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70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工装,包括底座、导料柱、上模、下模、推顶脱模组件;所述导料柱为上下两端开口、中部空腔的圆柱体,其垂直固设于底座的上顶面,其下端还设有出料口;所述下模水平固设于底座之上,其上表面设有凹腔,凹腔的右侧边沿与出料口连通;所述上模水平设置,盖设于下模之上;所述上模底面垂直设有若干插柱,用于注塑成型时,所述插柱底端插入凹腔;所述推顶脱模组件包括气缸、推杆、推杆固定座;所述推杆固定座固设于下模的右侧,其左侧为斜面,其上设有凹腔二,凹腔与凹腔二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注塑模具工装,其成形效果好、方便成型工件脱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工装
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
,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工装。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工装,其成形效果好、方便成型工件脱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模具工装,包括底座、导料柱、上模、下模、推顶脱模组件;所述导料柱为上下两端开口、中部空腔的圆柱体,其垂直固设于底座的上顶面,其下端还设有出料口;所述下模水平固设于底座之上,其上表面设有凹腔,凹腔的形状与工件形状相适配,凹腔的右侧边沿与出料口连通;所述上模水平设置,盖设于下模之上;所述上模底面垂直设有若干插柱,用于注塑成型时,使工件形成对应的孔位;所述插柱底端插入凹腔;所述上模的左侧壁设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贴合导料柱外壁;所述推顶脱模组件包括气缸、推杆、推杆固定座;所述推杆固定座固设于下模的右侧,其左侧为斜面,其上设有凹腔二,凹腔与凹腔二连通;所述凹腔二内固设有若干插柱二,为使工件形成对应的孔位。所述气缸固设于下模之上,其输出轴连接推杆;所述固定座设有供推杆活动的滑腔;所述推杆穿设于推杆固定座的滑腔之内,推杆左端连通凹腔二。推杆静态时,其左侧端面与凹腔二齐平并形成一定的气密性。优选的,其还包括提盖、导柱;所述导柱为四根,垂直固设于底座之上;所述提盖与上模连接固定,提盖上设有导柱孔,导柱穿设于导柱孔内;所述提盖的两侧设有提手,方便提起提盖、上模。简述其工作原理:熔融的塑料从导料柱顶部注入,熔融的塑料注入凹腔、凹腔二成形,通过插柱、插柱二形成工件上的通孔。工件成形后,提起上模,气缸推动工件右侧使其脱模、使成形的工件脱离工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其成形效果好、方便成型工件脱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注塑模具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注塑模具工装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图2所示,一种注塑模具工装,包括底座1、导料柱2、上模3、下模4、推顶脱模组件5;所述导料柱2为上下两端开口、中部空腔的圆柱体,其垂直固设于底座1的上顶面,其下端还设有出料口;所述下模4水平固设于底座1之上,其上表面设有凹腔41,凹腔41的形状与工件形状相适配,凹腔41的右侧边沿与出料口连通;所述上模3水平设置,盖设于下模4之上;所述上模3底面垂直设有若干插柱6,用于注塑成型时,使工件形成对应的孔位;所述插柱6底端插入凹腔41;所述上模3的左侧壁设有弧形凹槽31,弧形凹槽31贴合导料柱2外壁;所述推顶脱模组件5包括气缸51、推杆52、推杆固定座53;所述推杆固定座53固设于下模4的右侧,其左侧为斜面,其上设有凹腔二54,凹腔41与凹腔二54连通;所述凹腔二54内固设有若干插柱二,为使工件形成对应的孔位。所述气缸51固设于下模4之上,其输出轴连接推杆52;所述固定座设有供推杆52活动的滑腔;所述推杆52穿设于推杆固定座53的滑腔之内,推杆52左端连通凹腔二54。推杆52静态时,其左侧端面与凹腔二54齐平并形成一定的气密性。优选的,其还包括提盖7、导柱8;所述导柱8为四根,垂直固设于底座1之上;所述提盖7与上模3连接固定,提盖7上设有导柱8孔,导柱8穿设于导柱8孔内;所述提盖7的两侧设有提手71,方便提起提盖7、上模3。所述提盖7与上模3一体成型设置。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导料柱、上模、下模、推顶脱模组件;/n所述导料柱为上下两端开口、中部空腔的圆柱体,其垂直固设于底座的上顶面,其下端还设有出料口;/n所述下模水平固设于底座之上,其上表面设有凹腔,凹腔的右侧边沿与出料口连通;/n所述上模水平设置,盖设于下模之上;所述上模底面垂直设有若干插柱,用于注塑成型时,所述插柱底端插入凹腔;/n所述上模的左侧壁设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贴合导料柱外壁;/n所述推顶脱模组件包括气缸、推杆、推杆固定座;所述推杆固定座固设于下模的右侧,其左侧为斜面,其上设有凹腔二,凹腔与凹腔二连通;所述凹腔二内固设有若干插柱二;/n所述气缸固设于下模之上,其输出轴连接推杆;/n所述固定座设有供推杆活动的滑腔;所述推杆穿设于推杆固定座的滑腔之内,推杆左端连通凹腔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导料柱、上模、下模、推顶脱模组件;
所述导料柱为上下两端开口、中部空腔的圆柱体,其垂直固设于底座的上顶面,其下端还设有出料口;
所述下模水平固设于底座之上,其上表面设有凹腔,凹腔的右侧边沿与出料口连通;
所述上模水平设置,盖设于下模之上;所述上模底面垂直设有若干插柱,用于注塑成型时,所述插柱底端插入凹腔;
所述上模的左侧壁设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贴合导料柱外壁;
所述推顶脱模组件包括气缸、推杆、推杆固定座;所述推杆固定座固设于下模的右侧,其左侧为斜面,其上设有凹腔二,凹腔与凹腔二连通;所述凹腔二内固设有若干插柱二;
所述气缸固设于下模之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秀巧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新贝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