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HC管桩桩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4944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HC管桩桩靴,包括圆管状的桩靴主体、桩头端板和两块横向肋板,桩靴主体的后端通过桩头端板与PHC管桩连接,其外侧壁上均匀设有若干纵向肋板,纵向肋板的后端与桩头端板连接,两块横向肋板相互垂直呈十字型,任一横向肋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在桩靴主体前端的内侧壁上,且其前端与桩靴主体的前端平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刚度大、穿透力强,可以避免全截面封闭,减少沉桩过程中桩身应力值,易穿越硬夹层和到达强度较大的土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HC管桩桩靴
本技术属于PHC管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HC管桩桩靴。
技术介绍
PHC管桩具有单桩承载力高、水上和陆地上接桩方便、桩身质量稳定,施工工效高,施工成本较低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水运工程中。但由于PHC管桩为部分挤土桩,纯的PHC段遇到地质较硬的土层往往出现贯入度小而总锤击数高的现象,容易出现穿越硬层、岩层过程中桩身压应力过大而桩头爆裂或者桩身出现裂缝的现象。传统的桩靴是焊接在PHC管桩段的尖端的钢管桩段,带桩身进入土层,提高基桩的穿透性能,大为减少桩头破坏的概率,并能进入硬度较大的持力层,但此种形式容易出现沉桩过程中土层内嵌至钢管桩段及PHC管桩内部,形成闭塞效应,造成全截面封闭,因此传统的桩靴具有穿透能力弱,贯入度小,不易穿越硬夹层和到达强度较大的土层的问题,难以满足桩基工程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PHC管桩桩靴,刚度大、穿透力强,可以避免全截面封闭,减少沉桩过程中桩身应力值,易穿越硬夹层和到达强度较大的土层。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PHC管桩桩靴,包括圆管状的桩靴主体、桩头端板和两块横向肋板,桩靴主体的后端通过桩头端板与PHC管桩连接,其外侧壁上均匀设有若干纵向肋板,纵向肋板的后端与桩头端板连接,两块横向肋板相互垂直呈十字型,任一横向肋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在桩靴主体前端的内侧壁上,且其前端与桩靴主体的前端平齐。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PHC管桩桩靴在桩靴主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纵向肋板,加强桩靴主体的整体刚度,并减少桩靴主体在沉桩过程中的阻力。桩靴主体前端内侧壁上的两块相互垂直的横向肋板,加强桩靴主体前端的刚度,同时能加大桩靴主体的破土能力,提高穿透性和贯入度,并且遇到硬夹层、孤石等恶劣地质,能将恶劣地质中的大块石块破碎,避免出现与桩靴主体内径大小的石块进入桩靴主体和PHC管桩内部而导致的全截面闭塞,进而导致出现沉桩困难的现象,能减少沉桩过程中桩靴主体和PHC管桩的应力值,从而易穿越硬夹层和到达强度较大的土层,增强沉桩施工工效,降低单根沉桩时间,缩短了施工工期。并且在沉桩过程中,该PHC管桩桩靴贯入度较大、总锤击数较小,桩身应力较小,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沉桩过程桩靴主体和PHC管桩的完整性,防止开裂,提高沉桩质量。进一步地,纵向肋板包括矩形段和直角梯形段,矩形段的后端与桩头端板连接,其前端与直角梯形段的下底连接,直角梯形段的直腰与桩靴主体连接。纵向肋板的直角梯形段的上底靠近桩靴主体的前端,即纵向肋板的尖端靠近桩靴主体的前端,而直角梯形段的下底与矩形段的前端连接,矩形段的后端与桩头端板连接,使得纵向肋板由直角梯形段的上底平滑过渡到矩形段,经由矩形段平滑过渡到桩头端板,从而减少了桩靴主体在捶入过程中冲击能量的损耗,有效的提高了桩靴桩体的捶入效率。进一步地,矩形段的长度为桩靴主体长度的一半,直角梯形段直腰的长度为桩靴主体长度的四分之一。进一步地,还包括加强箍,加强箍设置在桩靴主体前端的外侧壁上。加强箍能提高桩靴主体前端的刚度,使桩靴主体前端在进入硬夹层时,也具有足够的刚度,从而不会产生卷边的现象。进一步地,加强箍由两个半圆环焊接而成。进一步地,相邻的纵向肋板之间通过钢板连接,钢板的后端倾斜设置在桩头端板的边缘上,前端设置在桩靴主体上。通过倾斜设置在桩头端板与桩靴主体上的钢板,使得桩靴主体平滑过渡到桩头端板,在沉桩的过程中,钢板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减少沉桩过程中,桩靴主体在桩头端板的端阻力,增强桩靴主体的穿透性。进一步地,钢板与桩头端板的倾斜角为45度。进一步地,横向肋板后端到前端的距离为50cm。进一步地,桩靴主体的外径比PHC管桩的外径小5-7cm,桩头端板的外径与PHC管桩的外径相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PHC管桩桩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PHC管桩桩靴的剖面图。图中,1-桩靴主体,2-桩头端板,3-横向肋板,4-纵向肋板,41-矩形段,42-直角梯形段,5-加强箍,6-钢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2,一种PHC管桩桩靴,包括圆管状的桩靴主体1、桩头端板2和两块横向肋板3,桩靴主体1的后端通过桩头端板2与PHC管桩连接,其外侧壁上均匀设有若干纵向肋板4,纵向肋板4的后端与桩头端板2连接,两块横向肋板3相互垂直呈十字型,任一横向肋板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在桩靴主体1前端的内侧壁上,且其前端与桩靴主体1的前端平齐。本技术的PHC管桩桩靴在桩靴主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纵向肋板4,加强桩靴主体1的整体刚度,并可以减少桩靴主体1在沉桩过程中的阻力;桩靴主体1前端内侧壁上的两块相互垂直的横向肋板3,加强桩靴主体1前端的刚度,同时能加大桩靴主体1的破土能力,提高穿透性和贯入度,并且遇到硬夹层、孤石等恶劣地质,能将恶劣地质中的大块石块破碎,避免出现与桩靴主体1内径大小的石块进入桩靴主体1和PHC管桩内部而导致的全截面闭塞,进而导致出现沉桩困难的现象,能减少沉桩过程中桩靴主体1和PHC管桩的应力值,从而易穿越硬夹层和到达强度较大的土层,增强沉桩施工工效,降低单根沉桩时间,缩短了施工工期。并且在沉桩过程中,该PHC管桩桩靴贯入度较大、总锤击数较小,桩身应力较小,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沉桩过程桩靴主体1和PHC管桩的完整性,防止开裂,提高沉桩质量。另外横向肋板3的前端与桩靴主体1的前端平行,在用于薄层持力层或砂层持力层时,横向肋板3仅仅压在持力层表面,能充分使横向肋板3前端、桩靴主体1下的土层压密,达到压实持力层的作用,提高桩靴主体1的承载力。优选地,横向肋板3后端到前端的距离为50cm。进一步地,纵向肋板4包括矩形段41和直角梯形段42,矩形段41的后端与桩头端板2连接,其前端与直角梯形段42的下底连接,直角梯形段42的直腰与桩靴主体1连接。具体地,矩形段41与直角梯形段42均垂直设于所述桩靴主体1外侧壁所在圆周的切面上。优选地,矩形段41的长度为桩靴主体1长度的一半,直角梯形段42直腰的长度为桩靴主体1长度的四分之一。纵向肋板4的直角梯形段42的上底靠近桩靴主体1的前端,即纵向肋板4的尖端靠近桩靴主体1的前端,而直角梯形段42的下底与矩形段41的前端连接,矩形段41的后端与桩头端板2连接,使得纵向肋板4由直角梯形段42的上底平滑过渡到矩形段41,经由矩形段41平滑过渡到桩头端板2,从而减少了桩靴主体1在捶入过程中冲击能量的损耗,有效的提高了桩靴桩体的捶入效率。优选地,纵向肋板4的数量为十二,十二个纵向肋板4均匀设置在桩靴主体1的外侧壁上且与桩头端板2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加强箍5,加强箍5设置在桩靴主体1前端的外侧壁上。优选地,加强箍5由两个半圆形的圆环焊接而成,圆环的厚度为18mm。加强箍5通过外焊紧贴在桩靴主体1前端的外侧壁上,能提高桩靴主体1前端的刚度,使桩靴主体1前端在进入硬夹层时,也具有足够的刚度,从而不会产生卷边的现象。进一步地,相邻的纵向肋板4之间通过钢板6连接,钢板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HC管桩桩靴,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管状的桩靴主体、桩头端板和两块横向肋板,所述桩靴主体的后端通过所述桩头端板与PHC管桩连接,其外侧壁上均匀设有若干纵向肋板,所述纵向肋板的后端与所述桩头端板连接,所述两块横向肋板相互垂直呈十字型,任一所述横向肋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桩靴主体前端的内侧壁上,且其前端与所述桩靴主体的前端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HC管桩桩靴,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管状的桩靴主体、桩头端板和两块横向肋板,所述桩靴主体的后端通过所述桩头端板与PHC管桩连接,其外侧壁上均匀设有若干纵向肋板,所述纵向肋板的后端与所述桩头端板连接,所述两块横向肋板相互垂直呈十字型,任一所述横向肋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桩靴主体前端的内侧壁上,且其前端与所述桩靴主体的前端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HC管桩桩靴,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肋板包括矩形段和直角梯形段,所述矩形段的后端与所述桩头端板连接,其前端与所述直角梯形段的下底连接,所述直角梯形段的直腰与所述桩靴主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HC管桩桩靴,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段的长度为所述桩靴主体长度的一半,所述直角梯形段直腰的长度为所述桩靴主体长度的四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光华荣劲松赵耀璞任麟吴经势黄国忠陆治周王盟林治平许应杰牛海添张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