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容器及电阻部件的安装结构、输入单元以及测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相互并联连接的电容器及电阻部件的安装结构、具备该安装结构的输入单元、以及具备该输入单元的测定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电容器及电阻部件的安装结构的一例,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人已经提出了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电容器及电阻部件的安装结构。上述提出的安装结构是将构成电压测定设备中的电压输入电阻部的电容器及电阻部件(输入电阻)安装到电路基板(印刷基板)上的结构。如图12所示,该电容器51和作为电阻部件的电阻器61被安装(装载)到电路基板71上,从而经由电路基板71(具体是指经由电路基板71上形成的未图示的通孔、布线图案等导体部)相互并联连接。该电容器51具备隔开间隔地安装在电路基板71上的一侧电极52和另一侧电极53(两者均是由导电性金属材料形成的电极),是由两个电极52、53之间所形成的静电电容构成的电容器,由于其是以空气作为电介质的电容器,因此能够在任意的耐压(包括数kV的高耐压)下构成为稳定的高精度的静电电容值。具体而言,一侧电极52由一对侧板部52a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器及电阻部件的安装结构,是由电阻部件和电容器构成的并联电路中的电容器及电阻部件的安装结构,所述电容器由连接至所述电阻部件的其中一个端子的第一电极、连接至所述电阻部件的另一个端子的第二电极形成,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一电极具有以与所述电阻部件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状态配置的第一电极形成部,/n所述第二电极具有以与所述电阻部件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状态配置的第二电极形成部,/n所述电阻部件由与所述第一电极形成部及所述第二电极形成部一一对应的第一电阻体和第二电阻体沿着所述长度方向分离设置且经由布线串联连接而构成,且以该第一电阻体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形成部直接相向地定位,该第二电阻 ...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0 JP 2018-238602;20190807 JP 2019-1449911.一种电容器及电阻部件的安装结构,是由电阻部件和电容器构成的并联电路中的电容器及电阻部件的安装结构,所述电容器由连接至所述电阻部件的其中一个端子的第一电极、连接至所述电阻部件的另一个端子的第二电极形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具有以与所述电阻部件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状态配置的第一电极形成部,
所述第二电极具有以与所述电阻部件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状态配置的第二电极形成部,
所述电阻部件由与所述第一电极形成部及所述第二电极形成部一一对应的第一电阻体和第二电阻体沿着所述长度方向分离设置且经由布线串联连接而构成,且以该第一电阻体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形成部直接相向地定位,该第二电阻体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极形成部直接相向地定位的方式进行安装。
2.一种电容器及电阻部件的安装结构,是由电阻部件和电容器构成的并联电路中的电容器及电阻部件的安装结构,所述电容器由连接至所述电阻部件的其中一个端子的第一电极、连接至所述电阻部件的另一个端子的第二电极形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电极具有以与所述电阻部件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状态且沿着该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n个电极形成部,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所述电阻部件由与所述n个电极形成部一一对应的n个电阻体沿着所述长度方向分离设置且经由布线串联连接而构成,且以该n个电阻体与对应的所述电极形成部直接相向地定位的方式进行安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及电阻部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阻部件具有由绝缘材料形成的一个基体,
各所述电阻体沿着作为所述长度方向的所述基体的长度方向形成在该基体的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及电阻部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修平,林和延,关宪一,依田元,瓶子利夫,
申请(专利权)人:日置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