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压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42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压力机。所述多功能压力机包括:底座;U型架,所述U型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U型架的顶部设置有气液增压器,所述气液增压器的底部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端贯穿所述U型架并延伸至所述U型架的底部;活动框,所述活动框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压力机,可以对物件不同位置以及不同方位进行拆卸和维修工作,有效的提高了压力机的功能性,以及通过采取压缩空气驱动升降,方便、省力、快速;而且可以根据所需拆卸工件的具体情况,通过调节压空压力控制压力机顶杆压力、上升下降速度;加工组合专用工装可拆卸、装配皮辊,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压力机
本技术涉及压力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压力机。
技术介绍
压力机是一种结构精巧的通用性压力机。具有用途广泛,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压力机可广泛应用于切断、冲孔、落料、弯曲、铆合和成形等工艺。通过对金属坯件施加强大的压力使金属发生塑性变形和断裂来加工成零件。在日常维修过程中经常需拆卸、装配轴承,加弹机上罗拉皮辊到到使用寿命时需要更换和装配新的皮辊等,这时就需要用到压力机,然而现有的压力机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现有的压力机等到物件固定后,再进行挤压处理,当需要不同的位置进行挤压处理时,这时就需要将物件拆卸,重新安装,费时费力,严重的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现有的压力机通常液压为动力的压力机不是很实用,而且压力无法精确调节,装配效率低。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多功能压力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压力机,解决了现有的压力机不能对不同位置进行挤压处理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压力机包括:底座;U型架,所述U型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U型架的顶部设置有气液增压器,所述气液增压器的底部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端贯穿所述U型架并延伸至所述U型架的底部;活动框,所述活动框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所述U型架的内部;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活动框的内部,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螺纹杆和导杆,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框的内壁的两侧,所述导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活动框的内壁的两侧,且位于所述螺纹杆的底端,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设置于所述螺纹块的底部,所述旋转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螺纹块的底部,所述箱体的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转动轴的顶端贯穿所述活动框并延伸至所述活动框的顶部,所述转动轴延伸至所述活动框的顶部的一端设置有工作台;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设置于所述U型架的一侧;活塞采取压缩空气驱动升降,方便、省力、快速;而且可以根据所需拆卸工件的具体情况,通过调节压空压力控制压力机顶杆压力、上升下降速度;加工组合专用工装可拆卸、装配皮辊,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驱动结构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带动工作台左右运动,以便于活塞对物件不同位置的处理,而且通过旋转结构的设置,可以带动工作台进行旋转,以便于活塞对物件进行不同方位的,极大的提高压力机的功能性;锁紧结构的设置,用于对操作后的驱动结构进行锁紧,保证其后续的稳定性,而且工作台采用现有可以物件夹紧固定的工作台,用于对物件进行支撑和固定。优选的,所述U型架的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增压气动开关,所述U型架的另一侧的顶部设置有上升气动开关,所述U型架的另一侧设置有下降气动开关。优选的,所述导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固定于所述螺纹块的底部。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外表面与所述蜗轮的外表面啮合。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所述U型架并延伸至所述U型架的外部,所述螺纹杆延伸至所述U型架的外部的一端设置有圆板,所述圆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卡槽。优选的,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的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的底部滑动连接有T型卡块。优选的,所述T型卡块的顶部设置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外表面设置有锁紧块,所述操作杆的顶端贯穿所述限位板并延伸至所述限位板的顶部。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压力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压力机,通过转动轴的旋转,可以带动工作台进行旋转,而工作台旋转时,就可以带动物件进行旋转以及通过螺纹块左右的运动,可以带动旋转结构左右运动,进而带动工作台左右运动,最终可带动物件进行左右运动,以便于活塞杆对物件不同位置的处理,可以带动工作台进行旋转,以便于活塞杆对物件进行不同方位的拆卸和维修工作,极大的提高压力机的功能性;通过气液增压器的启动,可以带动活塞杆上下运动,而活塞杆向下的运动,就可以对物件进行维修和拆卸等工作,采取压缩空气驱动升降,方便、省力、快速;而且可以根据所需拆卸工件的具体情况,通过调节压空压力控制压力机顶杆压力、上升下降速度;加工组合专用工装可拆卸、装配皮辊,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压力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限位板的结构俯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驱动结构和旋转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座,2、U型架,3、气液增压器,4、活塞杆,5、活动框,6、驱动结构,61、螺纹杆,62、导杆,63、滑动块,64、圆板,65、卡槽,66、螺纹块,7、旋转结构,71、箱体,72、转动轴,73、蜗轮,74、电机,75、蜗杆,8、工作台,9、锁紧结构,91、固定板,92、限位板,93、T型卡块,94、操作杆,95、锁紧块,10、增压气动开关,11、上升气动开关,12、下降气动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压力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限位板的结构俯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驱动结构和旋转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多功能压力机包括:底座1;U型架2,所述U型架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所述U型架2的顶部设置有气液增压器3,所述气液增压器3的底部设置有活塞杆4,所述活塞杆4的底端贯穿所述U型架2并延伸至所述U型架2的底部;活动框5,所述活动框5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所述U型架2的内部;驱动结构6,所述驱动结构6设置于所述活动框5的内部,所述驱动结构6包括螺纹杆61和导杆62,所述螺纹杆6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框5的内壁的两侧,所述导杆6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活动框5的内壁的两侧,且位于所述螺纹杆61的底端,所述螺纹杆6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66;旋转结构7,所述旋转结构7设置于所述螺纹块66的底部,所述旋转结构7包括箱体71,所述箱体71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螺纹块66的底部,所述箱体71的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72,所述转动轴7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73,所述转动轴72的顶端贯穿所述活动框5并延伸至所述活动框5的顶部,所述转动轴72延伸至所述活动框5的顶部的一端设置有工作台8;锁紧结构9,所述锁紧结构9设置于所述U型架2的一侧;本实施例中,活塞杆4采取压缩空气驱动升降,方便、省力、快速;而且可以根据所需拆卸工件的具体情况,通过调节压空压力控制压力机顶杆压力、上升下降速度;加工组合专用工装可拆卸、装配皮辊,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驱动结构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压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nU型架,所述U型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U型架的顶部设置有气液增压器,所述气液增压器的底部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端贯穿所述U型架并延伸至所述U型架的底部;/n活动框,所述活动框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所述U型架的内部;/n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活动框的内部,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螺纹杆和导杆,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框的内壁的两侧,所述导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活动框的内壁的两侧,且位于所述螺纹杆的底端,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n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设置于所述螺纹块的底部,所述旋转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螺纹块的底部,所述箱体的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转动轴的顶端贯穿所述活动框并延伸至所述活动框的顶部,所述转动轴延伸至所述活动框的顶部的一端设置有工作台;/n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设置于所述U型架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压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U型架,所述U型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U型架的顶部设置有气液增压器,所述气液增压器的底部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端贯穿所述U型架并延伸至所述U型架的底部;
活动框,所述活动框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所述U型架的内部;
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活动框的内部,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螺纹杆和导杆,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框的内壁的两侧,所述导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活动框的内壁的两侧,且位于所述螺纹杆的底端,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
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设置于所述螺纹块的底部,所述旋转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螺纹块的底部,所述箱体的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转动轴的顶端贯穿所述活动框并延伸至所述活动框的顶部,所述转动轴延伸至所述活动框的顶部的一端设置有工作台;
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设置于所述U型架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的顶部的一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新创锦纶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