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整加工位置的双头立式攻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431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调整加工位置的双头立式攻钻机,属于金属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立柱、鞍座、工作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设双头加工机构和自动调整装置;通过图像摄取模块拍摄待加工表面参数经控制模块反馈给图像处理模板进行参数处理后再反馈给可编程控制模块,经可编程控制模块进行编程后再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将工作台移栽至加工位置后,再通过第三驱动机构驱动双头加工机构分别进行钻孔及攻牙操作;增设的双头加工机构和自动调整装置无需对现有结构进行大的改进,只需简易的组合在传统攻钻机上即可,实现对加工产品自动化的快速且高精度的加工,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整加工位置的双头立式攻钻机
本技术涉及金属加工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调整加工位置的双头立式攻钻机。
技术介绍
立式加工中心是指主轴为垂直状态的加工中心,其结构形式多为固定立柱,工作台为长方形,无分度回转功能,适合加工盘、套、板类零件,它一般具有三个直线运动坐标轴,并可在工作台上安装一个沿水平轴旋转的回转台,用以加工螺旋线类零件;立式加工中心装卡方便,便于操作,易于观察加工情况,调试程序容易,应用广泛,但受立柱高度及换刀装置的限制,不能加工太高的零件;立式加工中心与相应的卧式加工中心相比,结构简单,占地面积较小,价格较低。针对小型加工厂使用的攻钻加工中心,由于数控的攻钻加工中心成本高,根据自身工厂的实际情况,往往采用传统式的手工式操作的攻钻机,然而针对传统式的攻钻机在加工产品时,其加工精度及质量往往依赖于操作师傅的经验,而对于加工一些小而多的型腔或者孔类的要求时,操作师傅也很难加工出符合客户要求的精度,且带来较高的加工成本,从而限制传统式攻钻机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调整加工位置的双头立式攻钻机,包括底座、设于该底座上的立柱、活动设于所述底座上的鞍座、活动设于该鞍座上的工作台、驱动所述鞍座沿着所述底座长度方向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和驱动所述工作台相对于所述鞍座沿着所述底座宽度方向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立柱上的双头加工机构和自动调整装置,所述双头加工机构活动安装于所述立柱上;所述自动调整装置包括图像摄取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可编程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双头加工机构、所述图像摄取模块、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及所述可编程控制模块分别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整加工位置的双头立式攻钻机,包括底座、设于该底座上的立柱、活动设于所述底座上的鞍座、活动设于该鞍座上的工作台、驱动所述鞍座沿着所述底座长度方向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和驱动所述工作台相对于所述鞍座沿着所述底座宽度方向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立柱上的双头加工机构和自动调整装置,所述双头加工机构活动安装于所述立柱上;所述自动调整装置包括图像摄取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可编程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双头加工机构、所述图像摄取模块、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及所述可编程控制模块分别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整加工位置的双头立式攻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组导轨,该第一组导轨沿着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鞍座的底部固设有与所述第一组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一组滑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整加工位置的双头立式攻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电机、与该第一电机连接的第一滚珠丝杆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滚珠丝杆枢接于所述底座上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螺母固设于所述鞍座底部,所述第一螺母套装于所述第一滚珠丝杆上并与其传动配合;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整加工位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望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望辉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