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干燥方法和木材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222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针对无法获得充分的干燥材料的结构件的干燥,在抑制开裂、翘曲的发生的情况下进行干燥。在形成耐热内衬,并且形成隔热结构的干燥炉(1)的一端侧,形成由防火板(11)分隔的供热室(12),在其另一端侧,形成干燥室(13),在上述供热室壁面上,设置具有燃烧器部(14)和吹风机的管机构的进气口(152),在干燥室内,管机构的排放口(154)以规定的交错间隔开方式设置于左右壁面上,并且在干燥室内,附加有进行雾状排水的洒水部(131),设置有将干燥室内的空气排放到外部的带气门的排气口(133),将在木材表面上进行洒水,适当渗透水分后的高温空气供给到炉内,在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加热干燥时,按照夹设金属横条的方式,叠置对象木材,在施加规定压重物的荷载的同时,对其进行干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形成住宅的结构件的木材的干燥方法和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木材的干燥方式包括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对于人工干燥,人们知道有采用高温空气、高温蒸汽的高温干燥机构,以减小压力的方式进行的减压干燥机构、通过低温熏烟而干燥的熏烟干燥机构、对木材施加高频的高频干燥机构等。在上述机构中,最简单、最普及的是高温干燥机构,高温干燥装置采用下述的循环结构,在该循环结构中,将通过设置于干燥室外的加热部而加热的热风供给到干燥室内,另外,将干燥室内的空气送入到加热部,再次形成热风,将其返回给干燥室。然而,具有下述等的问题,即,外部热源的设置具有热风供给通路的热损失,另外,由于为热风循环结构,干燥气氛的高湿气状态持续,完全干燥要求时间,并且,芯体部分未干燥。于是,在过去,人们提出了下述干燥装置(专利文献1),在该干燥装置中,在干燥室的一面,开设室内外通孔,并且在上述通孔的室内侧,设置放热部,在室外侧,设置与上述放热部连接的燃烧器部,在干燥室内的放热前面和木材接纳部位之间,夹设有使热流扩散的遮挡部,在干燥室壁面的适当部位,设置可开闭的气门部。专利文献1专利第3315963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的现有的专利装置中,马上将室内温度处于高温状态(120℃为基准),使木材中包含的水分沸腾,通过外部气体,连续地将处于高湿高压状态的室内气氛排放到室外,进行干燥,但是,在高温气氛供给的初期时,在内部水分的沸腾前,产生表面侧干燥的现象,其结果是,木材发生开裂的比率高。另外,如果伴随木材,内部的致密度不同,由此,干燥的进行程度有差别,则还具有干燥件稍稍产生翘曲的情况。于是,本专利技术提供开裂、翘曲发生少的木材的干燥方法,以及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已有装置的改进。本专利技术的木材的干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具有炉内空气的排放口的干燥炉内,在表面洒水,在木材上,适当渗透水分,然后,将100℃以上的高温空气供给到炉内,在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加热干燥时,按照夹设金属横条的方式,叠置对象木材,在施加规定压重物的荷载的同时,对其进行干燥。于是,在干燥开始前,在木材表面上洒水,由此,不仅仅表面侧马上干燥,而且在表面部分和芯体部分之间,没有水分含量的异常的不同,全部基本均匀地干燥,直至木材内部处于高温状态(水分沸腾状态),难于产生裂缝,采用压重物,对木材施加荷载,由此,消除干燥过程中的进行干燥的部分的不同造成的翘曲。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木材干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形成耐热内衬,并且形成隔热结构的干燥炉的一端侧,形成由防火板分隔的供热室,在其另一端侧,形成干燥室,在上述供热室壁面上,设置具有燃烧器部和吹风机的管机构的进气口,在干燥室内,管机构的排放口以规定的交替方式设置于左右壁面上,并且在干燥室内,附加有进行雾状排水的洒水部,设置有将干燥室内的空气排放到外部的带气门的排气口。在上述装置中,将干燥对象木材接纳于干燥室内,进行洒水,使其包含于木材表面,然后,通过燃烧器部的点火,在供热室中,产生高温空气(在燃烧器燃烧中,供给大量的燃烧用空气),通过管机构,将高温空气供给基本密封状态的干燥室,干燥对象木材处于高温状态,使木材内部的水分沸腾,将其排到木材之外,将高温高湿的干燥室的气氛排到外部气体中,按照规定时间连续地供给新的高温空气,由此,实现木材的干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实施例的干燥炉的剖视图(主视);图2为上述图(平面);图3为上述图(侧面);图4上述台车的说明图,图4(A)为主视图,图4(B)为侧视图;图5为压重物的说明图(透视图);图6为该台车的木材叠置状态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而实现,首先,对装置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实施例给出的木材干燥装置由形成装置主体的干燥炉1与作为附件的台车2、金属横条3和压重物4构成。在干燥炉1中,其整体为细长的箱状体(容器形状),形成耐热内衬,并且形成隔热结构。在该干燥炉1的一端侧,形成由防火板11分隔开的供热室12和干燥室(比后面将要描述的台车长度的整数倍稍长)13,在供热室12上,附加有燃烧器部14,在供热室12和干燥室13之间,设置有管机构15。燃烧器部14为公知的油燃烧器,其安装于供热室12的壁面上,在供热室12内部,吹出燃烧器火焰。防火板11具有按照干燥室的木材A曝露于燃烧器的火焰下,木材不点燃,并且供热室内的多余高温空气可流入干燥室的方式形成的空隙,抑制热损失。在管机构15中,在干燥炉1的外壁上,设置有循环风扇151,其进气口152朝向供热室12,排放侧的管153设置于干燥室13的两侧壁,排放口154以规定交错量,按照规定间距设置于左右壁面上。另外,在干燥室13中,设置在该干燥室13的内部进行雾状放水的洒水部131,在其底面上,设置有台车用导轨,在其端部,设置有开闭门132,另外,设置有带气门的排气口133,该带气门的排气口133将干燥室内部的空气排放到外部。台车2的全长与规格木材(比如10尺)相对应,放置部21按照规定间距,横向架设于车轮基座22之间,呈横条状。另外,金属横条3的尺寸和形状与上述放置部21的横杆相对应,由铝或铁制成。压重物4具有平板状的主体41,该主体41的尺寸与上述台车2的平面看的尺寸相对应(1/2的尺寸),在该主体41的顶面上,设置有叉式起重车用接纳筒部42,另外,在该主体41的顶面上,设置有调整用重块43,该压重物4可按照规定重量(1.5吨)、规定尺寸,并且通过叉式起重车搬运。而在采用上述装置对木材进行干燥的过程中,在台车2上,在邻接的木材之间,使干燥对象木材(10尺长度的结构方形件)A保持规定间距,另外,通过金属横条3,将它们叠置,在最顶部的木材上,针对每个台车2,放置2个压重物4。将叠置有上述木材的台车2接纳于干燥室13的内部,关闭开闭门132,接着,在干燥室13中,从洒水部131,进行雾状放水。如果在上述雾状放水的同时,使循环泵151动作,则对干燥室13内的空气搅拌,雾状水滴适当地附着于木材A的表面上。在该洒水后,将其放置1个小时,使水分从木材表面,渗透于内部。在木材表面上,渗透水分,然后,对燃烧器部14进行点火,并且使循环风扇151动作。通过该燃烧器部14的点火,供热室12内部的燃烧器的火焰附近为800℃的温度,供给大量的燃烧空气(燃烧所必需的空气以上的空气),由此,供热室的顶部(进气口附近)为约200℃的高温空气。通过循环风扇151的动作,该高温空气从干燥室13内的排放口154排出,将干燥室13内的温度保持在130~150℃的范围内。如果干燥室13内的气氛的温度在130~150℃的范围内,则渗透于木材表面的水分起热传导体的作用,木材A的芯体部分的水分也处于沸腾状态,水分从芯体部分排出。另外,高湿度状态的干燥室13内的气氛从排气口133排出,并且高温空气从管机构15供给,如果上述干燥步骤连续进行30~72个小时,则可进行直至达到15%以下(可干燥直至红松木材为10%,杉木材为15%,洋松为12%)的干燥。此外,由于采用金属横条3,故热量对叠置木材的传递是均匀的,另外,由于采用压重物4,故可防止翘曲的发生。还有,上述实施例给出水分难于排出的结构材料件的实例,但是,在水分容易排出的材质的木材(丝柏、日本扁柏)、细长垫木材、嵌板等的较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材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具有炉内空气的排放口的干燥炉内,在表面进行洒水,在木材上,适当渗透水分,然后,将100℃以上的高温空气供给到炉内,在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加热干燥时,按照夹设金属横条的方式,叠置对象木材,在施加规定压重物的荷载的同时,对其进行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赤塚幹夫桐生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新工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