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钧瓷拉胚机的转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64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钧瓷拉胚机的转盘,包括拉胚机,所述拉胚机上开设有通孔结构,且拉胚机上的通孔结构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套合有弹簧,且弹簧的上端设置有上扣件,并且上扣件的上端设置有托架,所述弹簧的下端设置有下扣件,且下扣件上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设置有凸块,且凸块设置有两个,所述凸块的下端设置有拉胚机。该钧瓷拉胚机的转盘采用弹簧与下扣件和上扣件通过焊接进行连接,接着将弹簧套合到转轴上,然后将下扣件上的凹槽与拉胚机上的凸块进行顺时针连接,接着再将上扣件进行逆时针旋转,然后上扣件另一凹槽与托架下端的另一凸块进行连接,这样托架与拉胚机之间就形成弹性连接,从而操作者的手撞击到托架上就会产生柔性缓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钧瓷拉胚机的转盘
本技术涉及钧瓷设备
,具体为一种钧瓷拉胚机的转盘。
技术介绍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并以其独特的釉料及烧成方法产生的窑变神奇而闻名于世,瓷作为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古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它独特的窑变艺术,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艺术特点广受陶瓷爱好者喜爱,而一种钧瓷拉胚机的转盘则是进行上述钧瓷加工的一种设备。现在市场上的钧瓷拉胚机转盘的托架在进行使用时手部容易将托架向下进行挤压,而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手部与托架会造成一定的撞击,从而使操作者发生手部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钧瓷拉胚机的转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钧瓷拉胚机转盘的托架在长期与操作者手部发生撞击时会将操作者发生手部损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钧瓷拉胚机的转盘,包括拉胚机,所述拉胚机上开设有通孔结构,且拉胚机上的通孔结构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套合有弹簧,且弹簧的上端设置有上扣件,并且上扣件的上端设置有托架,所述弹簧的下端设置有下扣件,且下扣件上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设置有凸块,且凸块设置有两个,所述凸块的下端设置有拉胚机,且另一个凸块的上端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的下端设置有导杆,且导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导件,并且导件的下端设置有拉胚机。优选的,所述托架通过上扣件、弹簧和下扣件与拉胚机构成弹性结构。优选的,所述拉胚机的上表面设置有垫板,且垫板呈橡胶材质。优选的,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连接件,且连接件和转轴的端头呈螺纹旋转连接,并且连接件的上端设置有转盘。优选的,所述转轴下端设置有电机,且电机和转轴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钧瓷拉胚机的转盘采用弹簧与下扣件和上扣件通过焊接进行连接,接着将弹簧套合到转轴上,然后将下扣件上的凹槽与拉胚机上的凸块进行顺时针连接,接着再将上扣件进行逆时针旋转,然后上扣件另一凹槽与托架下端的另一凸块进行连接,这样托架与拉胚机之间就形成弹性连接,从而操作者的手撞击到托架上就会产生柔性缓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钧瓷拉胚机的转盘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钧瓷拉胚机的转盘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钧瓷拉胚机的转盘导件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钧瓷拉胚机的转盘托架俯视图。图中:1、托架,2、拉胚机,3、导件,4、转盘,5、导杆,6、连接件,7、垫板,8、电机,9、转轴,10、弹簧,11、下扣件,12、上扣件,13、凹槽,14、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钧瓷拉胚机的转盘,包括拉胚机2,拉胚机2上开设有通孔结构,且拉胚机2上的通孔结构内设置有转轴9,拉胚机2的上表面设置有垫板7,且垫板7呈橡胶材质,此结构使得在进行钧瓷制作时,操作者可通过垫板7进行支撑坐下,这样可便与操作者的使用,转轴9上套合有弹簧10,转轴9上设置有连接件6,连接件6和转盘4通过焊接进行连接,且连接件6和转轴9的端头呈螺纹旋转连接,并且连接件6的上端设置有转盘4,此结构使得在进行钧瓷制作时,通过电机8带动转轴9上的转盘4进行转动,这样转盘4就可进行钧瓷制作了,转轴9下端设置有电机8,且电机8和转轴9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此结构使得通过电机8可将转轴9进行带动,接着转轴9与转盘4下端的连接件6呈顺时针螺纹连接,然后转轴9就可将转盘4得到有效的带动,且弹簧10的上端设置有上扣件12,弹簧10和上扣件12通过焊接进行连接,并且上扣件12的上端设置有托架1,上扣件12通过凸块14与托架1进行连接,托架1通过上扣件12、弹簧10和下扣件11与拉胚机2构成弹性结构,此结构使得在进行该钧瓷拉胚机使用时,可将电机8进行启动,接着电机8可带动转轴9进行转动,然后转轴9可将转盘4进行转动,这样操作者就可将手对准到转盘4进行操作,而手在向下进行捋动的时候,手部可撞击到托架1上,接着托架1通过下端连接的上扣件12作用到弹簧10上,然后弹簧10可将向下作用力传递到拉胚机2上,这样托架1就发生了弹性缓冲,从而手部就不会因为撞击而受伤了,弹簧10的下端设置有下扣件11,弹簧10和下扣件11通过焊接进行连接,而下扣件11和上扣件12的结构相同,且下扣件11上开设有凹槽13,且凹槽13内设置有凸块14,凹槽13和凸块14呈螺纹旋转连接,且凸块14设置有两个,凸块14呈环形结构,凸块14的下端设置有拉胚机2,凸块14和拉胚机2的上表面通过焊接进行连接,且另一个凸块14的上端设置有托架1,另一个凸块14和托架1通过焊接进行连接,托架1的下端设置有导杆5,托架1和导杆5通过焊接进行连接,且导杆5的外壁上设置有导件3,导杆5和导件3相互套合,并且导件3的下端设置有拉胚机2,导件3和拉胚机2通过焊接进行连接,此结构使得该钧瓷拉胚机的转盘采用弹簧10与下扣件11和上扣件12通过焊接进行连接,接着将弹簧10套合到转轴9上,然后将下扣件11上的凹槽13与拉胚机2上的凸块14进行顺时针连接,接着再将上扣件12进行逆时针旋转,然后上扣件12另一凹槽13与托架1下端的另一凸块14进行连接,这样托架1与拉胚机2之间就形成弹性连接,从而操作者的手撞击到托架1上就会产生柔性缓冲。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钧瓷拉胚机的转盘时,先检查该装置是否存在零件破损或连接不牢的情况,检查无误后再进行使用,在进行该钧瓷拉胚机使用时,可将电机8进行启动,接着电机8带动转轴9进行转动,然后转轴9上端的转盘4就得到有效的转动,这样操作者就可将手对准到转盘4进行操作,而手在向下进行捋动的时候,手部可撞击到托架1上,接着托架1通过下端连接的上扣件12作用到弹簧10上,然后弹簧10可将向下作用力传递到拉胚机2上,这样托架1就发生了弹性缓冲,从而手部就不会因为撞击而受伤了,这就是该钧瓷拉胚机的转盘的工作原理。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钧瓷拉胚机的转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拉胚机(2),所述拉胚机(2)上开设有通孔结构,且拉胚机(2)上的通孔结构内设置有转轴(9),所述转轴(9)上套合有弹簧(10),且弹簧(10)的上端设置有上扣件(12),并且上扣件(12)的上端设置有托架(1),所述弹簧(10)的下端设置有下扣件(11),且下扣件(11)上开设有凹槽(13),且凹槽(13)内设置有凸块(14),且凸块(14)设置有两个,所述凸块(14)的下端设置有拉胚机(2),且另一个凸块(14)的上端设置有托架(1),所述托架(1)的下端设置有导杆(5),且导杆(5)的外壁上设置有导件(3),并且导件(3)的下端设置有拉胚机(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钧瓷拉胚机的转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拉胚机(2),所述拉胚机(2)上开设有通孔结构,且拉胚机(2)上的通孔结构内设置有转轴(9),所述转轴(9)上套合有弹簧(10),且弹簧(10)的上端设置有上扣件(12),并且上扣件(12)的上端设置有托架(1),所述弹簧(10)的下端设置有下扣件(11),且下扣件(11)上开设有凹槽(13),且凹槽(13)内设置有凸块(14),且凸块(14)设置有两个,所述凸块(14)的下端设置有拉胚机(2),且另一个凸块(14)的上端设置有托架(1),所述托架(1)的下端设置有导杆(5),且导杆(5)的外壁上设置有导件(3),并且导件(3)的下端设置有拉胚机(2)。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飞辛佳桧
申请(专利权)人:禹州市钧尚源陶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