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铁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铁铸件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池,冷却池下方连接有密封的储水箱,冷却池底部贯穿有竖直设置的滑动管,滑动管与冷却池滑动连接;滑动管下端开口并进入储水箱内,开口处安装有单向阀;滑动管上端位于冷却池内并固定连接有托板,滑动管上端的周壁上设有多个出水孔。本方案可通过滑动管上下移动实现冷却池中水的更换,利于减少水温变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注入冷却池中的水无法与铸件及时接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铁铸件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铁铸造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钢铁铸件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铸造是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因此铸造业的发展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实力,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在铸造行业中,铸件的冷却是铸件脱模后进入下一步加工必经的一环,同时,铸件冷却的好坏关系到最终产品的质量。现有的铸件冷却设备,如专利号CN103302275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重力浇铸用取件冷却装备,通过取件臂取件然后放入到冷却池内,冷却完成后取件臂上升取出铸件,该专利实现了铸件冷却的自动化,效率高,不过冷却池中的水冷却多个铸件后,水温度会升高,无法达到铸件冷却所需的温度,从而无法保证冷却质量,现有一般解决方式是向冷却池中注入温度较低的水,但是,目前注入的水在冷却池中无法与铸件及时接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钢铁铸件冷却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注入冷却池中的水无法与铸件及时接触的问题。方案基本如下:钢铁铸件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池,所述冷却池下方连接有密封的储水箱,冷却池底部贯穿有竖直设置的滑动管,滑动管与冷却池滑动连接;滑动管下端开口并进入储水箱内,开口处安装有单向阀;滑动管上端位于冷却池内并固定连接有托板,滑动管上端的周壁上设有多个出水孔。有益效果:将铸件放于托板上,通过人工或者驱动设备带动托板在冷却池中下移,从而使得铸件浸没于冷却池的水中,托板下移过程中,滑动管也向下滑动,滑动管下滑挤压储水箱中的水,储水箱中的水反过来挤压单向阀,此时单向阀打开,从而储水箱中的水进入到滑动管内,并最终从出水孔流出进入到冷却池中,由于铸件一直向下运动,从出水孔流出的水就刚好位于铸件的周围,这样可以使得铸件与刚进入冷却池中的水及时接触,减少提高冷却效果。进一步,所述冷却池上部连通有连通管,连通管下端与储水箱连通。这样冷却池中多余的水从连通管流入储水箱,使得这部分水在储水箱中充分进行散热,使得水在冷却池与储水箱中循环流动,利于节约水资源。进一步,所述滑动管下端固定连接有伞形的下压罩,滑动管可通过单向阀与下压罩连通。伞形的下压罩增大滑动管下移过程中作用的水量,利于增大单向阀下方的水压。进一步,所述托板固定连接有升降连杆,升降连杆连接有升降气缸。气缸可通过升降连杆带动托板上下移动,提高自动化。进一步,所述托板为网状或者镂空。利于托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水相互流通,利于铸件周围的水进行流动,提高冷却效果。进一步,所述冷却池侧壁上端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传送带。传送带便于移动冷却后的铸件。进一步,所述冷却池与传送带相对的侧壁上端固定有下料气缸,下料气缸固定连接有推板。这样可通过下料气缸驱动的推板将托板上冷却后的铸件推到传送带上。进一步,所述传送带上方设有风管,风管上设有多个朝向传送带的出风口。这样可通过出风口吹出的风加速铸件表面的水分蒸发,进一步使铸件进行冷却,同时铸件表面水分蒸发后利于后序加工处理。进一步,所述储水箱内设有冷却器。便于储水箱中的水尽快冷却,利于保证冷却池中水温恒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升降连杆的右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传送带2、冷却池3、连通管32、储水箱4、升降气缸10、升降连杆5、托板52、滑动管6、出水孔60、下压罩61、下料气缸7、推板71、冷却器8、风管11。实施例一基本如下:钢铁铸件冷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冷却池3,冷却池3上端开口,冷却池3下方设有储水箱4,储水箱4内设有冷却器8,冷却器8可以连接冷水机(TF-LS-5HP),或者采用类似于用在冰箱中的冷凝管制冷。冷却池3靠近上端边缘位置连通有连通管32,连通管32下端与储水箱4连通。冷却池3的底部设有与储水箱4连通的通孔,通孔内滑动连接有竖向设置的滑动管6,滑动管6下端穿过冷却池3底部进入到储水箱4内。滑动管6下端开口,开口处安装有单向阀,滑动管6的下端还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伞形的下压罩61,下压罩61与滑动管6可通过单向阀进行连通。滑动管6上端封闭,上端部分的周壁上设有多个出水孔60。滑动管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托板52,托板52为网状或者镂空,这样便于托板52上下表面的水相互流通。托板52固定连接有升降连杆5,如图2所示,升降连杆5为倒U字形,升降连杆5未连接托板52的一端伸出至冷却池3的外部,并连接有升降气缸10,升降气缸10与储水箱4的外壁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如图1所示,冷却池3上端的左侧边缘固定连接有下料气缸7,下料气缸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推板71。冷却池3上端的右侧边缘连接有传送带2。具体使用时,先将储水箱4注满水,冷却池3水位高于连通管32上端端口。将铸件通过运送装置或者机械手放于托板52上,然后启动升降气缸10,升降气缸10通过升降连杆5带动托板52下移,使得铸件进入到冷却池3的水中。托板52持续下移过程中,滑动管6向下滑动,下压罩61跟着滑动管6向下移动并向下挤压储水箱4中的水,储水箱4中的水给予单向阀的压力大于冷却池3中给予单向阀的压力,单向阀打开,储水箱4中的水流入到滑动管6内,并最终从滑动管6上部的出水孔60流出,由于铸件也下移,所以出水孔60流出的冷却水位于铸件周围,可以及时与铸件进行热交换;冷却完成后,升降气缸10带动托板52上移,上移过程中,单向阀下方水压低,单向阀不会打开。这样储水箱4中的水可流入到冷却池3中,从而使得冷却池3中水温变化降低。冷却池3中多余的水便从连通管32流入储水箱4,并由冷却器8进行降温,这样冷却水得以循环流动。托板52将铸件带出水面后,启动下料气缸7,下料气缸7带动推板71水平移动,从而将托板52上的铸件推到传送带2上,由传送带2运输到其它加工工序。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传送带2上方通过支架固定连接风管11,风管11连接有鼓风机,风管11上沿传送带2的传送方向上设有多个朝向传送带2的出风口。这样可通过出风口吹出的风加速铸件表面的水分蒸发,进一步使铸件进行冷却,同时铸件表面水分蒸发后利于后序加工处理。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钢铁铸件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池下方连接有密封的储水箱,冷却池底部贯穿有竖直设置的滑动管,滑动管与冷却池滑动连接;滑动管下端开口并进入储水箱内,开口处安装有单向阀;滑动管上端位于冷却池内并固定连接有托板,滑动管上端的周壁上设有多个出水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钢铁铸件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池下方连接有密封的储水箱,冷却池底部贯穿有竖直设置的滑动管,滑动管与冷却池滑动连接;滑动管下端开口并进入储水箱内,开口处安装有单向阀;滑动管上端位于冷却池内并固定连接有托板,滑动管上端的周壁上设有多个出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铁铸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池上部连通有连通管,连通管下端与储水箱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铁铸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管下端固定连接有伞形的下压罩,滑动管可通过单向阀与下压罩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铁铸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固定连接有升降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进,伍小兵,熊飞,林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