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材干燥方法,涉及木材加工工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码垛、预热、真空、干燥、终了处理、降温处理、冷却。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干燥方法,使得板材的含水率控制在8-11%,木材含水率均匀性好,且木材干燥周期缩短,干燥后的木材的品质好,缺陷少,损失率低,提高了木材综合利用率。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家具等木材产品的生产,降低产品制作过程中出现变形开裂等质量问题的概率,以提高木材家具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木材加工工艺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崇尚自然,回归大自然的心情日益迫切,使木质产品在市场上倍受喜爱;另一方面,当今世界正面临着森林资源日益减少所带来的环保和生态问题。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木材资源显得更为重要。根据我国目前资源状况,今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林产工业产品开发的原料将以5?10年生短轮伐期的速生小径材为主。小径材经过合理的干燥与加工,既可以直接制作成椅、凳、床、沙发等支撑性家具,又可以充分发挥、巧妙利用小径材的某些特性,如弯曲度、尖削度、几何断面等直接旋制成实木家具的零部件。木材干燥是木材加工过程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序,是保障和改善木材品质的重要环节。通过干燥处理,能够防止木材的变形开裂、减少木材降等损失,改善物理性能、提高木材利用率、防止木材腐朽虫蛀、保障生物防疫等。而目前由于没有针对小径木的有效干燥手段而严重限制了小径木的广泛应用。公知的针对小径原木的干燥处理方法多是通过常规干燥设备及工艺进行的,其带来的主要问题是不但小径原木的干燥周期长,而且干燥缺陷严重,如干燥过程中易产生严重变形和径裂,特别是对于硬杂小径原木干燥困难、成品率低,小径原木的干燥质量直接影响着由小径木加工的产品的尺寸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干燥时间相对缩短的木材干燥方法,干燥后的木材的品质好,缺陷少,提高了木材资源利用率。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以下步骤:1)、码垛:将木材锯成木板或者木方,选择相同尺寸规格的堆垛好,并放置于木材干燥室内;2)、预热:以每小时4-5°C的升温速度对木材干燥室内的环境温度加热升温至45-55,同时调节环境湿度至18-20%,保持一定时间;3)、真空:抽真空,将绝对压力控制在0.1-0.0lMpa,温度大于或等于85°C,时间为0.5h-lh ;4)、干燥:以每小时3-4°C的升温速度,在85-150°C区间对方垛进行阶梯式加热;5)、终了处理:监测当干燥木材含水率降到离终含水率2%时,停止干燥,恢复常压,调节木材整体干燥室内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使环境温度升至60°C,环境湿度升至10%,并保持该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条件;6)、降温处理:终了处理后,调节木材整体干燥室内的环境温度,使环境温度降至50°C,环境湿度保持为10%,并保持该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条件;7)、冷却:监测当木材含水率达到要求的终含水率时,结束步骤6),使木材自然冷却至普通室温后从木材干燥处理室内移出。优选地,所述步骤1)是在同一树种的木板或木方中挑选同种尺寸规格的木板或者木方。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保持时间(h)与木板直径(cm)之比为1?2h:1cm,但保持时间不超过50h。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终含水率为8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终了处理保持时间为12_15h。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采用本专利技术干燥方法,使得板材的含水率控制在8-11 %,同一批处理的木材终含水率差值在3%范围内,木材含水率均匀性好,且木材干燥周期缩短,干燥后的木材的品质好,很大程度上避免木材皱缩开裂等缺陷的产生,提高了木材综合利用率。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家具等木材产品的生产,降低产品制作中出现变形开裂等质量问题的概率,以提高木材家具的产品质量。【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速生杨树,全国适宜栽培,特别适宜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种植。直径20cm的速生杨树在干燥室内的干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码垛:将木材锯成木板或者木方,选择相同尺寸规格的堆垛好,并放置于木材干燥室内;2)、预热:以每小时4-5°C的升温速度对木材干燥室内的环境温度加热升温至45-55,同时调节环境湿度至18-20%,保持20_40h ;3)、真空:抽真空,将绝对压力控制在0.1-0.0lMpa,温度大于或等于85°C,时间为0.5h-lh ;4)、干燥:以每小时3-4°C的升温速度,在85_150°C区间对方垛进行阶梯式加热;5)、终了处理:监测当干燥木材含水率降到10%时,停止干燥,恢复常压,调节木材整体干燥室内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使环境温度升至60°C,环境湿度升至10 %,并保持该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条件12_15h ;6)、降温处理:终了处理后,调节木材整体干燥室内的环境温度,使环境温度降至50°C,环境湿度保持为10%,并保持该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条件;7)、冷却:监测当木材含水率达到要求的终含水率时,结束步骤6),使木材自然冷却至普通室温后从木材干燥处理室内移出。实施例2:桉树,原产地主要在澳洲大陆,19世纪引种至世界各地,现有近百个国家或地区有栽培,直径20cm的桉树在干燥室内的干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码垛:将木材锯成木板或者木方,选择相同尺寸规格的堆垛好,并放置于木材干燥室内;2)、预热:以每小时4-5°C的升温速度对木材干燥室内的环境温度加热升温至45-55,同时调节环境湿度至18-20%,保持20_40h ;[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材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码垛:将木材锯成木板或者木方,选择相同尺寸规格的堆垛好,并放置于木材干燥室内;2)、预热:以每小时4‑5℃的升温速度对木材干燥室内的环境温度加热升温至45‑55,同时调节环境湿度至18‑20%,保持一定时间;3)、真空:抽真空,将绝对压力控制在0.1‑0.01Mpa,温度大于或等于85℃,时间为0.5h‑1h;4)、干燥:以每小时3‑4℃的升温速度,在85‑150℃区间对方垛进行阶梯式加热;5)、终了处理:监测当干燥木材含水率降到离终含水率2%时,停止干燥,恢复常压,调节木材整体干燥室内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使环境温度升至60℃,环境湿度升至10%,并保持该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条件;6)、降温处理:终了处理后,调节木材整体干燥室内的环境温度,使环境温度降至50℃,环境湿度保持为10%,并保持该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条件;7)、冷却:监测当木材含水率达到要求的终含水率时,结束步骤6),使木材自然冷却至普通室温后从木材干燥处理室内移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仕洲,王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广德县常丰竹木业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