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条焚烧线集中烟气再循环装置及烟气处理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296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条焚烧线集中烟气再循环装置及烟气处理设备,用于垃圾焚烧发电厂多条焚烧线烟气脱硝,多条焚烧线集中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多根第一支管、集中总管和多根第二支管,集中总管设置在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之间,焚烧装置产生的烟气通过对应焚烧线的余热利用装置和烟气净化装置后进入对应的第一支管,而后合流并入集中总管中,从集中总管出来的再循环烟气分流进入第二支管,而后进入焚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集中总管,第一支管的一端合并为一个集中总管,将第一支管的再循环烟气汇入单根的集中总管中,通过烟气在循环管路综合并管统一分配,一方面解决烟气脱硝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厂房内空间不足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条焚烧线集中烟气再循环装置及烟气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于垃圾发电厂多条焚烧线烟气脱硝,特别涉及多条焚烧线集中烟气再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逐渐增加。据统计,当前我国城市居民每年产生约2.7亿吨生活垃圾,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根据“十三五”规划,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要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50%以上,这相当于新建1000t/d当量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360多座。但是,生活垃圾焚烧存在污染物排放控制成本高、烟气在烟道流动不均而造成水冷壁局部磨损、吸热量不均匀等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环保要求严格,企业排放征收环保税的背景下,如果企业能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将以实际行动建设美丽中国。烟气再循环技术是低氮燃烧技术的一种,主要通过控制焚烧炉内O2含量、温度水平来实现低氮燃烧。现有垃圾焚烧项目中的烟气再循环系统设计依照“单线单条”即单挑焚烧炉配置单条烟气再循环管路的设计,在每条线的尾部烟道抽取经过烟气净化的烟气循环置换原二次风。该方案可以有效的降低焚烧炉内的O2含量,抑制氮氧化物(NOx)的生成,从而可以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但是随着城市垃圾量的增长,现有的垃圾发电厂大多为两条线、三条线甚至四条线,过多的烟气再循环管路的设置容易造成厂房内空间的干涉,减少了原有的维保和检修的空间,增大了维护和检修的难度,并且容易造成过多的热损失。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多条焚烧线集中烟气再循环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r>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多条焚烧线集中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焚烧线集中烟气再循环装置用于垃圾焚烧发电厂多条焚烧线烟气脱硝,多条焚烧线的每个焚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焚烧装置、余热利用装置和烟气净化装置,所述多条焚烧线集中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多根第一支管、集中总管和多根第二支管,多根第一支管和多根第二支管分别与多个焚烧线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支管的一端与对应的焚烧线的所述烟气净化装置的烟气流动方向的末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集中总管连接,所述第二支管的一端与所述集中总管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焚烧线的所述焚烧装置连接,所述集中总管设置在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之间,且两端分别与多根第一支管和多根第二支管连接,所述焚烧装置产生的烟气通过对应焚烧线的所述余热利用装置和所述烟气净化装置后进入对应的所述第一支管,而后合流并入集中总管中,从所述集中总管出来的再循环烟气分流进入所述第二支管,而后进入所述焚烧装置。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焚烧装置包括焚烧炉。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余热锅炉。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烟气净化装置包括反应塔和除尘器,所述反应塔设置在所述余热锅炉和所述除尘器之间。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烟气净化装置和所述第一支管之间设置有引风机。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支管和所述焚烧装置之间设置有二次风机。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支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支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在一个示例中,所述集中总管、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的至少一个的外侧设置有保温装置,以减少烟气再循环过程的热损失。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烟气处理设备,所述烟气处理设备用于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烟气脱硝,所述烟气处理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多条焚烧线集中烟气再循环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多条焚烧线集中烟气再循环装置,多条焚烧线集中烟气再循环装置用于垃圾发电厂多条焚烧线烟气脱硝,多条焚烧线的每个焚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焚烧装置、热利用装置和烟气净化装置,多条焚烧线集中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多根第一支管、集中总管和多根第二支管,第一支管、集中总管和第二支管依次连接,多根第一支管和多根第二支管分别与多个焚烧线对应设置,第一支管的一端与对应的焚烧线的烟气净化装置的烟气流动方向的末端连接,另一端与集中总管连接,第二支管的一端与集中总管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焚烧线的焚烧装置连接,焚烧装置产生的烟气通过对应焚烧线的余热利用装置和烟气净化装置后进入对应的第一支管,而后合流并入集中总管中,从集中总管出来的再循环烟气分流进入第二支管,而后进入焚烧装置。本技术通过设置集中总管,第一支管的一端合并为一个集中总管,将第一支管的再循环烟气汇入单根的集中总管中,通过烟气在循环管路综合并管统一分配,一方面解决烟气脱硝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厂房内空间不足问题。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多条焚烧线集中烟气再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了解本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方法步骤和/或结构。显然,本技术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特殊细节。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技术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层和区的尺寸以及相对尺寸可能被夸大。自始至终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烟气再循环技术是低氮燃烧技术的一种,主要通过控制焚烧炉内O2含量、温度水平来实现低氮燃烧。目前,国内用于垃圾焚烧炉多条焚烧线烟气再循环,都采用单条线布置单根烟气再循环管,相互之间不干涉。为保证每一条线都能减少阻力节省厂房空间,现场多出很多烟气再循环管路及其支架,但是,焚烧线越多,现场所需的工程量,新管路布置造成的空间影响越多,往往造成厂房内检修、维保空间的减少,这就不利于设备维护和设备升级改造。目前,国内用于垃圾焚烧炉的烟气再循环技术将多条焚烧线再循环单独设计,为保证各条线能布置,需要在现有厂房内设置较多支架,甚至需要在厂房内打桩做基础,严重影响厂房空间布局;另外管路越多,造成管路外表面越大,在从尾部烟道流向二次风机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更多的热损失,从而增加温降,加重腐蚀隐患。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多条焚烧线集中烟气再循环装置,多条焚烧线集中烟气再循环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条焚烧线集中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焚烧线集中烟气再循环装置用于垃圾焚烧发电厂多条焚烧线烟气脱硝,多条焚烧线的每个焚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焚烧装置、余热利用装置和烟气净化装置,/n所述多条焚烧线集中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多根第一支管、集中总管和多根第二支管,多根第一支管和多根第二支管分别与多个焚烧线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支管的一端与对应的焚烧线的所述烟气净化装置的烟气流动方向的末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集中总管连接,所述第二支管的一端与所述集中总管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焚烧线的所述焚烧装置连接,所述集中总管设置在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之间,且两端分别与多根第一支管和多根第二支管连接,/n所述焚烧装置产生的烟气通过对应焚烧线的所述余热利用装置和所述烟气净化装置后进入对应的所述第一支管,而后合流并入集中总管中,从所述集中总管出来的再循环烟气分流进入所述第二支管,而后进入所述焚烧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条焚烧线集中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焚烧线集中烟气再循环装置用于垃圾焚烧发电厂多条焚烧线烟气脱硝,多条焚烧线的每个焚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焚烧装置、余热利用装置和烟气净化装置,
所述多条焚烧线集中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多根第一支管、集中总管和多根第二支管,多根第一支管和多根第二支管分别与多个焚烧线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支管的一端与对应的焚烧线的所述烟气净化装置的烟气流动方向的末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集中总管连接,所述第二支管的一端与所述集中总管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焚烧线的所述焚烧装置连接,所述集中总管设置在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之间,且两端分别与多根第一支管和多根第二支管连接,
所述焚烧装置产生的烟气通过对应焚烧线的所述余热利用装置和所述烟气净化装置后进入对应的所述第一支管,而后合流并入集中总管中,从所述集中总管出来的再循环烟气分流进入所述第二支管,而后进入所述焚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条焚烧线集中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装置包括焚烧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条焚烧线集中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余热锅炉。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刚许岩韦王进钟乐王沛丽邵哲如胡利华
申请(专利权)人: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