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82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气阀门,包括相互结合并形成第一腔体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上分别布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所述第一盖体上围成所述第一腔体的部分可弹性变形,在第二盖体上还固定连接有可遮蔽所述第二气孔的封闭膜片,按压所述第一盖体使得经第一气孔吸入第一腔体内的气体冲开所述封闭膜片,并从所述第二气孔流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气简单方便,整体密封性较好,同时,球弧面状的第二盖体与封闭膜片的设置也可方便气流冲开封闭膜片而流出,进而有效节省气力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阀门
本技术属于服装辅件
,涉及一种充气阀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充气的旅行护枕,充气靠垫,充气服装,充气内胆等产品渐渐在生活中出现。这些充气产品由于携带便捷,放气后体积较小,因此深受差旅人群的喜爱。目前这些充气产品的充气方式大多分为外部工具协助充气和自助一体式充气两大类,采用外部工具协助充气,虽然能较快的完成充气环节,但对于充放气频率较高的产品充气工具协同携带并不便捷。而自助一体式充气往往充气口和放气口是分离的,并且在需要快速充气时无法协同做为工具充气口进行快速充气。因此需一种自助一体式的充气方式,既可实现自助充气,在需求时又可作为充气接入外部工具进行快速充气,同时本体体积较小,不占用充气产品自身的较大空间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充气阀门。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充气阀门,包括相互结合并形成第一腔体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上分别布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所述第一盖体上围成所述第一腔体的部分可弹性变形,在第二盖体上还固定连接有可遮蔽所述第二气孔的封闭膜片,按压所述第一盖体使得经第一气孔吸入第一腔体内的气体冲开所述封闭膜片,并从所述第二气孔流出。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盖体上布置所述第二气孔的区域的表面呈球弧面状,所述封闭膜片包括与所述第二盖体固定连接的固定凸起,以及与所述固定凸起一体成型的弹性膜片,所述弹性膜片可匹配紧贴第二盖体的球弧面状表面并封住所述第二气孔的出气端口。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盖体上布置所述第二盖体上还设有可供所述固定凸起插入的固定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盖体外侧上还设有围绕所述第二气孔的加强凸起,所述加强凸起形成连接所述第二气孔并可围住所述封闭膜片的容纳腔。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孔设有至少两个。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以便于进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相互结合的区域呈环形,其分为依次围绕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结合区和第二结合区,所述第一结合区和第二结合区之间还形成有突出的第二腔体,既节省了阀门材料,同时,也为商标或logo贴覆预留了空间,美观性大大提高。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腔体的高度为0.4cm,宽度为0.75c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体呈半圆形或半椭圆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体的直径为3.8cm,高度为1.2cm。进一步的,第一气孔与第二气孔的横截面积比约为1-3:10。进一步的,第一气孔设置成单向进气口的形式,也可以设置成加设封盖的形式,第一气孔处还连接布置有可与外部充气工具对接的充气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整个充气阀门可实现自助式充气,操作简单方便。(2)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之间可采用热熔胶等胶合,整体密封性好。(3)第一盖体采用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如常规具有弹性的橡胶等)制成,柔韧性良好。(4)第二气孔出气端位置的第二盖体加工成球弧面状,并采用与其表面适配的封闭膜片封堵住,这样,既能保证平常状态下第二气孔处的气密性,同时也方便充气工作时第一腔体中的气流流出,降低弹性膜片的弹性损耗。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腔体呈半圆形时的充气阀门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第一腔体呈半椭圆形时的充气阀门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充气阀门(第二气孔数量为2个)的仰视示意图;图4为充气阀门(第二气孔数量为3个)的仰视示意图;图5为充气阀门(第二气孔数量为4个)的仰视示意图;图6为封闭膜片的示意图;图7为第二盖体与封闭膜片结合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第二盖体在封闭膜片处布置加强凸起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第一盖体,2-第二盖体,3-第一腔体,4-第一气孔,5-第二气孔,6-加强凸起,7-固定凸起,8-弹性膜片,9-第一结合区,10-第二结合区,11-第二腔体,12-固定孔,13-球弧面状表面,14-弹性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充气阀门,其结构参见图1或图2所示,包括相互结合并形成第一腔体3的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在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上分别布置有连通第一腔体3的第一气孔4和第二气孔5,第一盖体1上围成第一腔体3的部分可弹性变形,在第二盖体2上还固定连接有可遮蔽第二气孔5的封闭膜片,按压第一盖体1使得经第一气孔4吸入第一腔体3内的气体冲开封闭膜片,并从第二气孔5流出。请参见图6所示,封闭膜片包括伸入容纳腔内并与第二盖体2固定连接的固定凸起7,以及与固定凸起7一体成型并可遮蔽封住第二气孔5的弹性膜片8,请参见图3或图4或图5所示,第二盖体2上还设有可供固定凸起7插入的固定孔12。为了提高与第二盖体2的连接强度,固定凸起7的表面可以侧向突出形成弹性凸起14,同时,在与固定凸起7匹配的固定孔12的内壁表面对应位置还可以设置与弹性凸起14匹配的卡槽,这样,在固定凸起7伸入固定孔12内时,通过固定孔12处的弹性凸起14伸入卡槽内,即可以实现对固定凸起7与固定孔12的固定。第二气孔5设有至少两个,可设置两个,三个或四个,具体分别如图3-图5所示。请再参见图1等所示,第一气孔4和第二气孔5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请再参见图1等所示,第一气孔4和第二气孔5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以便于进气。请再参见图1或图2所示,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相互结合的区域呈环形,其分为依次围绕第一腔体3的第一结合区9和第二结合区10,第一结合区9和第二结合区10之间还形成有突出的第二腔体11,既节省了阀门材料,同时,也为商标或logo贴覆预留了空间,美观性大大提高。分别如图1或图2所示,第一腔体3呈半圆形或半椭圆形。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气孔4设置成单向进气口的形式,第一气孔4处还连接布置有可与外部充气工具对接的充气接口。本实施例中,第一腔体3的直径优选为3.8cm,高度优选为1.2cm,第二腔体11的高度优选为0.4cm,宽度优选为0.75cm,第一气孔4与第二气孔5的横截面积比为1-3:10左右,可以为1:10,也可以为3:10,更优选为1.3:12,便于进气以及快速充气。本实施例的充气阀门的工作过程如下:工作时,按压可弹性变形的第一盖体1,使得经第一气孔4被吸入第一腔体3中的气体冲开封闭膜片,并从第二气孔5流出;然后,松开第一盖体1,其在自身弹性下复位,外部气体即从第一气孔4被吸入,同时,弹性膜片8复位并封住第二气孔5。如此循环,即可实现自助一体式充气。而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结合并形成第一腔体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上分别布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所述第一盖体上围成所述第一腔体的部分可弹性变形,在第二盖体上还固定连接有可遮蔽所述第二气孔的封闭膜片,按压所述第一盖体使得经第一气孔吸入第一腔体内的气体冲开所述封闭膜片,并从所述第二气孔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结合并形成第一腔体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上分别布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所述第一盖体上围成所述第一腔体的部分可弹性变形,在第二盖体上还固定连接有可遮蔽所述第二气孔的封闭膜片,按压所述第一盖体使得经第一气孔吸入第一腔体内的气体冲开所述封闭膜片,并从所述第二气孔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上布置所述第二气孔的区域的表面呈球弧面状,所述封闭膜片包括与所述第二盖体固定连接的固定凸起,以及与所述固定凸起一体成型的弹性膜片,所述弹性膜片可匹配紧贴第二盖体的球弧面状表面并封住所述第二气孔的出气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气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上布置所述第二盖体上还设有可供所述固定凸起插入的固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外侧上还设有围绕所述第二气孔的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京云侯婷王盼韩艳杰
申请(专利权)人:劲霸男装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