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阶混煤热解活化一体立式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355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低阶混煤热解活化一体立式炉涉及低阶混煤热解活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阶混煤热解活化一体立式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阶混煤热解活化一体立式炉,包括炉体,炉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炉体内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有多级高效集气装置和多级热解布气花墙及斜式活化布气装置,所述多级高效集气装置上设置有多个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竖直设置,且导气管远离多级高效集气装置的一端伸出炉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技术优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级高效集气装置深入煤层内部,同时设置总气通道、第一支气通道及第二支气通道,将混煤热解气可及时导出,可避免热解气停留时间过长后进行缩聚反应,有利于油收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阶混煤热解活化一体立式炉
本技术涉及低阶混煤热解活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阶混煤热解活化一体立式炉。
技术介绍
目前,全国兰炭总产能约为9750万吨/年,2017年全国兰炭总产量约为6200万吨,占总产能的63.6%。我国兰炭产业现已进入产能释放期、环境约束期、转型升级期。为了实现兰炭产业的稳步增长,加快兰炭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高效率、低能耗、高效益的方向发展,进一步研发和拓宽兰炭产品的应用领域,不断开拓兰炭市场潜力和空间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来,随着兰炭产业的发展,兰炭基吸附剂的研究和生产已在国外引起人们的日益关注和应用。将活性兰炭直接用于处理废气和污水,活性兰炭具有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易操作、易推广应用等特点。目前,以兰炭为原料制备活性兰炭等产品已实现工业化生产和应用。然而利用低阶混煤在直立炉内热解后生成的兰炭需降温排除炉外,再经过升温后被送往活化工艺炉内才能进行活化制成活性兰炭,此工艺存在几方面缺点:(1)混煤热解制备兰炭与兰炭活化工艺需要在不同的装置设备内进行,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工艺路线较长;(2)现有直立炉内进行低价混煤热解制备兰炭,由于混煤透气性较差,很容易出现夹生现象;(3)现有直立炉内实际运行都是单层集气阵伞,集气效率不高,同时混煤热解容易带尘进入煤气净化段,且现行集气装置没有除尘作用;(4)布气花墙间距过宽,混煤热解与块煤热解需适当调整布气花墙间距。因此需要对现有炉型与集气装置进行升级改造,从而能够适应混煤热解制备兰炭,同时在直立炉热解段下方端增设活化段,利用高温蒸汽活化炽热兰炭,从而实现热解与活化一体化,减少了工艺流程,充分利用了低阶混煤热解后的显热,直接进入活化段进行活化,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益,减少了场地占用,节约了土地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低阶混煤热解活化一体立式炉,采用多层高效集气装置、多级热解布气花墙及斜式活化布气装置,最终实现低阶混煤热解活化一体化,可减少占地面积、缩短工艺流程、降低成产成本、节约投资、提升效益。本技术提供一种低阶混煤热解活化一体立式炉,包括炉体,炉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炉体内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有多级高效集气装置和多级热解布气花墙及斜式活化布气装置,所述多级高效集气装置上设置有多个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竖直设置,且导气管远离多级高效集气装置的一端伸出炉体,所述导气管与炉体固定相连,所述多级热解布气花墙上设置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远离多级高效集气装置的一端伸出炉体;所述多级高效集气装置包括总气通道和若干个第一支气通道,所述第一支气通道均与总气通道固定相连,且第一支气通道均位于总气通道下方,总气通道距第一支气通道两端的距离相等,相邻两个第一支气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气通道;所述总气通道包括总气顶板和总气侧板及总气封堵板,所述总气侧板设置为两个,两个总气侧板平行设置且与总气顶板相对应的两侧边固定相连,所述总气封堵板设置为两个,两个总气封堵板相互平行设置,且分别与总气顶板的两端固定相连,所述总气侧板均设置在两个总气封堵板之间,且总气侧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总气封堵板固定相连,总气顶板、总气侧板及总气封堵板围成的区域为第一通道,所述导气管均穿过总气顶板后与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导气管与总气顶板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支气通道包括第一支气顶板,所述第一支气顶板相对应的两侧边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气侧板,两个第一支气侧板相互平行,第一支气顶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气封堵板,两个第一支气封堵板相互平行,且两个第一支气侧板均位于两个第一支气封堵板之间的区域,且第一支气侧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气封堵板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支气顶板和第一支气侧板及第一支气封堵板围成的区域为第二通道;所述第一支气侧板均包括若干个分隔板,所述分隔板所在平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均相等,且分隔板所在平面与竖直面之间的交线在水平面内,同一第一支气侧板的分隔板沿竖直方向均布,相邻两个分隔板之间设置有进气间隙;所述第二支气通道包括第二支气顶板,所述第二支气顶板相对应的两侧边分别连接有一第二支气侧板,两个第二支气侧板相互平行设置,第二支气顶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气封堵板,两个第二支气封堵板相互平行设置,且第二支气侧板均位于两个第二支气封堵板之间的区域,且第二支气侧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气封堵板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支气顶板、第二支气侧板及第二支气封堵板围成的区域为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均通过侨连通道与第二通道相连通,第二通道均通过第一通道与导气管相连通,所述侨连通道的一端与第一支气通道固定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支气通道固定相连;所述第一通道的中心轴线与第二通道的中心轴线垂直,第二通道的中心轴线与第三通道的中心轴线平行。优选地,侨连通道包括侨连顶板和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侨连侧板及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侨连封堵板;所述侨连顶板的两侧边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一支气通道相互靠近的两个第一支气侧板固定相连,侨连封堵板与侨连顶板的两端及上述两个第一支气侧板固定相连,所述侨连封堵板竖直设置,侨连封堵板与所在平面与第一支气封堵板和第二支气封堵板所在平面平行,所述侨连封堵板远离侨连顶板的一端均与第二支气顶板固定相连;所述侨连侧板均竖直设置,且侨连侧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第一支气通道相互靠近的两个第一支气侧板固定相连,侨连侧板的另一端均与第二支气顶板固定相连,侨连侧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小于侨连顶板在该方向上的最低高度,所述侨连侧板与侨连顶板之间设置的进气通过间隙,所述进气通过间隙与第一支气侧板对应上分隔板之间的进气间隙相连通。优选地,第一支气侧板上的分隔板所在平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30-45度。优选地,总气顶板包括两个第一矩形板,两个第一矩形板的一侧边固定相连形成人字形总气顶板,两个第一矩形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0-65度,所述总气侧板分别与一个第一矩形板的一侧边固定相连。优选地,总气顶板和总气侧板及总气封堵板均为中空板,且总气顶板和总气侧板及总气封堵板的中空区域相互连通,一个总气侧板上设置有冷却水进水口,另一总气侧板上设置有冷却水出水口。优选地,第一支气顶板的横截面为弧形,第一支气顶板所在弧对应的圆心角为45-65度;第一支气顶板上还连接有两个除尘板,所述除尘板上均布有透气孔,两个除尘板关于第一竖直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气顶板所在弧对应的圆心均位于第一竖直面内。优选地,第二支气顶板的横截面为弧形,第二支气顶板所在弧对应的圆心角为110-130度。优选地,多级高效集气装置和多级热解布气花墙之间的距离为0.9-1.2m。或者优选地,多级热解布气花墙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热解墙,所述热解墙均横跨炉体内部区域,且均通过斜式活化布气装置与炉体底部固定相连;相邻两个斜式活化布气装置之间的区域与相邻两个热解墙之间的区域相连通形成出料通道;所述热解墙包括一级热解墙和二级热解墙,所述斜式活化布气装置包括数目与热解墙相同,且与热解墙平行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阶混煤热解活化一体立式炉,包括炉体(1),炉体(1)顶部设置有进料口(2),所述炉体(1)内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有多级高效集气装置(3)和多级热解布气花墙(4)及斜式活化布气装置,所述多级高效集气装置(3)上设置有多个导气管(5),所述导气管(5)竖直设置,且导气管(5)远离多级高效集气装置(3)的一端伸出炉体(1),所述导气管(5)与炉体(1)固定相连,所述多级热解布气花墙(4)上设置有出料通道(6),所述出料通道(6)远离多级高效集气装置(3)的一端伸出炉体(1);/n其特征在于,/n所述多级高效集气装置(3)包括总气通道(7)和若干个第一支气通道(11),所述第一支气通道(11)均与总气通道(7)固定相连,且第一支气通道(11)均位于总气通道(7)下方,总气通道(7)距第一支气通道(11)两端的距离相等,相邻两个第一支气通道(11)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气通道(27);/n所述总气通道(7)包括总气顶板(8)和总气侧板(9)及总气封堵板(10),所述总气侧板(9)设置为两个,两个总气侧板(9)平行设置且与总气顶板(8)相对应的两侧边固定相连,所述总气封堵板(10)设置为两个,两个总气封堵板(10)相互平行设置,且分别与总气顶板(8)的两端固定相连,所述总气侧板(9)均设置在两个总气封堵板(10)之间,且总气侧板(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总气封堵板(10)固定相连,总气顶板(8)、总气侧板(9)及总气封堵板(10)围成的区域为第一通道,所述导气管(5)均穿过总气顶板(8)后与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导气管(5)与总气顶板(8)固定相连;/n所述第一支气通道(11)包括第一支气顶板(12),所述第一支气顶板(12)相对应的两侧边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气侧板(13),两个第一支气侧板(13)相互平行,第一支气顶板(1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气封堵板(14),两个第一支气封堵板(14)相互平行,且两个第一支气侧板(13)均位于两个第一支气封堵板(14)之间的区域,且第一支气侧板(1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气封堵板(14)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支气顶板(12)和第一支气侧板(13)及第一支气封堵板(14)围成的区域为第二通道;/n所述第一支气侧板(13)均包括若干个分隔板(15),所述分隔板(15)所在平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均相等,且分隔板(15)所在平面与竖直面之间的交线在水平面内,同一第一支气侧板(13)的分隔板(15)沿竖直方向均布,相邻两个分隔板(15)之间设置有进气间隙;/n所述第二支气通道(27)包括第二支气顶板(28),所述第二支气顶板(28)相对应的两侧边分别连接有一第二支气侧板(29),两个第二支气侧板(29)相互平行设置,第二支气顶板(2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气封堵板(30),两个第二支气封堵板(30)相互平行设置,且第二支气侧板(29)均位于两个第二支气封堵板(30)之间的区域,且第二支气侧板(29)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气封堵板(30)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支气顶板(28)、第二支气侧板(29)及第二支气封堵板(30)围成的区域为第三通道;/n所述第三通道均通过侨连通道(17)与第二通道相连通,第二通道均通过第一通道与导气管(5)相连通,所述侨连通道(17)的一端与第一支气通道(11)固定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支气通道(27)固定相连;所述第一通道的中心轴线与第二通道的中心轴线垂直,第二通道的中心轴线与第三通道的中心轴线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阶混煤热解活化一体立式炉,包括炉体(1),炉体(1)顶部设置有进料口(2),所述炉体(1)内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有多级高效集气装置(3)和多级热解布气花墙(4)及斜式活化布气装置,所述多级高效集气装置(3)上设置有多个导气管(5),所述导气管(5)竖直设置,且导气管(5)远离多级高效集气装置(3)的一端伸出炉体(1),所述导气管(5)与炉体(1)固定相连,所述多级热解布气花墙(4)上设置有出料通道(6),所述出料通道(6)远离多级高效集气装置(3)的一端伸出炉体(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级高效集气装置(3)包括总气通道(7)和若干个第一支气通道(11),所述第一支气通道(11)均与总气通道(7)固定相连,且第一支气通道(11)均位于总气通道(7)下方,总气通道(7)距第一支气通道(11)两端的距离相等,相邻两个第一支气通道(11)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气通道(27);
所述总气通道(7)包括总气顶板(8)和总气侧板(9)及总气封堵板(10),所述总气侧板(9)设置为两个,两个总气侧板(9)平行设置且与总气顶板(8)相对应的两侧边固定相连,所述总气封堵板(10)设置为两个,两个总气封堵板(10)相互平行设置,且分别与总气顶板(8)的两端固定相连,所述总气侧板(9)均设置在两个总气封堵板(10)之间,且总气侧板(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总气封堵板(10)固定相连,总气顶板(8)、总气侧板(9)及总气封堵板(10)围成的区域为第一通道,所述导气管(5)均穿过总气顶板(8)后与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导气管(5)与总气顶板(8)固定相连;
所述第一支气通道(11)包括第一支气顶板(12),所述第一支气顶板(12)相对应的两侧边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气侧板(13),两个第一支气侧板(13)相互平行,第一支气顶板(1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气封堵板(14),两个第一支气封堵板(14)相互平行,且两个第一支气侧板(13)均位于两个第一支气封堵板(14)之间的区域,且第一支气侧板(1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气封堵板(14)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支气顶板(12)和第一支气侧板(13)及第一支气封堵板(14)围成的区域为第二通道;
所述第一支气侧板(13)均包括若干个分隔板(15),所述分隔板(15)所在平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均相等,且分隔板(15)所在平面与竖直面之间的交线在水平面内,同一第一支气侧板(13)的分隔板(15)沿竖直方向均布,相邻两个分隔板(15)之间设置有进气间隙;
所述第二支气通道(27)包括第二支气顶板(28),所述第二支气顶板(28)相对应的两侧边分别连接有一第二支气侧板(29),两个第二支气侧板(29)相互平行设置,第二支气顶板(2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气封堵板(30),两个第二支气封堵板(30)相互平行设置,且第二支气侧板(29)均位于两个第二支气封堵板(30)之间的区域,且第二支气侧板(29)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气封堵板(30)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支气顶板(28)、第二支气侧板(29)及第二支气封堵板(30)围成的区域为第三通道;
所述第三通道均通过侨连通道(17)与第二通道相连通,第二通道均通过第一通道与导气管(5)相连通,所述侨连通道(17)的一端与第一支气通道(11)固定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支气通道(27)固定相连;所述第一通道的中心轴线与第二通道的中心轴线垂直,第二通道的中心轴线与第三通道的中心轴线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阶混煤热解活化一体立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侨连通道(17)包括侨连顶板(19)和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侨连侧板(18)及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侨连封堵板(20);
所述侨连顶板(19)的两侧边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一支气通道(11)相互靠近的两个第一支气侧板(13)固定相连,侨连封堵板(20)与侨连顶板(19)的两端及上述两个第一支气侧板(13)固定相连,所述侨连封堵板(20)竖直设置,侨连封堵板(20)与所在平面与第一支气封堵板(14)和第二支气封堵板(30)所在平面平行,所述侨连封堵板(20)远离侨连顶板(19)的一端均与第二支气顶板(28)固定相连;
所述侨连侧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银宝曹宝元杭宝贵
申请(专利权)人:神木市锦丰源洁净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