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的铸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127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的铸造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承载组件、移动组件和铸造模,所述装置主体为箱状结构,且外壁上铰接有箱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还固定设置有铸造模,铸造模的内部设有铸造腔,所述铸造腔的外部设置有朝向其移动的推板,所述推板远离铸造模的一端与水平设置的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下方设有移动组件,并与之同步移动,所述移动组件下方还设置有承载组件,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在承载组件的下方还设置有水箱,所述承载组件朝向水箱移动,所述承载组件至少包括网框和固定板,所述网框凸出设置于固定板的下方。该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的铸造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的铸造装置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的铸造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混合动力汽车是指驱动系统由两个或多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联合组成的车辆,车辆的行驶功率依据实际的车辆行驶状态由单个驱动系单独或多个驱动系共同提供。因各个组成部件、布置方式和控制策略的不同,混合动力汽车有多种形式。目前,在新能源汽车的配件当中,电机壳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能为电机优良有效的输出环境,保护其安全稳定,现有的电机壳在铸造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即可去对其进行高效的冷却,冷却工艺时间长,难以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的铸造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的铸造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承载组件、移动组件和铸造模,所述装置主体为箱状结构,且外壁上铰接有箱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还固定设置有铸造模,铸造模的内部设有铸造腔,所述铸造腔的外部设置有朝向其移动的推板,所述推板远离铸造模的一端与水平设置的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下方设有移动组件,并与之同步移动,所述移动组件下方还设置有承载组件,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在承载组件的下方还设置有水箱,所述承载组件朝向水箱移动,所述承载组件至少包括网框和固定板,所述网框凸出设置于固定板的下方,所述固定板的两端板壁上均开设有供第一丝杆穿过的螺纹孔,所述第一丝杆竖直对称分布在网框的两侧,且第一丝杆的上下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固定块,且第一丝杆的底部穿过固定块,外壁上套设传动带的一端,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套设在与第二电机相连的主动轮上,所述移动组件至少包括第二丝杆、移动块以及立柱,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立柱的顶端面,并与之垂直分布,所述立柱的底端面固定连接移动块的上表面,所述移动块套设在第二丝杆的外部,并与之螺纹传动。优选的,所述第二丝杆靠近装置主体内壁的一端与轴固定连接,且轴穿过装置主体并与之转动连接,轴的另一端与固定安装在装置主体侧壁上的第一电机相连。优选的,所述铸造模的顶部还设置有与内部铸造腔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穿过装置主体顶部开设的通孔。优选的,所述铸造模的背部还开设有与铸造腔连通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部设置有朝向铸造腔移动的板,且板壁与水平设置的伸缩气缸相连。优选的,所述立柱的外壁上贯穿开设有供固定杆穿过的滑孔,所述固定杆水平焊接装置主体内壁,与第二丝杆平行。优选的,所述固定块沿装置主体的内壁对称分布,与内壁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的铸造装置,通过承载机构的设置,在电机壳浇筑完成后,通过伸缩气缸推动电机壳从铸造模内部掉落至网框中,网框将电机壳送入水箱中,进而可以将电机壳进行快速的冷却,通过网框的竖向升降,在冷却完成后还可将电机壳捞起,省事省力,有效增加电机壳的冷却效率,提升工作的质量,该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的铸造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承载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移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承载组件、2水箱、3固定块、4第一电机、6连接杆、7推板、8铸造腔、9连接管、10固定杆、11移动组件、12铸造模、13通孔、14连接孔、15伸缩气缸、16装置主体、17第一丝杆、18第二电机、19主动轮、20传动带、21第二丝杆、22网框、23固定板、24滑孔、25立柱、26移动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的铸造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6、承载组件1、移动组件11和铸造模12,所述装置主体16为箱状结构,且外壁上铰接有箱门,所述装置主体16的内部还固定设置有铸造模12,铸造模12的内部设有铸造腔8,所述铸造腔8的外部设置有朝向其移动的推板7,所述推板7远离铸造模12的一端与水平设置的连接杆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下方设有移动组件11,并与之同步移动,所述移动组件11下方还设置有承载组件1,所述装置主体16的底部在承载组件1的下方还设置有水箱2,所述承载组件1朝向水箱2移动,所述承载组件1至少包括网框22和固定板23,所述网框22凸出设置于固定板23的下方,所述固定板23的两端板壁上均开设有供第一丝杆17穿过的螺纹孔,所述第一丝杆17竖直对称分布在网框22的两侧,且第一丝杆17的上下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固定块3,且第一丝杆17的底部穿过固定块3,外壁上套设传动带20的一端,所述传动带20的另一端套设在与第二电机18相连的主动轮19上,所述移动组件11至少包括第二丝杆21、移动块26以及立柱25,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立柱25的顶端面,并与之垂直分布,所述立柱25的底端面固定连接移动块26的上表面,所述移动块26套设在第二丝杆21的外部,并与之螺纹传动,过网框22的竖向升降,在冷却完成后还可将电机壳捞起,省事省力。具体的,所述第二丝杆21靠近装置主体16内壁的一端与轴固定连接,且轴穿过装置主体16并与之转动连接,轴的另一端与固定安装在装置主体16侧壁上的第一电机4相连,通过第一电机4转动,带动第二丝杆21转动,移动块26沿着第二丝杆21螺纹传动。具体的,所述铸造模12的顶部还设置有与内部铸造腔8连通的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穿过装置主体16顶部开设的通孔13,将注塑液沿连接管9倒入铸造腔8,进行铸造。具体的,所述铸造模12的背部还开设有与铸造腔8连通的连接孔14,所述连接孔14的内部设置有朝向铸造腔8移动的板,且板壁与水平设置的伸缩气缸15相连。具体的,所述立柱25的外壁上贯穿开设有供固定杆10穿过的滑孔24,所述固定杆10水平焊接装置主体16内壁,与第二丝杆21平行,固定杆10起到稳定移动方向的作用。具体的,所述固定块3沿装置主体16的内壁对称分布,与内壁固定连接。具体的,该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的铸造装置,在使用时,首先通过第一电机4转动,带动第二丝杆21转动,移动块26沿着第二丝杆21螺纹传动,立柱25随之移动,立柱25还沿着固定杆10横向滑动,固定杆10起到稳定移动方向的作用,立柱25将推板7朝向铸造腔8推动,将铸造腔8密封,随后将注塑液沿连接管9倒入铸造腔8,进行铸造,完成后,第二丝杆21反向转动,移动块26带动推板7从铸造腔8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的铸造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6)、承载组件(1)、移动组件(11)和铸造模(1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6)为箱状结构,且外壁上铰接有箱门,所述装置主体(16)的内部还固定设置有铸造模(12),铸造模(12)的内部设有铸造腔(8),所述铸造腔(8)的外部设置有朝向其移动的推板(7),所述推板(7)远离铸造模(12)的一端与水平设置的连接杆(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下方设有移动组件(11),并与之同步移动,所述移动组件(11)下方还设置有承载组件(1),所述装置主体(16)的底部在承载组件(1)的下方还设置有水箱(2),所述承载组件(1)朝向水箱(2)移动,所述承载组件(1)至少包括网框(22)和固定板(23),所述网框(22)凸出设置于固定板(23)的下方,所述固定板(23)的两端板壁上均开设有供第一丝杆(17)穿过的螺纹孔,所述第一丝杆(17)竖直对称分布在网框(22)的两侧,且第一丝杆(17)的上下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固定块(3),且第一丝杆(17)的底部穿过固定块(3),外壁上套设传动带(20)的一端,所述传动带(20)的另一端套设在与第二电机(18)相连的主动轮(19)上,所述移动组件(11)至少包括第二丝杆(21)、移动块(26)以及立柱(25),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立柱(25)的顶端面,并与之垂直分布,所述立柱(25)的底端面固定连接移动块(26)的上表面,所述移动块(26)套设在第二丝杆(21)的外部,并与之螺纹传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的铸造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6)、承载组件(1)、移动组件(11)和铸造模(1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6)为箱状结构,且外壁上铰接有箱门,所述装置主体(16)的内部还固定设置有铸造模(12),铸造模(12)的内部设有铸造腔(8),所述铸造腔(8)的外部设置有朝向其移动的推板(7),所述推板(7)远离铸造模(12)的一端与水平设置的连接杆(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下方设有移动组件(11),并与之同步移动,所述移动组件(11)下方还设置有承载组件(1),所述装置主体(16)的底部在承载组件(1)的下方还设置有水箱(2),所述承载组件(1)朝向水箱(2)移动,所述承载组件(1)至少包括网框(22)和固定板(23),所述网框(22)凸出设置于固定板(23)的下方,所述固定板(23)的两端板壁上均开设有供第一丝杆(17)穿过的螺纹孔,所述第一丝杆(17)竖直对称分布在网框(22)的两侧,且第一丝杆(17)的上下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固定块(3),且第一丝杆(17)的底部穿过固定块(3),外壁上套设传动带(20)的一端,所述传动带(20)的另一端套设在与第二电机(18)相连的主动轮(19)上,所述移动组件(11)至少包括第二丝杆(21)、移动块(26)以及立柱(25),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立柱(25)的顶端面,并与之垂直分布,所述立柱(25)的底端面固定连接移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丹红
申请(专利权)人:沭阳金伯利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