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志翔专利>正文

一种防坠式安全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22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防坠式安全电梯,包括电梯井、设置在电梯井内部的电梯桥箱、通过滑轮组设置在电梯井顶部用于牵引电梯桥箱的牵引钢缆、设置在电梯井两侧的防坠室和设置在电梯桥箱底部的防坠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防坠式安全电梯在电梯桥箱底部设置有防坠机构配合电梯井内壁的防坠室,可在电梯停电时,防止电梯下坠的机构,保证即使抱闸系统出现失灵,也有二次防止下坠的措施,保证乘坐电梯的安全性,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坠式安全电梯
本技术涉及电梯设备
,具体为一种防坠式安全电梯。
技术介绍
电梯的安全性是电梯性能的重要指标,现在的电梯多采用限速器和安全钳等保护装置,但是仍然会出现电梯坠落而导致的伤亡事件出现,令很多人在乘坐时心生畏惧。其中电梯停电后可能下坠的情况有这几种情况:1、电梯主机机械抱闸系统出现失灵时;2、钢丝绳断裂时;3、超载出现故障,严重超载时;4、人为破坏操作时。其中“电梯主机机械抱闸系统出现失灵”最有可能导致电梯停电下坠,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在电梯停电时,防止电梯下坠的机构,保证即使抱闸系统出现失灵,也有二次防止下坠的措施,保证乘坐电梯的安全性,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土坝输水管防渗结构,以改进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可在电梯停电时,防止电梯下坠的机构,保证即使抱闸系统出现失灵,也有二次防止下坠的措施,保证乘坐电梯的安全性,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为了改进上述问题,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体现:一种防坠式安全电梯,包括电梯井、设置在电梯井内部的电梯桥箱、通过滑轮组设置在电梯井顶部用于牵引电梯桥箱的牵引钢缆、设置在电梯井两侧的防坠室和设置在电梯桥箱底部的防坠机构;所述电梯桥箱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架,所述牵引钢缆与底架固定连接;所述防坠室底部滑动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与防坠室底部之间安装有用于缓冲活动式承载柱和承载板之间冲击的缓冲组件;所述防坠机构包括外筒、两个分别滑动设置在外筒左右两端的活动式承载柱,所述活动式承载柱位于外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式电磁铁,所述活动式电磁铁远离活动式承载柱一侧与伸缩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另一端与固定设置在外筒内部的固定式电磁铁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筒内壁开设有滑轨,所述活动式电磁铁上端和下端均安装有滚轮,并通过滑动滚轮与滑轨的配合与外筒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梯井的一个楼层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防坠室,所述防坠室为矩形的腔室,且防坠室的高度至少为该楼层的三分之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多个缓冲弹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活动式承载柱远离外筒一端设置有用于降低活动式承载柱和电梯井内壁之间摩擦力的防摩擦滚轮。本技术的一种防坠式安全电梯在电梯桥箱底部设置有防坠机构配合电梯井内壁的防坠室,可在电梯停电时,防止电梯下坠的机构,保证即使抱闸系统出现失灵,也有二次防止下坠的措施,保证乘坐电梯的安全性,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防坠式安全电梯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防坠式安全电梯的未断电时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防坠式安全电梯的断电时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防坠式安全电梯的防坠机构的示意图。图中:1、电梯井,2、电梯桥箱,3、牵引钢缆,4、底架,5、防坠室,6、承载板,7、缓冲组件,8、防坠机构,801、外筒,802、活动式承载柱,803、活动式电磁铁,804、滑动滚轮,805、伸缩弹簧,806、固定式电磁铁,807、滑轨,808、防摩擦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坠式安全电梯,包括电梯井1、设置在电梯井1内部的电梯桥箱2、通过滑轮组设置在电梯井1顶部用于牵引电梯桥箱2的牵引钢缆3、设置在电梯井1两侧的防坠室5和设置在电梯桥箱2底部的防坠机构8;所述电梯桥箱2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架4,所述牵引钢缆3与底架4固定连接;所述防坠室5底部滑动设置有承载板6,所述承载板6与防坠室5底部之间安装有用于缓冲活动式承载柱802和承载板6之间冲击的缓冲组件7;所述防坠机构8包括外筒801、两个分别滑动设置在外筒801左右两端的活动式承载柱802,所述活动式承载柱802位于外筒8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式电磁铁803,所述活动式电磁铁803远离活动式承载柱802一侧与伸缩弹簧805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805另一端与固定设置在外筒801内部的固定式电磁铁806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筒801内壁开设有滑轨807,所述活动式电磁铁803上端和下端均安装有滚轮804,并通过滑动滚轮804与滑轨807的配合与外筒801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梯井1的一个楼层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防坠室5,所述防坠室5为矩形的腔室,且防坠室5的高度至少为该楼层的三分之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缓冲组件7包括多个缓冲弹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活动式承载柱802远离外筒801一端设置有用于降低活动式承载柱802和电梯井1内壁之间摩擦力的防摩擦滚轮808。工作原理:平时乘坐电梯桥箱2时,防坠机构8的活动式电磁铁803和固定式电磁铁806均通电,并且相互吸引,令活动式承载柱802收纳在外筒801内部,不会阻碍电梯桥箱2正常的上下运动;而停电时,防坠机构8的活动式电磁铁803和固定式电磁铁806均断电,且失去相互之间的吸引力,活动式承载柱802一端在伸缩弹簧805的作用下弹出外筒801至电梯井1内壁,当到达防坠室5位置后,活动式承载柱802再次延伸至防坠室5内部,并通过承载板6对活动式承载柱802进行限位,防止电梯桥箱2继续下坠。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坠式安全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井、设置在电梯井内部的电梯桥箱、通过滑轮组设置在电梯井顶部用于牵引电梯桥箱的牵引钢缆、设置在电梯井两侧的防坠室和设置在电梯桥箱底部的防坠机构;/n所述电梯桥箱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架,所述牵引钢缆与底架固定连接;/n所述防坠室底部滑动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与防坠室底部之间安装有用于缓冲活动式承载柱和承载板之间冲击的缓冲组件;/n所述防坠机构包括外筒、两个分别滑动设置在外筒左右两端的活动式承载柱,所述活动式承载柱位于外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式电磁铁,所述活动式电磁铁远离活动式承载柱一侧与伸缩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另一端与固定设置在外筒内部的固定式电磁铁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坠式安全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井、设置在电梯井内部的电梯桥箱、通过滑轮组设置在电梯井顶部用于牵引电梯桥箱的牵引钢缆、设置在电梯井两侧的防坠室和设置在电梯桥箱底部的防坠机构;
所述电梯桥箱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架,所述牵引钢缆与底架固定连接;
所述防坠室底部滑动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与防坠室底部之间安装有用于缓冲活动式承载柱和承载板之间冲击的缓冲组件;
所述防坠机构包括外筒、两个分别滑动设置在外筒左右两端的活动式承载柱,所述活动式承载柱位于外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式电磁铁,所述活动式电磁铁远离活动式承载柱一侧与伸缩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另一端与固定设置在外筒内部的固定式电磁铁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翔
申请(专利权)人:罗志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