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移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65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移门结构,包括活动门,所述活动门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活动门打开或关闭,所述驱动机构还与一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控制器与检测传感器连接,所述检测传感器用于探测是否有人或物正常通过该平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门框沿活动门关闭方向一侧的端面上设有防夹传感器所述防夹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在所述活动门关闭的过程中,当防夹传感器检测到其探测范围内有人或物时,所述防夹传感器发送反馈信号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平移门停止关闭。该活动门既能起到防尾随的目的,又可防止夹伤,使用起来更加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移门结构
本技术涉及平移门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尾随功能的平移门结构。
技术介绍
平移门是一种常见的安装在小区、企业、厂房等场合出入口的电动门,其通过活动门的来回移动实现门的关闭和打开。目前很多小区大门出入口均已实现智能化封闭管理,出入人员进出通过刷卡或者其他授权方式打开平移门进出小区。平移门打开后在固定时间段内往往是一直处于敞开模式的,在这个敞开时间段内非常容易出现有其他人员尾随进入小区的情况,没有被授权的尾随人员进入小区后会给小区带来安全隐患。很多小区为了防止出现尾随的情况,通常会通过缩短平移门打开的时间来防止人员尾随,但由于活动门都带有防夹功能,尾随人员只需将手或其他物品伸到门体检测传感器探测的范围之内,活动门就会自动打开,这样仍不能起到防尾随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防尾随结构做进一步的改进。再有,现有的平移门都是脱机式管理,无法在线监控平移门状态,设备商不能第一时间了解平移门设备状况,导致平移门出现故障后不能及时被维修。现有平移门在使用过程中会被张贴一些注意事项短语,张贴后不够美观且不够智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尾随功能的平移门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平移门结构,包括活动门,所述活动门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活动门打开或关闭,所述驱动机构还与一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控制器与检测传感器连接,所述检测传感器用于探测是否有人或物正常通过该平移门;所述活动门门框沿活动门关闭方向一侧的端面上设有防夹传感器所述防夹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在所述活动门关闭的过程中,当防夹传感器检测到其探测范围内有人或物时,所述防夹传感器发送反馈信号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平移门停止关闭。优选的,所述防夹传感器包括胶条管、气管及压力电波控制模块,所述胶条管设置在所述活动门门框沿活动门关闭方向一侧的端面上,所述胶条管与所述气管连接,所述气管还与所述压力电波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压力电波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优选的,所述防夹传感器为漫反射式光电开关,所述漫反射式光电开关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优选的,其还包括固定门,所述固定门设置在所述活动门的一侧,所述活动门、固定门设置在两根立柱之间,所述固定门的内侧及靠近所述活动门的立柱上设有所述检测传感器,所述活动门的外侧及与其相对应立柱的内侧设有门磁传感器,所述门磁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优选的,所述护罩上设有电子显示屏、身份识别设备和通行指示标志。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与一语音输出装置连接。优选的,所述活动门的底部设有开口向下的倒U型槽,所述活动门下方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位于所述倒U型槽内。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上设有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服务器通信连接。如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平移门结构设置有防夹传感器,防夹传感器设置在活动门门框沿活动门关闭方向一侧的端面上,在活动门关闭的过程中只有防夹传感器探测到有人或物时,活动门才停止关闭,而不管检测传感器是否检测到有人或物靠近活动门。这样当后续有的人“强行闯入”时,活动门仍有可能继续关闭,随着通过空间的不断缩小,能对尾随人员造成心理压力,使其不敢贸然闯入,这样就能起到防尾随的目的。而在活动门门框上设置防夹传感器,只有在设置好的距离范围内(很小或接触)才能探测到有人或物,此时平移门不再关闭,这样可避免在出现“尾随”时夹伤人的情况出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活动门与导轨的配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活动门的控制流程图。元件标号说明:立柱1、横梁2、机组3、固定门4、护罩5、轨道6、控制器7、拖链8、吊轮9、连接件10、压力电波控制模块11、气管12、门磁13、堵头14、胶条管15、活动门16、检测传感器17、倒U型槽18、导轨19、电子显示屏101、身份识别设备102、通行指示标志103、扬声器10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涵盖的保护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平移门结构,其包括两根立柱1,两根立柱1之间设有横梁2。在两根立柱1之间设有固定门4和活动门16,固定门4与其中一个门柱固定连接,活动门16与一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可带动活动门16来回移动使活动门打开或关闭。该驱动机构包括机组3、轨道6、吊轮9、连接件10,吊轮9设置在轨道6上,吊轮9与活动门16连接,连接件10与吊轮9连接,连接件10与机组3的传送带连接,机组3可通过传送带带动吊轮9在轨道6上来回滑动。驱动机构设置在护罩5内,护罩5设置在横梁2上,护罩5同时罩住两个立柱1上端,护罩5位于固定门4及活动门16的上方。在护罩5内还设有一控制器7,控制器7与驱动机构连接,控制器7控制驱动机构动作。在活动门一侧还设有检测传感器17,检测传感器17用于探测是否有人或物通过活动门16打开区域,检测传感器17与控制器7连接。活动门16的门框外侧(沿活动门关闭方向一侧的端面上)设有防夹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防夹传感器包括压力电波控制模块11、气管12、胶条管15,胶条15设置在活动门16的门框外侧,胶条管15与气管12连接,胶条管15底部和顶部都设有堵头14,气管12一端插入胶条管15一端,气管12另一端与压力电波控制模块11相连接,压力电波控制模块11与控制器7通过导线连接,导线设置在拖链8内,方便导线被来回拖拽。采用这种结构,当活动门16在关闭过程中碰到尾随人或物时,胶条管15被挤压会产生气体脉冲信号,并通过气管12传输到压力电波控制模块11,压力电波控制模块11会输出相应开门信号给控制器7,这时平移门又从关门状态变成开门状态,从而避免伤人或者物的现象发生。在活动门16的外侧及与其相对应立柱1的内侧设有相互对应的门磁传感器13,门磁传感器13用来探测活动门的开启和关闭情况。活动门16开启状态时,门磁13输出门处于开启状态给控制器7,活动门16关闭状态时,门磁13输出门处于关闭状态信号给控制器7,控制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移门结构,包括活动门,所述活动门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活动门打开或关闭,所述驱动机构还与一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控制器与检测传感器连接,所述检测传感器用于探测是否有人或物正常通过该平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门框沿活动门关闭方向一侧的端面上设有防夹传感器所述防夹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在所述活动门关闭的过程中,当防夹传感器检测到其探测范围内有人或物时,所述防夹传感器发送反馈信号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平移门停止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24 CN 20191033484801.一种平移门结构,包括活动门,所述活动门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活动门打开或关闭,所述驱动机构还与一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控制器与检测传感器连接,所述检测传感器用于探测是否有人或物正常通过该平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门框沿活动门关闭方向一侧的端面上设有防夹传感器所述防夹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在所述活动门关闭的过程中,当防夹传感器检测到其探测范围内有人或物时,所述防夹传感器发送反馈信号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平移门停止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移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夹传感器包括胶条管、气管及压力电波控制模块,所述胶条管设置在所述活动门门框沿活动门关闭方向一侧的端面上,所述胶条管与所述气管连接,所述气管还与所述压力电波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压力电波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移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来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多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