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桩桩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972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桩桩帽,属于桩帽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围成边框状的桩帽本体,所述桩帽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钢筋,四个第一钢筋围成菱形,菱形的四个角分别位于桩帽本体的四个侧壁的中心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桩帽加固结构的稳定性,降低桩帽损坏的可能性。

A kind of square pile c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桩桩帽
本技术涉及桩帽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方桩桩帽。
技术介绍
桩帽一般在工程预制桩施工时,焊接在桩头位置,并随桩身进入土层,在桩基施工时可保护桩基不备打坏。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145972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透气的桩帽,其包括上裙板、中板和下裙板,上裙板及下裙板均为钢套筒,上裙板焊接在中板的上方,下裙板焊接在中板的下方,上裙板的顶部设置有缓冲垫,缓冲垫的表面开设有竖向通孔,中板上开设有横向通孔和竖向通孔。横向通孔、竖向通孔均与大气连通,可避免施工中桩的中空部分产生压缩空气,从而降低桩基产生裂纹的可能性。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裙板和下裙板形成的钢套筒结构单薄,桩基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桩帽的损坏,从而不便于保护桩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桩桩帽,提高桩帽加固结构的稳定性,降低桩帽损坏的可能性。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方桩桩帽,包括围成边框状的桩帽本体,所述桩帽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钢筋和四个第二钢筋,第二钢筋与第一钢筋平行设置,四个第一钢筋及四个第二钢筋均围成菱形,菱形的四个角分别位于桩帽本体的四个侧壁的中心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首先将桩帽焊接于预制桩的顶端,然后向桩帽内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结后,即可完成预制桩与桩帽的连接,桩帽内的四个第一钢筋及第二钢筋围成菱形,使得第一钢筋及第二钢筋与桩帽本体之间形成多个三角加固结构,从而起到加强作用;菱形的四个角分别位于桩帽本体侧壁的中心处,使得第一钢筋及第二钢筋均匀分布于桩帽本体内,进一步提高桩帽加固结构的稳定性,降低桩帽损坏的可能性,从而便于保护桩头,防止打桩时桩头被压裂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钢筋与第一钢筋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加固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固筋可将第一钢筋与第二钢筋进行连接,增强第一钢筋与第二钢筋在竖直方向的承载力,提高第一钢筋与第二钢筋之间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第一钢筋与第二钢筋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两个所述第二钢筋以及每两个所述第一钢筋连接处的一端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的外壁与桩帽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钢筋与第二钢筋与桩帽本体进行焊接时,可先将加强板焊接于桩帽本体的内壁,再于四个加强板之间焊接第一钢筋及第二钢筋;加强板的设置可增加桩帽本体侧壁的厚度,提高第一钢筋及第二钢筋与桩帽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桩帽本体的四个边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加固板,加固板的表面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钢筋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板位于桩帽本体的四个边角处,且加固板与桩帽本体之间为固定连接,加固板与桩帽本体的边角形成三角状的加固结构,可增强桩帽边角结构的稳固性,降低桩帽边角容易损坏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两个所述加固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加固筋,四个第二加固筋围成正方形,正方形的四个角分别位于加固板的中心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两个加固板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加固筋,第二加固筋使得四个加固板连接为一体,提高加固板在水平方向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桩帽加固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加固筋位于第一钢筋与第二钢筋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四个第二加固筋围成正方形,且正方形的四个角分别位于加固板的中心处,使得第二加固筋与第一钢筋及第二钢筋在竖直方向上错开,使得桩帽在竖直方向上受力更加均匀,从而进一步增强桩帽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加固筋位于第一钢筋与第二钢筋的中心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加固筋位于第一钢筋与第二钢筋的中心处,使得第一钢筋、第二钢筋及第二加固筋分散的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桩帽结构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四个第一钢筋及四个第二钢筋形成的菱形的边角位于桩帽侧壁的中心处,可提高桩帽本体结构的稳定性,便于保护桩头,防止打桩时桩头被压裂的可能性;2.加固板与桩帽本体的边角形成三角状的加固结构,可增强桩帽边角结构的稳固性,降低桩帽边角容易损坏的可能性;3.第一加固筋可将第一钢筋与第二钢筋进行连接,增强第一钢筋与第二钢筋在竖直方向的承载力,提高第一钢筋与第二钢筋之间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第一钢筋与第二钢筋结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桩帽本体;11、加强板;111、第一钢筋;112、第二钢筋;1121、第一加固筋;2、加固板;21、第二加固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方桩桩帽,包括围成框状的桩帽本体1,桩帽本体1的内壁设置有四个第一钢筋111与四个第二钢筋112,桩帽本体1的边角处分别设置有加固板2,每两个加固板2之间连接有第二加固筋21。桩帽本体1通常是由折弯设备将钢板折弯成方形的边框状,边框的交接处再经过焊接。桩帽本体1的四个内壁的中心处分别设置有加强板11,加强板11的长度与桩帽本体1侧壁的宽度一致,加强板11的外壁与桩帽本体1的内壁之间为焊接。参照图1,每两个相邻的加强板11之间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钢筋111和第二钢筋112,第一钢筋111及第二钢筋112沿加强板1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第一钢筋111及第二钢筋112分别与对应的加强板11之间为焊接。第一钢筋111及第二钢筋112的设置使得桩帽本体1带有多个三角加固结构,从而起到加强作用,提高桩帽本体1结构的稳定性,便于降低打桩时桩头被压裂的可能性。参照图1,每两个相平行的第一钢筋111及第二钢筋112之间均设置有两个第一加固筋1121,第一加固筋112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钢筋111及第二钢筋112垂直,且第一加固筋1121沿第一钢筋111及第二钢筋11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第一加固筋1121的一端与第一钢筋111焊接,另一端与第二钢筋112焊接。第一加固筋1121可将第一钢筋111与第二钢筋112进行连接,增强第一钢筋111与第二钢筋112在打桩时的承载力,提高第一钢筋111与第二钢筋112结构的稳定性。参照图1,桩帽本体1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加固板2,加固板2为倾斜设置,加固板2的表面与第一钢筋111的长度方向平行,加固板2的两侧分别与桩帽本体1的相邻的两个侧壁焊接。加固板2可与桩帽本体1的边角形成三角状的加固结构,可增强桩帽边角结构的稳固性,降低桩帽边角容易损坏的可能性,同时,加固板2的设置便于实现桩头与桩帽本体1的焊接。参照图1,每两个相邻的加固板2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固筋21,第二加固筋21的长度方向分别与桩帽本体1对应的侧壁平行,且端部与加固板2的内壁焊接。四个第二加固筋21形成矩形,且矩形的四个边角分别位于加固板2的中心处,四个第二加固筋21与第一钢筋111及第二钢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桩桩帽,包括围成边框状的桩帽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帽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钢筋(111)和四个第二钢筋(112),第二钢筋(112)与第一钢筋(111)平行设置,四个第一钢筋(111)及四个第二钢筋(112)均围成菱形,菱形的四个角分别位于桩帽本体(1)的四个侧壁的中心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桩桩帽,包括围成边框状的桩帽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帽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钢筋(111)和四个第二钢筋(112),第二钢筋(112)与第一钢筋(111)平行设置,四个第一钢筋(111)及四个第二钢筋(112)均围成菱形,菱形的四个角分别位于桩帽本体(1)的四个侧壁的中心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桩桩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筋(112)与第一钢筋(111)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加固筋(1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桩桩帽,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第二钢筋(112)以及每两个所述第一钢筋(111)连接处的一端设置有加强板(11),加强板(11)的外壁与桩帽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凤义刘兰波丁自平郑亚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瑞亿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