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茹意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用围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624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围栏,涉及建筑技术领域。该一种建筑施工用围栏,包括主挡板和调节机构,所述外螺纹柱的外表面底部与驱动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主挡板的外表面右侧顶部与侧装板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侧装板的外表面右侧与第一活动扣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扣的外表面右侧与外装板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外装板的外表面右侧与副挡板的外表面左侧顶部连接,所述底座的外表面底部与过渡板的外表面顶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活动扣和第二活动扣,而且又因为有驱动马达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调节各个挡板的高度,从而可以方便调节,所以该装置可以达到方便使用和调节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围栏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围栏。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时往往禁止闲杂人等随意的进出,这样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和危险的发生,然而现有的往往是采用围栏的方式围起来一片区域,但是大多比较的矮小,而且使用的时候也不方便,所以针对此问题,可以设计出一种方便使用和调节的围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围栏,达到方便使用和调节的目的。(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具有清洁功能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围栏,包括主挡板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顶板、螺纹柱、橡胶垫、驱动马达、底座、副挡板、衔接片、伸缩杆、侧装板、第一活动扣、收缩关节、第二活动扣、外装板和荧光条,所述主挡板的内表面设置内螺纹筒,所述内螺纹筒的内表面顶部与顶板的外表面顶部连接,所述顶板的外表面底部与外螺纹柱的外表面顶部连接,所述外螺纹柱的外表面底部与驱动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驱动马达的外表面与底座的内表面连接,所述主挡板的外表面右侧顶部与侧装板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侧装板的外表面右侧与第一活动扣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扣的外表面右侧与收缩关节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收缩关节的外表面右侧与第二活动扣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扣的外表面右侧与外装板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外装板的外表面右侧与副挡板的外表面左侧顶部连接,所述主挡板的外表面中部与荧光条的外表面背部连接,所述底座的外表面底部与过渡板的外表面顶部连接。优选的,所述外螺纹柱的外表面底部与橡胶垫的外表面中部连接,且橡胶垫的中部内径大于外螺纹柱的外径。优选的,所述过渡板的外表面底部与安装体的外表面顶部焊接,且安装体的外表面底部与移动轮的外表面连接。优选的,所述副挡板的内表面顶部与衔接片的外表面顶部连接,且衔接片的外表面底部与伸缩杆的外表面连接。优选的,所述主挡板和副挡板的规格相同,且侧装板和外装板的规格相同。优选的,所述内螺纹筒的内部设置有通道,且通道的内径大于外螺纹柱的外径。(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围栏,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外螺纹柱、驱动马达、底座、副挡板、收缩关节、第一活动扣和第二活动扣,从而可以在使用的时候能够更好的让各个挡板之间能够调节,可以折叠,方便携带,而且又因为有驱动马达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调节各个挡板的高度,从而可以方便调节,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可以达到方便使用和调节的目的。2、本技术通过安装体、移动轮、荧光条和过渡板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让该围栏在夜晚中可以反光,从而可以使夜晚行驶的人了解前方的路况情况,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更实用且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主视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挡板、2调节机构、201顶板、202外螺纹柱、203橡胶垫、204驱动马达、205底座、206副挡板、207衔接片、208伸缩杆、209侧装板、210第一活动扣、211收缩关节、212第二活动扣、213外装板、214荧光条、3过渡板、4安装体、5移动轮。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一种建筑施工用围栏,包括主挡板1和调节机构2,调节机构2包括顶板201、螺纹柱202、橡胶垫203、驱动马达204、底座205、副挡板206、衔接片207、伸缩杆208、侧装板209、第一活动扣210、收缩关节211、第二活动扣212、外装板213和荧光条214,主挡板1的内表面设置内螺纹筒,内螺纹筒的内表面顶部与顶板201的外表面顶部焊接,顶板201的外表面底部与外螺纹柱202的外表面顶部焊接,外螺纹柱202的外表面底部与驱动马达204的输出轴插接,驱动马达204的外表面与底座205的内表面卡接,主挡板1的外表面右侧顶部与侧装板209的外表面左侧焊接,侧装板209的外表面右侧与第一活动扣210的外表面左侧焊接,第一活动扣210的外表面右侧与收缩关节211的外表面左侧活动连接,收缩关节211的外表面右侧与第二活动扣212的外表面左侧活动连接,第二活动扣212的外表面右侧与外装板213的外表面左侧焊接,外装板213的外表面右侧与副挡板206的外表面左侧顶部固定连接,主挡板1的外表面中部与荧光条214的外表面背部粘接,底座205的外表面底部与过渡板3的外表面顶部粘接,外螺纹柱202的外表面底部与橡胶垫203的外表面中部插接,且橡胶垫203的中部内径大于外螺纹柱202的外径,过渡板3的外表面底部与安装体4的外表面顶部焊接,且安装体4的外表面底部与移动轮5的外表面活动连接,副挡板206的内表面顶部与衔接片207的外表面顶部粘接,且衔接片207的外表面底部与伸缩杆208的外表面焊接,主挡板1和副挡板206的规格相同,且侧装板209和外装板213的规格相同,内螺纹筒的内部设置有通道,且通道的内径大于外螺纹柱202的外径,该建筑施工用围栏,通过外螺纹柱202、驱动马达204、底座205、副挡板206、收缩关节211、第一活动扣210和第二活动扣212,从而可以在使用的时候能够更好的让各个挡板之间能够调节,可以折叠,方便携带,而且又因为有驱动马达204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调节各个挡板的高度,从而可以方便调节,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可以达到方便使用和调节的目的,通过安装体4、移动轮5、荧光条214和过渡板3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让该围栏在夜晚中可以反光,从而可以使夜晚行驶的人了解前方的路况情况,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更实用且更方便。在使用时,将该装置组装好,然后启动驱动马达204,所以驱动马达204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外螺纹柱202转动,所以可以让主挡板1进行升降,从而可以带着副挡板206跟着一起进行升降,而伸缩杆208可以更好的让副挡板206进行升降,从而方便使用。综上所述,该建筑施工用围栏,通过外螺纹柱202、驱动马达204、底座205、副挡板206、收缩关节211、第一活动扣210和第二活动扣212,从而可以在使用的时候能够更好的让各个挡板之间能够调节,可以折叠,方便携带,而且又因为有驱动马达204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调节各个挡板的高度,从而可以方便调节,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可以达到方便使用和调节的目的,通过安装体4、移动轮5、荧光条214和过渡板3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让该围栏在夜晚中可以反光,从而可以向夜晚行驶的人前方的路况情况,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更实用且更方便。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围栏,包括主挡板(1)和调节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顶板(201)、螺纹柱(202)、橡胶垫(203)、驱动马达(204)、底座(205)、副挡板(206)、衔接片(207)、伸缩杆(208)、侧装板(209)、第一活动扣(210)、收缩关节(211)、第二活动扣(212)、外装板(213)和荧光条(214),所述主挡板(1)的内表面设置内螺纹筒,所述内螺纹筒的内表面顶部与顶板(201)的外表面顶部连接,所述顶板(201)的外表面底部与外螺纹柱(202)的外表面顶部连接,所述外螺纹柱(202)的外表面底部与驱动马达(20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驱动马达(204)的外表面与底座(205)的内表面连接,所述主挡板(1)的外表面右侧顶部与侧装板(209)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侧装板(209)的外表面右侧与第一活动扣(210)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扣(210)的外表面右侧与收缩关节(211)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收缩关节(211)的外表面右侧与第二活动扣(212)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扣(212)的外表面右侧与外装板(213)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外装板(213)的外表面右侧与副挡板(206)的外表面左侧顶部连接,所述主挡板(1)的外表面中部与荧光条(214)的外表面背部连接,所述底座(205)的外表面底部与过渡板(3)的外表面顶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围栏,包括主挡板(1)和调节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顶板(201)、螺纹柱(202)、橡胶垫(203)、驱动马达(204)、底座(205)、副挡板(206)、衔接片(207)、伸缩杆(208)、侧装板(209)、第一活动扣(210)、收缩关节(211)、第二活动扣(212)、外装板(213)和荧光条(214),所述主挡板(1)的内表面设置内螺纹筒,所述内螺纹筒的内表面顶部与顶板(201)的外表面顶部连接,所述顶板(201)的外表面底部与外螺纹柱(202)的外表面顶部连接,所述外螺纹柱(202)的外表面底部与驱动马达(20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驱动马达(204)的外表面与底座(205)的内表面连接,所述主挡板(1)的外表面右侧顶部与侧装板(209)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侧装板(209)的外表面右侧与第一活动扣(210)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扣(210)的外表面右侧与收缩关节(211)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收缩关节(211)的外表面右侧与第二活动扣(212)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扣(212)的外表面右侧与外装板(213)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外装板(213)的外表面右侧与副挡板(206)的外表面左侧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茹意
申请(专利权)人:张茹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