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式双滚组玻璃窗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65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动式双滚组玻璃窗组件,用于预先设置在装配式建筑墙板的空腔内并随之进行装配,包括框体和滑轨,将所述滑轨设置在墙板的空腔侧壁上,所述框体与滑轨滑动连接并沿滑轨上设有的滑槽方向往复运动;所述框体侧边设有与滑轨对应的滑轮组,所述滑轮组包括均在滑槽内限位滑动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一滑轮与滑槽配合限制所述框体沿与框体主体表面共面方向进行摆动,即所述第一滑轮的轴线与框体主体表面的夹角范围为45‑90°;第二滑轮与滑槽配合限制限制所述框体沿垂直于框体主体表面方向进行摆动,即所述第二滑轮的轴线与框体主体表面的夹角范围为0‑4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设有的滑轮组能够提高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动式双滚组玻璃窗组件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滑动式双滚组玻璃窗组件。
技术介绍
与现浇施工工法相比,装配式结构有利于绿色施工,因为装配式施工更能符合绿色施工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等要求,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降低噪音、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减少场地干扰、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和能源,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装配式建筑是指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构件预制工厂生产完成,然后通过相应的运输方式运到施工现场,采用可靠的安装方式和安装机械将构件组装起来,成为具备使用功能的建筑物的建筑施工方式。板材建筑可以减轻结构重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建筑的使用面积和防震能力。板材建筑的内结构板体多为钢筋混凝土的实心板或空心板;外结构板体多为带有保温层的钢筋混凝土复合板,也可用轻骨料混凝土、泡沫混凝土或大孔混凝土等制成带有外饰面的结构板体。建筑内的设备常采用集中的室内管道配件或盒式卫生间等,以提高装配化的程度。大板建筑的关键问题是节点设计,在结构上应保证构件连接的整体性(板材之间的连接方法主要有焊接、螺栓连接和后浇混凝土整体连接)。在防水构造上要妥善解决外结构板体接缝的防水,以及楼缝、角部的热工处理等问题。大板建筑的主要缺点是对建筑物造型和布局有较大的制约性;小开间横向承重的大板建筑内部分隔缺少灵活性(纵墙式、内柱式和大跨度楼板式的内部可灵活分隔)。现在装配式板材建筑预先是在固定厂房内对板材进行制造,然后直接运输至安装现场进行连接。而板材分为木质、钢筋混凝土和复合板材等类型,小型装配式建筑物可采用轻质的木材或复合板材,但中大型的固定式建筑物则多采用钢筋混凝土。而钢筋混凝土的板材通常会采用模具进行浇筑,将配好的钢筋编制结构放入模具中,然后灌浆脱模养护后成型。但现有的预制板材上需要装载窗户时,则是直接在板材上留有窗户口,然后待其装配好后再安装窗户组件,或者是采用固定的玻璃窗结构。这种方式会影响原本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滑动式双滚组玻璃窗组件。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滑动式双滚组玻璃窗组件,用于预先设置在装配式建筑墙板的空腔内并随之进行装配,包括框体和滑轨,将所述滑轨设置在墙板的空腔侧壁上,所述框体与滑轨滑动连接并沿滑轨上设有的滑槽方向往复运动;所述框体侧边设有与滑轨对应的滑轮组,所述滑轮组包括均在滑槽内限位滑动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一滑轮与滑槽配合限制所述框体沿与框体主体表面共面方向进行摆动,即所述第一滑轮的轴线与框体主体表面的夹角范围为45-90°;第二滑轮与滑槽配合限制限制所述框体沿垂直于框体主体表面方向进行摆动,即所述第二滑轮的轴线与框体主体表面的夹角范围为0-45°。首先,本技术是一种推拉窗结构,专用于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板材内。因为装配式建筑是先将所需结构件预制好后,直接在安装位进行装配,从而提高装配效率的。而现有的预制板材上需要装载窗户时,则是直接在板材上留有窗户口,然后待其装配好后再安装窗户组件,或者是采用固定的玻璃窗结构。这种方式会影响原本的装配效率。则本技术是考虑在原本预制板材时就直接在板材上设有可滑动的窗户结构,从而避免对装配效率造成影响。框体是整个推拉窗的主体包围结构,框体内即为玻璃板,而所述的板材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复合板材,其内部为浇筑的混凝土层结构,外部可设有防水层和饰面板层等。而在浇筑时,通过在模具中预设有固定结构用于占位,从而形成空腔,所述的框体则设置在空腔内。而板材一般为矩形结构,而其环状侧面一侧设有开口并与空腔连通,则设置在空腔内的框体可通过该开口向外滑出。但因为是应用在装配式板材中,而带有窗户的板材的具体安装方式不定,则有可能为水平或者竖直安装。而现有的推拉窗的滑动连接结构是单侧的滚轮,考虑到整体的结构强度情况,一般竖向安装的推拉窗结构其底部设有滚轮,而滚轮的轴线与推拉窗的重力方向是垂直的,从而能够提供较好的稳定性。本技术考虑到增强适配性,对侧边的滑轮组结构进行优化。包含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能够从两个方向进行限位,而单个框体的同侧两端均各设有一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也就是说单个框体靠近四角位置均设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而框体两侧的第一滑轮为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滑轮也关于框体两端中线对称设置,可均匀受力。因为框体一般为竖直放置,或者水平放置,则两个滑轮负责不同的方向承力。其中的第一滑轮的轴线与框体的主体表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45-90°,所述的主体表面即为框体的最大表面,也就是推拉窗的内外侧透光面。当框体保持竖直放置时,所述第一滑轮作为承力主体,主要承受整个推拉窗的重量。而所述的第二滑轮的轴线与框体的主体表面夹角为0-45°,一般为0°,也就是说第二滑轮的轮体与框体主体表面垂直。当框体水平放置时,处于重力方向上侧的第二滑轮作为主要承力结构。但不论框体如何放置,通过两组滑轮均能够提供较好的承力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滑轮A,所述第二滑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滑轮B;所述滑槽为对称设置在滑轨上的两条通槽,所述通槽内设有与滑轮A对应的A滑道和与滑轮B对应的B滑道。进一步的,所述A滑道为凸台结构,所述滑轮A与所述A滑道接触面为单一平面结构;所述B滑道为沉槽结构,B滑道横截面为倒置梯形形状,所述滑轮B与所述B滑道接触面为多个相连的平面结构。所述的单一平面结构即当滑轮A滚动时,其与所述A滑道之间形成的轨迹为单个的平面结构,理论上将其定义为理想模型时,滑轮A采用硬质材料,所述滑轮A与A滑道之间静态接触时其接触位置为一条直线;而在后限定的多个相连的平面结构即滑轮B滚动时与B滑道之间接触形成的轨迹为多个平面相连形成的折状结构;在理想模型中,所述滑轮B采用硬质材料,则滑轮B与B滑道之间静态接触时其接触位置为一条折线,一般为去底边的多边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轮的轴线与框体主体表面的夹角为45°。这里对第一滑轮进行角度设定,因为实际调研中发现一般框体为竖向方式,而水平设置的概率小于10%,如果设置为90°,承力主体为第二滑轮,第一滑轮在没有外力作用在框体上时不承力。则为了提高稳定性,同时提高第一滑轮的使用率,则通过设置为45°方向,从而可以在框体竖向放置时(也就是整个装配式板材作为墙面板竖直放置时)能够同时与第二滑轮共同承力。同时也能够限制框体在垂直于主体表面方向上进行摆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轮的轴线与框体主体表面共面。进一步的,所述框体框体由多个型材条拼接而成。进一步的,所述滑轮B包括与框体连接的B支架,所述B支架上连接有轴座,所述滑轮B还包括与轴座转动连接的B滚轮;所述B支架伸出端内侧面设有与A滑道表面平行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A滑道表面之间存在间距且所述间距范围为0.1mm-1mm。因为实际装配时,由于零部件之间存在一定的公差,同时由于安装工艺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的安装误差,则导致实际使用中滑轮组具有一定的旷量,也就是具有一定的位移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动式双滚组玻璃窗组件,用于预先设置在装配式建筑墙板的空腔内并随之进行装配,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1)和滑轨(2),将所述滑轨(2)设置在墙板的空腔侧壁上,所述框体(1)与滑轨(2)滑动连接并沿滑轨(2)上设有的滑槽(3)方向往复运动;/n所述框体(1)侧边设有与滑轨(2)对应的滑轮组,所述滑轮组包括均在滑槽(3)内限位滑动的第一滑轮(4)和第二滑轮(5);/n第一滑轮(4)与滑槽(3)配合限制所述框体(1)沿与框体(1)主体表面共面方向进行摆动,即所述第一滑轮(4)的轴线与框体(1)主体表面的夹角范围为45-90°;/n第二滑轮(5)与滑槽(3)配合限制限制所述框体(1)沿垂直于框体(1)主体表面方向进行摆动,即所述第二滑轮(5)的轴线与框体(1)主体表面的夹角范围为0-4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动式双滚组玻璃窗组件,用于预先设置在装配式建筑墙板的空腔内并随之进行装配,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1)和滑轨(2),将所述滑轨(2)设置在墙板的空腔侧壁上,所述框体(1)与滑轨(2)滑动连接并沿滑轨(2)上设有的滑槽(3)方向往复运动;
所述框体(1)侧边设有与滑轨(2)对应的滑轮组,所述滑轮组包括均在滑槽(3)内限位滑动的第一滑轮(4)和第二滑轮(5);
第一滑轮(4)与滑槽(3)配合限制所述框体(1)沿与框体(1)主体表面共面方向进行摆动,即所述第一滑轮(4)的轴线与框体(1)主体表面的夹角范围为45-90°;
第二滑轮(5)与滑槽(3)配合限制限制所述框体(1)沿垂直于框体(1)主体表面方向进行摆动,即所述第二滑轮(5)的轴线与框体(1)主体表面的夹角范围为0-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动式双滚组玻璃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4)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滑轮A,所述第二滑轮(5)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滑轮B;所述滑槽(3)为对称设置在滑轨(2)上的两条通槽,所述通槽内设有与滑轮A对应的A滑道(301)和与滑轮B对应的B滑道(3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滑动式双滚组玻璃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A滑道(301)为凸台结构,所述滑轮A与所述A滑道(301)接触面为单一平面结构;所述B滑道(302)为沉槽结构,B滑道(302)横截面为倒置梯形形状,所述滑轮B与所述B滑道(302)接触面为多个相连的平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动式双滚组玻璃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4)的轴线与框体(1)主体表面的夹角为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明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