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水导管内环缝自动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15079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水导管内环缝自动打磨装置,其中所述的底座底部安装万向轮,顶部安装立板,立板顶部固定角度调节板,角度调节板通过螺钉及螺母固定在立板上,螺母相对一侧安装三角板,三角板上安装上调节板,上调节板一端顶部安装支撑板A及支撑板B,上调节板通过缓冲调节弹簧及定位轴与下调节板连接;支撑板C及支撑板D上安装定轴,定轴上安装从动轮,从动轮与驱动轮连接,驱动轮安装在支撑板A及支撑板B间,驱动轮、轴承A及轴承B穿过传动轴,传动轴与电机连接;优点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造方便,经济实用;带有角度调节系统,能圆滑过渡使用方便;生产效率高质量好;减轻工作时打磨震动,改善工作环境;打磨带更换方便,移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水导管内环缝自动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水导管内环缝自动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隔水导管国产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隔水导管的用量也越来越大,同时对隔水导管的制造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规范。隔水导管管串内径要求严格,是下一开钻井作业的通道,为了确保钻头顺利钻进,不发生卡钻现象,就需要逐根检测表层导管内通径,确保其符合钻头下入的尺寸要求。钢管与隔水导管接头的组对焊接,是隔水导管生产的重要工序。在焊接过程中,钢管与隔水导管接头焊缝处会留有2mm左右的焊缝余高,无法满足隔水导管的内通径要求。因此需要对隔水导管内焊缝进行打磨处理,从而满足隔水导管内通径要求。目前没有适合隔水导管内焊缝打磨的装置,只能采用手持磨光机进行打磨,此种打磨方式效率慢,打磨后内壁不平整,不适用现在隔水导管的生产与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隔水导管内环缝自动打磨装置。本技术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水导管内环缝自动打磨装置,包括支撑板、打磨带、传动轴、保护罩、三角板、电机、上调节板、下调节板、立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水导管内环缝自动打磨装置,包括支撑板、打磨带(2)、传动轴(4)、保护罩(5)、三角板(6)、电机(7)、上调节板(8)、下调节板(9)、立板、底座(11)、万向轮(12)、缓冲调节弹簧(14)、定位轴(15)、驱动轮(18)、轴承、定轴(20)、从动轮(22)、螺钉(24)、角度调节板(25)及螺母(2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1)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2),所述的底座(11)顶部安装有立板A(10)及立板B(13),所述的立板A(10)及立板B(13)顶部固定有角度调节板(25),所述的角度调节板(25)为U型,所述的角度调节板(25)一侧通过螺钉(24)固定在立板A(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水导管内环缝自动打磨装置,包括支撑板、打磨带(2)、传动轴(4)、保护罩(5)、三角板(6)、电机(7)、上调节板(8)、下调节板(9)、立板、底座(11)、万向轮(12)、缓冲调节弹簧(14)、定位轴(15)、驱动轮(18)、轴承、定轴(20)、从动轮(22)、螺钉(24)、角度调节板(25)及螺母(2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1)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2),所述的底座(11)顶部安装有立板A(10)及立板B(13),所述的立板A(10)及立板B(13)顶部固定有角度调节板(25),所述的角度调节板(25)为U型,所述的角度调节板(25)一侧通过螺钉(24)固定在立板A(10)上,且角度调节板(25)一侧螺钉(24)处设有角度调节口(26),所述的角度调节板(25)另一侧通过螺母(27)固定在立板B(13)上,所述的角度调节板(25)另一侧螺母(27)相对一侧安装有三角板(6),所述的三角板(6)上安装有上调节板(8),所述的上调节板(8)一端顶部安装有支撑板A(1)及支撑板B(3),所述的上调节板(8)上安装有保护罩(5),所述的上调节板(8)通过缓冲调节弹簧(14)及定位轴(15)与下调节板(9)连接,所述的下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骁聂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祺龙海洋石油钢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