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180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加工设备,包括壳体和导线,所述壳体的前侧底端中心位置螺接有下阀门,所述壳体的前侧左下角从上至下分别螺钉连接有外罩和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延伸出外罩的内壁底端并键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壳体的左侧中心位置安装有向下倾斜的大导线管,所述壳体的右侧底端横向安装有小导线管,所述壳体的顶端中心位置螺接有上阀门,且上阀门贯穿壳体的内壁顶端,所述壳体的内壁顶端沿左右方向设置有喷管,且喷管的外壁中心位置与上阀门螺接。该一种电缆加工设备,可加快拉丝速度,降低对导线的损伤,从而保证了生产质量,通过调节机构可根据要求调节拉丝的直径,避免了对拉丝模具的拆卸和更换,省时省力,加快了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加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缆加工
,具体为一种电缆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多架设在空中或装在地下、水底,用于电讯或电力输送,在导线绞合成电缆线前需要根据规定和要求对导线进行拉丝以达到相应的标准直径,现有的拉丝设备在需要改变拉丝直径时需要对拉丝模具进行拆卸和更换,费时费力,影响生产进度,单模拉拔拉丝速度慢,对导线的损伤大,而且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加工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加工设备,包括壳体和导线,所述壳体的前侧底端中心位置螺接有下阀门,所述壳体的前侧左下角从上至下分别螺钉连接有外罩和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延伸出外罩的内壁底端并键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壳体的左侧中心位置安装有向下倾斜的大导线管,所述壳体的右侧底端横向安装有小导线管,所述壳体的顶端中心位置螺接有上阀门,且上阀门贯穿壳体的内壁顶端,所述壳体的内壁顶端沿左右方向设置有喷管,且喷管的外壁中心位置与上阀门螺接,所述壳体的内腔左右两侧沿前后方向均安装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的前侧延伸出壳体的前侧外壁,所述壳体的内腔左侧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和第三滚轮,所述壳体的内腔右侧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前后两端的外壁上均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所述壳体内壁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环,所述壳体的后侧螺钉连接有后盖,且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的后端贯穿壳体的后侧外壁分别与后盖内腔的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三皮带轮键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均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滚轮的前端延伸出壳体的前侧键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且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导线贯穿大导线管的内腔依次与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搭接并从小导线管的内腔穿出,所述壳体的内壁左右两侧底端螺钉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挡板的一侧,所述挡板的另一侧与壳体的内腔底端螺钉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导轨、滑块、拉丝模具、拉杆、外壳、滑槽、压板、弹簧、卡槽和卡块;所述壳体的内腔后侧上下两端螺钉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导轨的一端,所述导轨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内腔前侧螺钉连接,所述导轨的内腔插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侧螺钉连接有拉丝模具,所述拉丝模具的前侧中心位置沿前后方向通过轴承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外壁后端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所述拉丝模具的前侧与轴承的外环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前端贯穿壳体的前侧外壁,所述拉杆的外壁从前至后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壳体的前侧且位于两个所述拉杆之间螺钉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外壳的顶端开设有滑槽,所述外壳的内腔左右两端均插接有压板,且压板的顶端延伸出滑槽的内腔,两个所述压板之间安装有弹簧,且压板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穿过通孔焊接有可与卡槽插接的卡块,且卡块与拉杆的外壁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外壁顶端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滚轮的外壁底端与第三滚轮的外壁顶端在同一水平线上。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卡槽从前至后间隙排列在拉杆的外壁,且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卡槽之间的间距与拉丝模具上相邻的两个拉丝孔之间的间距相同。优选的,所述导轨的内腔形状为燕尾槽形,且滑块与导轨相适配插接。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形状为梯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电缆加工设备,通过调节机构可对拉丝模具进行移动,通过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的配合可以使导线经过双模多次拉拔,加快拉丝速度,降低对导线的损伤,从而保证了生产质量,通过调节机构可根据要求调节拉丝的直径,避免了对拉丝模具的拆卸和更换,省时省力,加快了生产进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后面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右侧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调节机构的局部剖面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调节机构中压板的结构放大图。图中:1、壳体,2、下阀门,3、电机,4、外罩,5、第一锥形齿轮,6、大导线管,7、小导线管,8、上阀门,9、喷管,10、第一滚轮,11、第三滚轮,12、第二滚轮,13、后盖,14、第一皮带轮,15、第二皮带轮,16、第三皮带轮,17、第二锥形齿轮,18、导线,19、挡板,20、导轨,21、滑块,22、拉丝模具,23、拉杆,24、外壳,25、滑槽,26、压板,27、弹簧,28、卡槽,29、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缆加工设备,包括壳体1和导线18,壳体1的前侧底端中心位置螺接有下阀门2,壳体1的前侧左下角从上至下分别螺钉连接有外罩4和电机3,通过外罩4不仅可以防止灰尘或异物落在第一锥形齿轮5和第二锥形齿轮17上,而且还能避免第一锥形齿轮5和第二锥形齿轮17之间传动时造成人员误伤,从而延长第一锥形齿轮5和第二锥形齿轮17的使用寿命,电机3的输出端延伸出外罩4的内壁底端并键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5,壳体1的左侧中心位置安装有向下倾斜的大导线管6,通过大导线管6对导线18起到向导作用,便于导线18进入壳体1的内腔,壳体1的右侧底端横向安装有小导线管7,通过小导线管7可以使导线18从小导线管7的内腔拉出壳体1内腔,壳体1的顶端中心位置螺接有上阀门8,且上阀门8贯穿壳体1的内壁顶端,壳体1的内壁顶端沿左右方向设置有喷管9,且喷管9的外壁中心位置与上阀门8螺接,可以控制润滑液从上阀门8进入喷管9对导线18和拉丝模具22进行喷洒,从而实现导线18的降温和润滑,壳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沿前后方向均安装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的前侧延伸出壳体1的前侧外壁,壳体1的内腔左侧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10和第三滚轮11,壳体1的内腔右侧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12,第一滚轮10、第二滚轮12和第三滚轮11前后两端的外壁上均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通过第一滚轮10、第二滚轮12和第三滚轮11搭接可改变导线18的移动方向,从而使导线18可以多次穿过拉丝模具22上的拉丝孔进行多次拉丝,壳体1内壁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环,壳体1的后侧螺钉连接有后盖13,且第一滚轮10、第二滚轮12和第三滚轮11的后端贯穿壳体1的后侧外壁分别与后盖13内腔的第一皮带轮14、第二皮带轮15、第三皮带轮16键连接,第一皮带轮14和第三皮带轮16均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15转动连接,第三滚轮11的前端延伸出壳体1的前侧键连接有第二锥形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加工设备,包括壳体(1)和导线(1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侧底端中心位置螺接有下阀门(2),所述壳体(1)的前侧左下角从上至下分别螺钉连接有外罩(4)和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延伸出外罩(4)的内壁底端并键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5),所述壳体(1)的左侧中心位置安装有向下倾斜的大导线管(6),所述壳体(1)的右侧底端横向安装有小导线管(7),所述壳体(1)的顶端中心位置螺接有上阀门(8),且上阀门(8)贯穿壳体(1)的内壁顶端,所述壳体(1)的内壁顶端沿左右方向设置有喷管(9),且喷管(9)的外壁中心位置与上阀门(8)螺接,所述壳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沿前后方向均安装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的前侧延伸出壳体(1)的前侧外壁,所述壳体(1)的内腔左侧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10)和第三滚轮(11),所述壳体(1)的内腔右侧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12),所述第一滚轮(10)、第二滚轮(12)和第三滚轮(11)前后两端的外壁上均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所述壳体(1)内壁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环,所述壳体(1)的后侧螺钉连接有后盖(13),且第一滚轮(10)、第二滚轮(12)和第三滚轮(11)的后端贯穿壳体(1)的后侧外壁分别与后盖(13)内腔的第一皮带轮(14)、第二皮带轮(15)、第三皮带轮(16)键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14)和第三皮带轮(16)均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15)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滚轮(11)的前端延伸出壳体(1)的前侧键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7),且第二锥形齿轮(17)与第一锥形齿轮(5)啮合连接,所述导线(18)贯穿大导线管(6)的内腔依次与第一滚轮(10)、第二滚轮(12)和第三滚轮(11)搭接并从小导线管(7)的内腔穿出,所述壳体(1)的内壁左右两侧底端螺钉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挡板(19)的一侧,所述挡板(19)的另一侧与壳体(1)的内腔底端螺钉连接;/n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导轨(20)、滑块(21)、拉丝模具(22)、拉杆(23)、外壳(24)、滑槽(25)、压板(26)、弹簧(27)、卡槽(28)和卡块(29);/n所述壳体(1)的内腔后侧上下两端螺钉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导轨(20)的一端,所述导轨(20)的另一端与壳体(1)的内腔前侧螺钉连接,所述导轨(20)的内腔插接有滑块(21),所述滑块(21)的内侧螺钉连接有拉丝模具(22),所述拉丝模具(22)的前侧中心位置沿前后方向通过轴承连接有拉杆(23),所述拉杆(23)的外壁后端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所述拉丝模具(22)的前侧与轴承的外环固定连接,所述拉杆(23)的前端贯穿壳体(1)的前侧外壁,所述拉杆(23)的外壁从前至后均开设有卡槽(28),所述壳体(1)的前侧且位于两个所述拉杆(23)之间螺钉连接有外壳(24),所述外壳(24)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外壳(24)的顶端开设有滑槽(25),所述外壳(24)的内腔左右两端均插接有压板(26),且压板(26)的顶端延伸出滑槽(25)的内腔,两个所述压板(26)之间安装有弹簧(27),且压板(26)在弹簧(27)的弹力作用下穿过通孔焊接有可与卡槽(28)插接的卡块(29),且卡块(29)与拉杆(23)的外壁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加工设备,包括壳体(1)和导线(1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侧底端中心位置螺接有下阀门(2),所述壳体(1)的前侧左下角从上至下分别螺钉连接有外罩(4)和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延伸出外罩(4)的内壁底端并键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5),所述壳体(1)的左侧中心位置安装有向下倾斜的大导线管(6),所述壳体(1)的右侧底端横向安装有小导线管(7),所述壳体(1)的顶端中心位置螺接有上阀门(8),且上阀门(8)贯穿壳体(1)的内壁顶端,所述壳体(1)的内壁顶端沿左右方向设置有喷管(9),且喷管(9)的外壁中心位置与上阀门(8)螺接,所述壳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沿前后方向均安装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的前侧延伸出壳体(1)的前侧外壁,所述壳体(1)的内腔左侧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10)和第三滚轮(11),所述壳体(1)的内腔右侧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12),所述第一滚轮(10)、第二滚轮(12)和第三滚轮(11)前后两端的外壁上均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所述壳体(1)内壁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环,所述壳体(1)的后侧螺钉连接有后盖(13),且第一滚轮(10)、第二滚轮(12)和第三滚轮(11)的后端贯穿壳体(1)的后侧外壁分别与后盖(13)内腔的第一皮带轮(14)、第二皮带轮(15)、第三皮带轮(16)键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14)和第三皮带轮(16)均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15)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滚轮(11)的前端延伸出壳体(1)的前侧键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7),且第二锥形齿轮(17)与第一锥形齿轮(5)啮合连接,所述导线(18)贯穿大导线管(6)的内腔依次与第一滚轮(10)、第二滚轮(12)和第三滚轮(11)搭接并从小导线管(7)的内腔穿出,所述壳体(1)的内壁左右两侧底端螺钉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挡板(19)的一侧,所述挡板(19)的另一侧与壳体(1)的内腔底端螺钉连接;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导轨(20)、滑块(21)、拉丝模具(22)、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兴云电线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