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壳底火检测上部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091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专用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弹壳底火检测上部模组。为解决现有检测设备,在检测时退料杆与底火定位上存在偏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弹壳底火检测上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了退料杆升降装置1、上固定板2、下固定板4、下固定板升降装置8、退料杆导套5、底火退料杆6、固定杆11。上固定板2通过固定杆11固定于整套设备中,下固定板4通过下固定板升降装置8与上固定板2连接。退料杆导套5跟随下固定板4一同上下运动,底火退料杆6从退料杆导套5中间的孔中穿出,与退料杆升降装置1连接,退料杆升降装置1固定于上固定板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退料杆导套5与弹壳进行预定位,提高了设备的定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壳底火检测上部模组
本技术属于专用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弹壳底火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军用设备的制造效率与精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子弹的生产过程中,弹壳底火检测设备主要用于检测弹壳底火是否符合要求,传统的弹壳底火检测设备的上部模组,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通过气缸、直线电机等部件操控退料杆104的上下运动,使其可以压住弹壳的底部,以便于下部模组的硅针对底火进行检测工作。但是,由于弹壳的内径大于退料杆104的外径,因此弹壳与退料杆104之间存在间隙,在实际的生产中,会出现探针压偏,没有处于底火正上方的情况,这时将会导致硅针的检测偏差变大,检测错误等情况,严重的影响了检测的精度。为了提高子弹的质量稳定性,因此需要提高子弹壳的定位精度,从而提高检测精度,为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提高子弹壳的定位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传统结构中,退料杆与底火定位上的偏差而导致子弹壳的定位精度降低,进而导致检测精度降低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其具体方案为一种弹壳底火检测上部模组,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壳底火检测上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了数套退料杆模组、上固定板(2)、下固定板(4)、下固定板升降装置(8)、固定杆(11);退料杆模组包括了退料杆升降装置(1)、退料杆导套(5)、底火退料杆(6);固定杆(11)穿过下固定板(4)上的孔,与上固定板(2)固定连接,下固定板(4)与上固定板(2)之间设有下固定板升降装置(8)使其可以上下运动,退料杆导套(5)套于底火退料杆(6)外,退料杆导套(5)与下固定板(4)同步上下运动,退料杆导套(5)下端设有一个锥形的部分,底火退料杆(6)上部与退料杆升降装置(1)连接,退料杆升降装置(1)固定安装在上固定板(2)之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壳底火检测上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了数套退料杆模组、上固定板(2)、下固定板(4)、下固定板升降装置(8)、固定杆(11);退料杆模组包括了退料杆升降装置(1)、退料杆导套(5)、底火退料杆(6);固定杆(11)穿过下固定板(4)上的孔,与上固定板(2)固定连接,下固定板(4)与上固定板(2)之间设有下固定板升降装置(8)使其可以上下运动,退料杆导套(5)套于底火退料杆(6)外,退料杆导套(5)与下固定板(4)同步上下运动,退料杆导套(5)下端设有一个锥形的部分,底火退料杆(6)上部与退料杆升降装置(1)连接,退料杆升降装置(1)固定安装在上固定板(2)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壳底火检测上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退料杆导套(5)上部安装有一固定环(14),退料杆弹簧(15)放置于固定环(14)与气缸固定座(1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弹壳底火检测上部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了光电感应器(9)、光电固定座(10)、光电高低调节杆(7);光电感应器(9)通过光电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来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岳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