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片式蒸发器及家用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028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片式蒸发器及家用电器,所述管片式蒸发器包括翅片及管道,所述翅片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管道贯穿所述翅片设置,相邻所述翅片之间的所述管道的外侧壁上设置多个凸起,至少两个所述凸起之间顺次连接,所述凸起的纵向截面为翼型截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蒸发器管道的外形进行翼型设计,增大空气与管道的接触面积,同时产生气流波动,保证管道外侧壁及翅片的壁面附近的空气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以及保证蒸发器与空气具有较大温差,快速高效的完成两者间的热量交换,实现蒸发器的强化传热效果,同时还具有降低空气流动阻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片式蒸发器及家用电器
本技术涉及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片式蒸发器及家用电器。
技术介绍
冰箱是保持恒定低温的一种制冷设备,冰箱散热性能的好坏影响其使用寿命。一般利用内置散热风扇通过进风口吸入箱体内部空气,同时让空气流过蒸发器来实现散热,达到维持箱体内部温度的目的。现有技术中为了更好的实现蒸发器与内部空气之间的换热,一般采取更换功率大的散热风扇和蒸发器,但由于压缩机的制冷量受制冷剂及箱内容积的影响,单纯增加蒸发器翅片的面积,不仅增加了内部空气阻力,而且对内部冷量交换提升很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用于制冷设备的散热结构换热效果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管片式蒸发器,包括翅片及管道,所述管道贯穿所述翅片设置,相邻所述翅片之间的所述管道的外侧壁上设置多个凸起,至少两个所述凸起之间顺次连接,所述凸起的纵向截面为翼型截面。可选地,所述翼型截面包括前缘点P、后缘点Q以及连接所述前缘点P与所述后缘点Q的轮廓线,所述前缘点P和所述后缘点Q均设于所述外侧壁上,所述轮廓线为向远离所述管道方向凸起的弧线。可选地,所述轮廓线上的最高点M的位置介于所述前缘点P与所述后缘点Q之间。可选地,所述轮廓线上的最高点M与所述外侧壁的垂直距离d与相邻两列所述管道之间的垂直间距D的关系为:d≤D/2。可选地,所述轮廓线上的最高点M与所述外侧壁的垂直距离d与相邻两列所述管道之间的垂直间距D的比为:d/D=0.05-0.45。可选地,所述管道具有内侧壁,所述前缘点P处切线与所述内侧壁之间的夹角α为0-90°。可选地,所述后缘点Q处切线与所述内侧壁之间的夹角β为0-90°。可选地,所述前缘点P与所述后缘点Q之间的距离l与所述管道外侧壁的长度L的关系为:L/10≤l≤L。可选地,所述管道在所述翅片上成网格均匀分布,且相邻两列所述管道之间错开设置,相邻两行所述管道之间错开设置。本技术提供的管片式蒸发器,在管道的外侧壁上设置多个连续的具有翼型截面的凸起,保证管道外侧壁及翅片的壁面附近的空气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并且保证蒸发器与空气具有较大温差,从而快速高效的完成两者间的热量交换。另外,由于管道外侧壁上设置多个连续的顺次连接的凸起,增大空气与管道的接触面积,气流经过时产生波动,空气可以更好地、更充分地接触管道,进行换热,实现蒸发器的强化传热效果,同时还具有降低空气流动阻力的效果。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家用电器,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管片式蒸发器。本技术提供的家用电器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管片式蒸发器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管片式蒸发器的局部结构图;图2为图1中管片式蒸发器的主视图;图3为图1中管片式蒸发器的侧视图;图4为图1中管片式蒸发器的俯视图;图5为图1中单个管道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管片式蒸发器的剖视图;图7为图5中单个管道的剖视图;图8为图6中Ⅰ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翅片;2-管道;21-外侧壁;22-内侧壁;23-凸起;24-翼型截面;241-轮廓线。具体实施方式翅片管式蒸发器,由于在管子表面增加了翅片,使原有传热面积得到了扩展,在制冷设备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提高蒸发器的传热效率,对蒸发器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增加蒸发器翅片的面积可以达到蒸发器更好的与内部空气换热。但是由于压缩机的制冷量受制冷剂及箱内容积的影响,单纯增加蒸发器翅片的面积,会增加内部空气阻力,且对提升内部冷量交换的作用并不大。医用冷藏冰箱相对于家用冰箱,对内部温度均匀性的要求更高。为了实现蒸发器可以更好的与内部空气换热,保证医用冷藏箱内部温度的稳定性,需要对蒸发器进行重新设计,使得蒸发器的空气阻力更小、换热效率更高。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另外,在本技术中所提到的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如本技术中提到的上、下、前、后、左、右,是如管片式蒸发器处于图1中所示方向。请参阅图1-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管片式蒸发器,包括翅片1及管道2,翅片1及管道2的数量均为多个,管道2贯穿翅片1设置,如图1中所示方向,翅片1自上而下依次放置,优选平行放置,按照管道2特征,预先在翅片1上与安装管道2相对应的位置进行冲压,形成相应几何形状的孔,去除冲压下来的材料,将管道2与翅片1上的孔位对齐,保证管道2穿过预留孔位,将管道2套入预留孔,完成安装。整体采用胀管的方式保持结构固定。因此每个管道2被平行放置的N个翅片1分隔成N+1个部分。如图1所示方向,管道2具有内壁和外壁,外壁包括前后两个外侧壁21和左右两个外端壁,外侧壁21为与翅片1垂直的竖直平面,外端壁为弧形面,相应的,内壁包括前后两个内侧壁22和左右两个内端壁,内侧壁22为平面,内端壁为弧形面。相邻翅片1之间的管道2的外侧壁21上设置多个凸起23,至少两个凸起23之间沿管道2长度方向顺次连接,凸起23的纵向截面为翼型截面24。其中,如图1所示方向,空气来流方向为由左至右,管道2的长度方向为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凸起23的纵向截面中的纵向是指图1中的左右方向,凸起23的纵向截面为沿左右方向水平剖切凸起23形成的截面。本技术提供的管片式蒸发器,在管道2的外侧壁21上设置多个连续的具有翼型截面24的凸起23,空气通过散热风扇转动时的前吸作用,经风道进风口进入蒸发器,气流在翅片1间流动,管道2内放置制冷剂,气流经过管道2时,气流沿着外侧壁21表面流过,与管道2之间进行换热。本技术翼型凸起23的设置,一方面,由于凸起23具有翼型截面24,气流经过外侧壁21表面的凸起23时,气流流动方式会随之发生改变,使得空气混合更加均匀,保证管道2外侧壁21及翅片1的壁面附近的空气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并且保证蒸发器与空气具有较大温差,从而快速高效的完成两者间的热量交换。另一方面,由于管道2外侧壁21上设置多个连续的顺次连接的凸起23,气流沿着管道2外侧壁21流过时,在流体流通区域呈现波动状态,且每经过一个凸起23,气流运动就呈现一次波动,在此过程中,空气可以更好地、更充分地接触管道2,进行换热,且空气波动还有利于与周围空气进行混合,降低周围气体温度,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再一方面,通过对蒸发器管道2外形进行翼型设计,增大管道2外侧壁21的表面积,进而增大空气与管道2的接触面积,提高空气与管道2之间的换热性能,实现蒸发器的强化传热效果,同时还具有降低空气流动阻力的效果。进一步地,管道2在翅片1上成网格均匀分布,且相邻两列管道2之间错开设置,相邻两行管道2之间错开设置。如此,空气经由翅片1时,可以更好的与管道2的外表面接触,提高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片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翅片(1)及管道(2),所述翅片(1)自上而下依次放置,所述管道(2)贯穿所述翅片(1)设置,相邻所述翅片(1)之间的所述管道(2)的外侧壁(21)上设置多个凸起(23),至少两个所述凸起(23)之间顺次连接,所述凸起(23)的纵向截面为翼型截面(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片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翅片(1)及管道(2),所述翅片(1)自上而下依次放置,所述管道(2)贯穿所述翅片(1)设置,相邻所述翅片(1)之间的所述管道(2)的外侧壁(21)上设置多个凸起(23),至少两个所述凸起(23)之间顺次连接,所述凸起(23)的纵向截面为翼型截面(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片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型截面(24)包括前缘点P、后缘点Q以及连接所述前缘点P与所述后缘点Q的轮廓线(241),所述前缘点P和所述后缘点Q均设于所述外侧壁(21)上,所述轮廓线(241)为向远离所述管道(2)方向凸出的弧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片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廓线(241)上的最高点M的位置介于所述前缘点P与所述后缘点Q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片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廓线(241)上的最高点M与所述外侧壁(21)的垂直距离d与相邻两列所述管道(2)之间的垂直间距D的关系为:d≤D/2。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少聪罗涛葛鹤龄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美菱低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