于往所述下安装口方向发出指示光;
所述合束镜座设置于下安装口中,所述合束镜座的顶面为倾斜面、侧面设有一入光孔,所述合束镜片固设于倾斜面上,所述指示光组件发出的指示光和所述入光孔入射的激光均射向所述合束镜片;
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合束镜座的竖直方向上,用于调节所述合束镜座的高度,使指示光和入射激光重合后由所述出光孔射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光合束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侧边设有一开口,所述镜座安装于支撑件上,入射的激光由所述开口射向合束镜座的入光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光合束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组件和止顶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合束镜座的底部,用于调节所述合束镜座于下安装口中的高度,所述止顶组件设置于合束镜座的上方,用于适应性地止顶住调整高度后的所述合束镜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光合束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束镜座的一侧形成有向其底部中心方向倾斜的楔形面,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止顶件和下调节螺栓,所述止顶件包括底板和由底板往上延伸形成的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与楔形面相适配,所述下调节螺栓分别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煌张杨键何自权
申请(专利权)人:卓泰克激光设备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