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轧制金属带的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268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铸轧制金属带的生产线,包括:传动带机构,传动带机构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之间套装设有传动带;收卷机构,用于收卷制得的金属带;传动带机构上设有用于控制金属带厚度的控制辊组,控制辊组包括位于传动带上方的上控制辊和位于所述传动带下方的下控制辊,控制辊组的进料侧设有用于添加液态金属的加料装置,并在控制辊组的进料侧设置用于使液态金属保持液态和流动性的高温区,在控制辊组的出料侧设置用于使液态金属冷却定型为金属带的冷却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铸轧制金属带的生产线,能够精确控制金属带的生产厚度,即金属带的厚度可以更薄,以满足储能电极等场景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铸轧制金属带的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带材的生产设备,具体的为一种连铸轧制金属带的生产线。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是由负极活性物质碳材料或非碳材料、粘合剂和添加剂混合制成糊状胶合剂均匀涂抹在铜箔两侧,经干燥、滚压而成。锂离子电池能否成功地制成,关键在于能否制备出可逆地脱/嵌锂离子的负极材料。一般来说,选择一种好的负极材料应遵循以下原则:比能量高;相对锂电极的电极电位低;充放电反应可逆性好;与电解液和粘结剂的兼容性好;比表面积小(<10m2/g),真密度高(>2.0g/cm3);嵌锂过程中尺寸和机械稳定性好;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在空气中稳定、无毒副作用。目前,已实际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一般都是碳素材料,如石墨、软碳(如焦炭等)、硬碳等。传统的碳素材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锂离子电池负极的使用要求,但存在能量密度低和重量重等缺陷。金属锂具有高的容量(理论3860mAh/g),低的密度(0.59g/cm3),低的电化学势(-3.04Vvs.标准氢电极),因此以金属锂作为负极的金属锂二次电池与石墨负极的锂离子电池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铸轧制金属带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传动带机构,所述传动带机构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所述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之间套装设有传动带;/n收卷机构,用于收卷制得的金属带;/n所述传动带机构上设有用于控制金属带厚度的控制辊组,所述控制辊组包括位于所述传动带上方的上控制辊和位于所述传动带下方的下控制辊,所述控制辊组的进料侧设有用于添加液态金属的加料装置,并在所述控制辊组的进料侧设置用于使液态金属保持液态和流动性的高温区,在所述控制辊组的出料侧设置用于使液态金属冷却定型为金属带的冷却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轧制金属带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动带机构,所述传动带机构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所述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之间套装设有传动带;
收卷机构,用于收卷制得的金属带;
所述传动带机构上设有用于控制金属带厚度的控制辊组,所述控制辊组包括位于所述传动带上方的上控制辊和位于所述传动带下方的下控制辊,所述控制辊组的进料侧设有用于添加液态金属的加料装置,并在所述控制辊组的进料侧设置用于使液态金属保持液态和流动性的高温区,在所述控制辊组的出料侧设置用于使液态金属冷却定型为金属带的冷却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轧制金属带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控制辊的最高点与所述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的最高点平齐,并使所述传动带位于水平面上;所述上控制辊与下控制辊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辊缝等于所述传动带的厚度以及所述金属带的预设厚度之和;所述控制辊组的进料侧设有溢流控制板,所述溢流控制板的溢流高度与所述上控制辊的最低点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轧制金属带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控制辊与所述第一传动辊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等于所述传动带的厚度;所述控制辊组的进料侧设有压在传动带上的压辊,所述压辊与所述下控制辊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等于所述传动带的厚度,所述上控制辊与下控制辊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辊缝等于所述传动带的厚度以及所述金属带的预设厚度之和;
所述压辊上设有溢流环槽,所述溢流环槽的深度大于等于金属带的预设厚度,所述加料装置将液态金属加入到所述压辊与所述控制辊组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铸轧制金属带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辊的最高点高于所述第二传动辊的最高点,且所述第一传动辊的最高点的高度与所述第二传动辊的最高点的高度之差等于所述金属带的预设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连铸轧制金属带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辊处设有用于回收溢流的液态金属的溢流收料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轧制金属带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辊组的进料侧设有送料辊,所述送料辊上设有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民昌李长明吴超辛程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九环新越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