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废水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2309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田废水预处理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处理槽,所述处理槽内采用隔板分隔为沉沙区、溢流区和储油区,所述溢流区和所述储油区上端设有溢流组件连通,所述溢流区和所述沉沙区间设有输送分流组件连通,所述溢流区上设有连通外界的废水收集管,所述沉沙区上设有输出管,其溢流区对废水进行初步的油水分离,将上层浮油自溢流组件通入储油区,一端时间后,废水自溢流区底端经由输送分流组件输送至沉沙区,废水经由沉沙区进行过滤,随后自输出管输送至下一段的精细处理段,整个装置结构紧凑,完成初步油水分离、过滤,便于后续工段的对接,废水预处理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田废水预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油田废水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油田分布广阔,遍及东北、华北、中南、西南、华中及东南沿海各地。目前,大部分油田已进入石油开采的中期和后期,采出原油的含水率已达70〜80%,有的油田甚至高达90%,油水分离后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含油污水如果不经处理而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土壤、水源的污染,有时甚至会引起污油着火事故,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国家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危害油田自身的利益。如授权公告号CN201148387Y的中国专利公开的酵母菌油田废水预处理装置,依次包括除油池、沉淀池、酵母菌反应池,除油池上部设有入口、下部与沉淀池连通,沉淀池上部与酵母菌反应池下部连通;除油池和沉淀池底部设有排泥管;酵母菌反应池底部设有曝气头;除油池和沉淀池采用一体结构且之间设置隔板隔开。本技术结构通过生物、物理化学作用,把两种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使钻井废水得到更深一步的处理。但是,上述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其设置除油池、沉淀池、酵母菌反应池等多个处理池,油田污水预前处理通常对污水进行初步处理便于后续精细处理,上述技术方案步骤过多,且占地面积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田废水预处理装置,具有结构紧凑,污水预处理效果好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油田废水预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槽,所述处理槽内采用隔板分隔为沉沙区、溢流区和储油区,所述溢流区和所述储油区上端设有溢流组件连通,所述溢流区和所述沉沙区间设有输送分流组件连通,所述溢流区上设有连通外界的废水收集管,所述沉沙区上设有输出管。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污水经由废水收集管通入处理槽,即通入溢流区,溢流区对废水进行初步的油水分离,将上层浮油自溢流组件通入储油区,一端时间后,废水自溢流区底端经由输送分流组件输送至沉沙区,废水经由沉沙区进行过滤,随后自输出管输送至下一段的精细处理段,整个装置结构紧凑,完成初步油水分离、过滤,废水预处理效果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溢流组件包括所述溢流区上端设有的开口向上的溢流管,所述溢流区中部设有呈“凹”形的中转槽,所述中转槽一端凸起与所述溢流管连接,另一端凸起通过管道通入储油区,所述溢流管管口处蒙设有滤网。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凹”形的中转槽,浮油进入溢流管并进入中转槽,浮油中夹杂的水在中转槽底部积攒,减少废水进入储油区,设置滤网减少残渣进入溢流管,简单实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转槽底部设有通往所述处理槽外部的排液管,所述处理槽侧壁于所述中转槽处开设有视窗。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视窗便于观测中转槽内积存的废水高度,同时设置排液管便于对废水进行排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沙区中部设有多孔的沉沙滤箱,所述沉沙滤箱内填充有糙砂。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糙砂填入沉沙滤箱,可对废水中的残渣进行过滤,简单可靠。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沙滤箱底端与所述沉沙区卡接,所述沉沙滤箱上设有吊装环。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吊装环便于将卡接的沉沙滤箱吊起,便于更换糙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分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溢流区底部的输送泵,所述输送泵输出端设有通入所述沉沙区的主管,所述主管向上通入所述沉沙区,所述沉沙区上端内设有若干分流管,所述分流管朝向所述沉沙滤箱设置,所述分流管与所述主管连通。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溢流区进行溢流除去浮油后,开启输送泵,将溢流区底部的含油较少的废水抽入主管,废水由主管进入分流管,分流管将废水均匀的喷洒至沉沙滤箱,随后进行过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溢流区底部设有搅拌桨,所述处理槽侧壁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所述搅拌桨连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驱动电机和搅拌桨,方便在输送废水时开启,搅拌桨促使溢流区底部的废水和残渣搅拌均匀,方便输送泵输送,减少残渣沉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管末端设有若干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倾斜朝向所述沉沙滤箱设置。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流槽,便于在分流管进行分流时将废水沿导流槽导流,方便废水均匀分布于沉沙滤箱。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披露了一种油田废水预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槽,处理槽内采用隔板分隔为沉沙区、溢流区和储油区,溢流区和储油区上端设有溢流组件连通,溢流区和沉沙区间设有输送分流组件连通,溢流区上设有连通外界的废水收集管,沉沙区上设有输出管,其溢流区对废水进行初步的油水分离,将上层浮油自溢流组件通入储油区,一端时间后,废水自溢流区底端经由输送分流组件输送至沉沙区,废水经由沉沙区进行过滤,随后自输出管输送至下一段的精细处理段,整个装置结构紧凑,完成初步油水分离、过滤,便于后续工段的对接,废水预处理效果好;2.设置“凹”形的中转槽,浮油进入溢流管并进入中转槽,浮油中夹杂的水在中转槽底部积攒,减少废水进入储油区,设置滤网减少残渣进入溢流管,简单实用;3.设置驱动电机和搅拌桨,方便在输送废水时开启,搅拌桨促使溢流区底部的废水和残渣搅拌均匀,方便输送泵输送,减少残渣沉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处理槽;2、隔板;3、沉沙区;4、溢流区;5、储油区;6、溢流组件;7、输送分流组件;8、废水收集管;9、输出管;10、溢流管;11、中转槽;12、滤网;13、排液管;14、视窗;15、沉沙滤箱;16、吊装环;17、输送泵;18、主管;19、分流管;20、导流槽;21、搅拌桨;22、驱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油田废水预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槽1,处理槽1内采用隔板2分隔为沉沙区3、溢流区4和储油区5,溢流区4和储油区5上端设有溢流组件6连通,溢流区4和沉沙区3间设有输送分流组件7连通,溢流区4上设有连通外界的废水收集管8,沉沙区3上设有输出管9,污水经由废水收集管8通入处理槽1,即通入溢流区4,溢流区4对废水进行初步的油水分离,将上层浮油自溢流组件6通入储油区5,一端时间后,废水自溢流区4底端经由输送分流组件7输送至沉沙区3,废水经由沉沙区3进行过滤,随后自输出管9输送至下一段的精细处理段,整个装置结构紧凑,完成初步油水分离、过滤,废水预处理效果好。参照图1,废水预处理需要进行油水分离,本实施例采用溢流方式初步分离油水,溢流组件6包括溢流区4上端设有开口向上的溢流管10,溢流区4中部设有呈“凹”形的中转槽11,中转槽11一端凸起与溢流管10连接,另一端凸起通过管道通入储油区5,溢流管10管口处蒙设有滤网12,同时中转槽11底部设有通往处理槽1外部的排液管13,处理槽1侧壁于中转槽11处开设有视窗14,设置“凹”形的中转槽11,浮油进入溢流管10并进入中转槽11,浮油中夹杂的水在中转槽11底部积攒,视窗14便于观测中转槽11内积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田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槽(1),所述处理槽(1)内采用隔板(2)分隔为沉沙区(3)、溢流区(4)和储油区(5),所述溢流区(4)和所述储油区(5)上端设有溢流组件(6)连通,所述溢流区(4)和所述沉沙区(3)间设有输送分流组件(7)连通,所述溢流区(4)上设有连通外界的废水收集管(8),所述沉沙区(3)上设有输出管(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槽(1),所述处理槽(1)内采用隔板(2)分隔为沉沙区(3)、溢流区(4)和储油区(5),所述溢流区(4)和所述储油区(5)上端设有溢流组件(6)连通,所述溢流区(4)和所述沉沙区(3)间设有输送分流组件(7)连通,所述溢流区(4)上设有连通外界的废水收集管(8),所述沉沙区(3)上设有输出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组件(6)包括所述溢流区(4)上端设有的开口向上的溢流管(10),所述溢流区(4)中部设有呈“凹”形的中转槽(11),所述中转槽(11)一端凸起与所述溢流管(10)连接,另一端凸起通过管道通入储油区(5),所述溢流管(10)管口处蒙设有滤网(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田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槽(11)底部设有通往所述处理槽(1)外部的排液管(13),所述处理槽(1)侧壁于所述中转槽(11)处开设有视窗(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田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沙区(3)中部设有多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磊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鹿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