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环境湿地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0159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生态环境湿地保护装置,包括浮体,浮体的上端固定设有框架,框架的内壁固定设有防护网,浮体的下端固定设有防护栅栏,浮体和框架的两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浮体和框架两侧的方形管,两个方形管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方形杆,两个方形杆的下端均延伸至对应方形管的下方,两个方形杆的上端均延伸至对应方形管的上方并均开设有内螺纹盲孔,两个内螺纹盲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杆,两个第一丝杆的上端均延伸至对应方形杆的上方并均固定设有皮带轮。该生态环境湿地保护装置,操作方便,能够将浮体固定在不同深度的河水中。

A wetland protection device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环境湿地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
,具体为一种生态环境湿地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湿地是指常年积水和过湿的土地。湿地是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环境之一,它是生物多样性摇篮。无数的动植物种依靠湿地提供的水和初级生产力而生存。湿地养育了高度集中的鸟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无脊椎物种,也是植物遗传物质的重要储存地。湿地一般是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然而,随着各种原因的不合理开发,世界范围内的湿地遭受了过度开发和破坏,湿地退化和水土丧失严重,因此湿地的保护、退化湿地的修复成为人类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107916653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态环境湿地保护装置,包括防护浮体和用于固定浮体的固定装置,所述防护浮体表面设置有防护网,所述防护浮体底部设置有防护栅栏,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调节定位杆和微调装置;所述微调装置设置在调节定位杆与防护浮体之间,起到微调防护浮体位置的作用;所述调节定位杆安装在防护浮体竖直方向的一侧或者两侧,起到固定作用。该技术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挡垃圾或塑料袋等污染和伤害,而且能够将定位杆固定在不同深度的河水中,但是其操作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环境湿地保护装置具备操作方便,能够将浮体固定在不同深度的河水中的优点,解决了技术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挡遍地的垃圾或塑料袋等污染和伤害,而且能够将定位杆固定在不同深度的河水中,但是其操作比较繁琐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环境湿地保护装置,包括浮体,所述浮体的上端固定设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内壁固定设有防护网,所述浮体的下端固定设有防护栅栏,所述浮体和框架的两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浮体和框架两侧的方形管,两个所述方形管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方形杆,两个所述方形杆的下端均延伸至对应所述方形管的下方,两个所述方形杆的上端均延伸至对应所述方形管的上方并均开设有内螺纹盲孔,两个所述内螺纹盲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杆,两个所述第一丝杆的上端均延伸至对应所述方形杆的上方并均固定设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共同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框架的上端两侧均竖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两侧均通过第一滚动轴承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丝杆的杆壁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丝杆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一转轮,两个所述方形管的上端均设有用于对浮体限位的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方形管上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限位环通过两个螺栓与方形杆的杆壁紧固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两个方形管内的插杆,两个所述插杆的下端均延伸至对应所述方形管的下方,两个所述插杆的上端均延伸至对应所述方形管的上方并共同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框架的上端中心处通过第二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移动板的上端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丝杆的杆壁通过第二螺纹孔与移动板螺纹连接且上端向上延伸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轮,两个所述方形管的上端均设有用于对浮体限位的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限位环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插杆的杆壁设有外螺纹,所述限位环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与插杆的杆壁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还可以包括设置在限位环内部两侧的空腔,两个所述空腔的内部均竖直滑动连接有滑板,两个所述滑板相对的侧壁中心处均固定设有卡块,两个所述卡块远离对应所述滑板的一侧分别贯穿两个所述空腔的侧壁并延伸至限位环的内部,所述方形杆和插杆的杆壁两侧均开设有多个呈竖直均匀分布的卡槽,两个所述滑板相背的一侧中心处均固定设有移动杆,两个所述移动杆远离对应所述滑板的一端均贯穿对应所述空腔的侧壁并向外延伸,两个所述滑板相背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均通过弹簧与对应所述空腔的侧壁固定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移动杆位于限位环外部的一端均固定设有拉块。优选的,所述浮体和方形管均采用泡沫制成。优选的,所述方形杆和插杆的下端固定设有锥体。优选的,所述防护栅栏采用不锈钢制成。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上均固定设有握柄(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环境湿地保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生态环境湿地保护装置,通过设置在第一丝杆上的第一转轮以及设置在两个第一丝杆上的皮带轮和皮带,转动第一转轮能够使得两个第一丝杆同时转动,两个第一丝杆能够同时使得两个方形杆向下移动,反向转动第一转轮,能够使得两个方形杆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将浮体固定在不同深度的河水中。2、该生态环境湿地保护装置,通过设置在第二丝杆上的第二转轮,转动第二转轮使得第二丝杆转动,第二丝杆能够推动移动板向下,移动板推动两个插杆向下移动,反向转动第二转轮,能够使得插杆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将浮体固定在不同深度的河水中。3、该生态环境湿地保护装置,通过设置在方形管上的第一限位机构,拧动螺栓能够将限位环与方形杆之间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将浮体的位置进行限制,同时也可以根据河水水面的高度调节浮体的高度。4、该生态环境湿地保护装置,通过设置在方形管上的第二限位机构,转动限位环,能够调节限位环在插杆上的位置,从而能够将浮体的位置进行限制,同时也可以根据河水水面的高度调节浮体的高度。5、该生态环境湿地保护装置,通过设置在限位环内部的滑板、卡块、移动杆和弹簧,通过移动杆拉动滑板移动,使得滑板带动卡块脱离卡槽,从而能够调节限位环在方形杆和插杆上的位置,从而能够将浮体的位置进行限制,同时也可以根据河水水面的高度调节浮体的高度,通过设有的弹簧,能够给滑板施加一个外力,从而能够使得卡块和卡槽紧密配合,进而能够将限位环的位置进行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生态环境湿地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A部分结构放大图;图3为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生态环境湿地保护装置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局部B部分结构放大图;图5为图1和图3中另一种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浮体、2框架、3防护网、4防护栅栏、5方形管、6第一丝杆、7皮带轮、8皮带、9支撑杆、10支撑板、11第一转轮、12方形杆、13插杆、14移动板、15限位环、16螺栓、17滑板、18卡块、19卡槽、20移动杆、21弹簧、22螺旋锥体、23第二转轮、24第二丝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环境湿地保护装置,包括浮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1)的上端固定设有框架(2),所述框架(2)的内壁固定设有防护网(3),所述浮体(1)的下端固定设有防护栅栏(4),所述浮体(1)和框架(2)的两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浮体(1)和框架(2)两侧的方形管(5),两个所述方形管(5)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方形杆(12),两个所述方形杆(12)的下端均延伸至对应所述方形管(5)的下方,两个所述方形杆(12)的上端均延伸至对应所述方形管(5)的上方并均开设有内螺纹盲孔,两个所述内螺纹盲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杆(6),两个所述第一丝杆(6)的上端均延伸至对应所述方形杆(12)的上方并均固定设有皮带轮(7),两个所述皮带轮(7)之间共同通过皮带(8)传动连接,所述框架(2)的上端两侧均竖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两个所述支撑杆(9)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上端两侧均通过第一滚动轴承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丝杆(6)的杆壁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丝杆(6)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一转轮(11),两个所述方形管(5)的上端均设有用于对浮体(1)限位的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方形管(5)上的限位环(15),所述限位环(15)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栓(16),所述限位环(15)通过两个螺栓(16)与方形杆(12)的杆壁紧固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环境湿地保护装置,包括浮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1)的上端固定设有框架(2),所述框架(2)的内壁固定设有防护网(3),所述浮体(1)的下端固定设有防护栅栏(4),所述浮体(1)和框架(2)的两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浮体(1)和框架(2)两侧的方形管(5),两个所述方形管(5)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方形杆(12),两个所述方形杆(12)的下端均延伸至对应所述方形管(5)的下方,两个所述方形杆(12)的上端均延伸至对应所述方形管(5)的上方并均开设有内螺纹盲孔,两个所述内螺纹盲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杆(6),两个所述第一丝杆(6)的上端均延伸至对应所述方形杆(12)的上方并均固定设有皮带轮(7),两个所述皮带轮(7)之间共同通过皮带(8)传动连接,所述框架(2)的上端两侧均竖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两个所述支撑杆(9)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上端两侧均通过第一滚动轴承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丝杆(6)的杆壁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丝杆(6)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一转轮(11),两个所述方形管(5)的上端均设有用于对浮体(1)限位的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方形管(5)上的限位环(15),所述限位环(15)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栓(16),所述限位环(15)通过两个螺栓(16)与方形杆(12)的杆壁紧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环境湿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两个方形管(5)内的插杆(13),两个所述插杆(13)的下端均延伸至对应所述方形管(5)的下方,两个所述插杆(13)的上端均延伸至对应所述方形管(5)的上方并共同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4),所述框架(2)的上端中心处通过第二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24),所述移动板(14)的上端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丝杆(24)的杆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奇李冲董云连郝传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