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客车防撞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882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客车防撞梁结构,包括防撞梁主体,所述防撞梁主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壳,所述缓冲壳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缓冲块,所述缓冲壳内腔底部的两侧且位于橡胶缓冲块的内侧均设置有缓冲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撞梁主体、缓冲壳、橡胶缓冲块、缓冲机构、外壳、减震机构、减震柱、缓冲板、活动杆、第二弹簧和弹性树脂垫的相互配合,达到了缓冲效果好抗压力度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防撞梁结构缓冲效果差抗压力度低的问题,当新能源客车发生碰撞时,防撞梁可以对冲击力进行缓冲抵消,不会出现钢性冲击,不会造成防撞梁出现变形损坏,不影响其自身及他人的安全性,方便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客车防撞梁结构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客车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客车防撞梁结构。
技术介绍
新能源客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客车在出厂时,需要安装防撞梁结构,增加其防撞性能,目前现有的防撞梁结构,缓冲效果差抗压力度低,当新能源客车发生碰撞时,防撞梁无法对冲击力进行缓冲抵消,容易出现钢性冲击造成防撞梁出现变形损坏,影响其自身及他人的安全性,不方便人们使用,降低了防撞梁结构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客车防撞梁结构,具备缓冲效果好抗压力度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防撞梁结构缓冲效果差抗压力度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客车防撞梁结构,包括防撞梁主体,所述防撞梁主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壳,所述缓冲壳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缓冲块,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客车防撞梁结构,包括防撞梁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主体(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壳(2),所述缓冲壳(2)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缓冲块(3),所述缓冲壳(2)内腔底部的两侧且位于橡胶缓冲块(3)的内侧均设置有缓冲机构(4),所述防撞梁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5),所述外壳(5)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机构(6),所述减震机构(6)包括安装板(61),所述安装板(6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62),所述第一弹簧(6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63),所述移动板(6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柱(7),所述减震柱(7)的顶部贯穿至外壳(5)的顶部并通过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客车防撞梁结构,包括防撞梁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主体(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壳(2),所述缓冲壳(2)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缓冲块(3),所述缓冲壳(2)内腔底部的两侧且位于橡胶缓冲块(3)的内侧均设置有缓冲机构(4),所述防撞梁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5),所述外壳(5)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机构(6),所述减震机构(6)包括安装板(61),所述安装板(6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62),所述第一弹簧(6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63),所述移动板(6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柱(7),所述减震柱(7)的顶部贯穿至外壳(5)的顶部并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缓冲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客车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主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装配板,且装配板的顶部开设有装配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莲吴海滨淡润民王剑斌梁家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晓兰客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