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029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6
本申请涉及一种换热器,包括:主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冷媒管路和第二冷媒管路;第一管组,设置于主体外部,且与第一冷媒管路连通;第二管组,设置于主体外部,且与第二冷媒管路连通,第二管组为二次胀管;其中,第一冷媒管路的流体压力高于第二冷媒管路。本申请在流体压力较高的第一冷媒管路设置第一管组,在流体压力较低的第二冷媒管路设置第二管组,第一管组的连接强度较高,当第一管组与其它部件的冷媒管路焊接后,不易因流体压力大而发生爆管;第二管组为二次胀管,当第二管组与其它部件的冷媒管路焊接时,不易出现焊瘤,且由于流体压力较小不易发生爆管,从而整体上降低换热器出现爆管或焊瘤的概率。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空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及空调
本申请涉及热量交换设备
,例如涉及换热器及空调。
技术介绍
通常采用铜管。制冷系统在换热器和其它部件例如压缩机之间设置冷媒循环回路,以使冷媒进行循环流动。冷媒循环回路主要通过冷媒管路实现冷媒的流通。换热器的冷媒管路端口处通常设置管组,管组用于与其它部件的冷媒管路进行接通。通常采用焊接实现接通。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换热器的冷媒管路设置统一的管组,在管组与其它部件的冷媒管路焊接时,易出现焊瘤或爆管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及空调,以解决冷媒管路与管组的连接处易出现焊瘤或爆管的技术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包括:主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冷媒管路和第二冷媒管路;第一管组,设置于所述主体外部,且与所述第一冷媒管路连通;第二管组,设置于所述主体外部,且与所述第二冷媒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管组为二次胀管;其中,所述第一冷媒管路的流体压力高于所述第二冷媒管路。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包括如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及空调,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在流体压力较高的第一冷媒管路设置第一管组,在流体压力较低的第二冷媒管路设置第二管组,第一管组的连接强度较高,当第一管组与其它部件的冷媒管路焊接后,不易因流体压力大而发生爆管;第二管组为二次胀管,当第二管组与其它部件的冷媒管路焊接时,不易出现焊瘤,且由于流体压力较小不易发生爆管,从而整体上降低换热器出现爆管或焊瘤的概率。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图3是另一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另一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汇流管及其连接的管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体;2、第一管组;3、第二管组;31、主体段;32、扩管段;33、喇叭口;4、弯头;5、回气管;6、进液管;7、汇流管;8、进气管;9、出液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主体1,内部设置有第一冷媒管路和第二冷媒管路;第一管组2,设置于主体1外部,且与第一冷媒管路连通;第二管组3,设置于主体1外部,且与第二冷媒管路连通,第二管组3为二次胀管;其中,第一冷媒管路的流体压力高于第二冷媒管路。换热器内部设置的第一冷媒管路和第二冷媒管路用于输送冷媒。在流体压力较高的第一冷媒管路设置第一管组2,在流体压力较低的第二冷媒管路设置第二管组3,第一管组2的连接强度较高,当第一管组2与其它部件的冷媒管路焊接后,不易因流体压力大而发生爆管;第二管组3为二次胀管,当第二管组3与其它部件的冷媒管路焊接时,不易出现焊瘤,且由于流体压力较小不易发生爆管,从而整体上降低换热器出现爆管或焊瘤的概率。可选地,换热器为冷凝器。冷凝器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冷媒管路和第二冷媒管路,气态冷媒在换热器内通过第一冷媒管路和第二冷媒管路释放热量成为液态排出。第一管组2和第二管组3均设置于主体1的外部,其中,第一管组2的一端连通第一冷媒管路,另一端用于连通换热器外部的其它冷媒管路;第二管组3的一端连通第二冷媒管路,另一端用于连通换热器外部的其它冷媒管路。可选地,第一冷媒管路内流通刚流入换热器的冷媒,或,即将流出换热器的冷媒。冷媒刚流入或即将流出换热器时对管壁的压力较大,需要采用焊接强度较高的第一管组2,从而避免第一管组2与其它冷媒管路焊接处发生爆管现象,使冷媒顺畅流动。胀管是经过胀管器施加压力后直径胀大的管子,形成胀管能够消除或减少管子和管板之间的缝隙,提高管口的密封。二次胀管是在胀管的基础上对一侧的管段进一步施加压力使其胀大而得到。二次胀管具有扩径的管段,在使用时,易于将待焊接管的端部插入扩径的管段内,通过焊接将二次胀管和待焊接管固定连接。待焊接管可以是换热器外部的其它冷媒管路。在二次胀管在与待焊接管进行焊接时,由于扩径的管段的存在,能够降低过烧现象,避免在焊接处形成焊瘤。二次胀管的扩径的管段管壁较薄,如与流体压力较高的第一冷媒管路连通,流体流动至扩径管段的焊接处可能发生爆管现象,故将二次胀管与流体压力较低的第二冷媒管路连通,焊接处不易爆管。可选地,第一管组2为管径均一的直管,且管壁厚度大于第二管组3扩径的管段。第一管组2管径均一,且管壁厚度较大,在与待焊接管焊接后,焊接强度较高,可以与流体压力较高的第一冷媒管路连通,不易发生爆管现象。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二次胀管包括:主体段31,与第二冷媒管路连通;扩管段32,与主体段31串联,且管径大于主体段31的管径。在焊接时,将待焊接管插入扩管段32内,对扩管段32和待焊接管进行焊接。扩管段32焊接时能够降低过烧现象,避免在焊接处形成焊瘤。扩管段32的管壁较薄,如与流体压力较高的第一冷媒管路连通,流体流动至扩径管段的焊接处可能发生爆管现象,但与流体压力较低的第二冷媒管路连通,焊接处不易爆管,还能降低过烧现象。可选地,待焊接管的管径为4.5mm~9.1mm。例如,待焊接管的管径为4.5mm、6.35mm、9.05mm可选地,扩管段32的管径为为4.7mm~9.3mm。例如扩管段32的管径为4.75mm、4.78mm、6.67mm、6.69mm、9.21mm、9.23mm。这样,在焊接时,二次胀管与待焊接管之间的毛细作用较强,焊料的熔深增加,焊接更加牢固。这样,扩管段32在焊接时能够避免在焊接处形成焊瘤,且能供流体压力较低的流体通过。在一些实施例中,二次胀管还包括:喇叭口33,设置于扩管段32的外侧端口。喇叭口33能够将熔融状态下的焊料引导至扩径段内,使二次胀管与待焊接管连接,避免形成焊瘤。可选地,喇叭口33的高度为1.0mm,与扩管段32的直径之差为0.25mm~1.5mm。这样,可以避免喇叭口33在焊接时发生胀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管组3包括:第一子管,与第二冷媒管路的流体出口连通;第二子管,与第二冷媒管路的流体入口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冷媒管路和第二冷媒管路;/n第一管组,设置于所述主体外部,且与所述第一冷媒管路连通;/n第二管组,设置于所述主体外部,且与所述第二冷媒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管组为二次胀管;/n其中,所述第一冷媒管路的流体压力高于所述第二冷媒管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冷媒管路和第二冷媒管路;
第一管组,设置于所述主体外部,且与所述第一冷媒管路连通;
第二管组,设置于所述主体外部,且与所述第二冷媒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管组为二次胀管;
其中,所述第一冷媒管路的流体压力高于所述第二冷媒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胀管包括:
主体段,与所述第二冷媒管路连通;
扩管段,与所述主体段串联,且管径大于所述主体段的管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胀管还包括:
喇叭口,设置于所述扩管段的外侧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组包括:
第一子管,与所述第二冷媒管路的流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龙纪玮孙铭誌王珈瑜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