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1010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包括由金属材料铸造而成的主体,设置于主体内的给水管及盘管,给水管呈螺纹状设置于主体内,给水管的进水口突出设置于主体的上边缘,给水管的出水口自主体的中下部向外延伸。当盘管为电热管时,盘管对主体进行加热,进而对给水管内的水进行加热,当盘管为蒸发管时,盘管对主体进行制冷,进而对给水管内的水进行制冷。由于水源直接从给水管的进水口流入,从出水口流出,因此避免水源经过多个零件才到达加热或制冷装置,因此避免了二次污染,而且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另外,由于金属给水管直接设在金属主体内,加热或制冷快,提高了效率,缩短了开机后的取水时间。(*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快速且防二次污染的冷、热水供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对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一种即时方便地提供冷、热饮用水的饮水机就应运而生。目前市场上供应的传统饮水机的冷胆、热胆内的饮用水都是在有气道情况下,从水源流经多个零件后才到达胆体(贮水罐)的。而且对于供应热水的热胆而言,不论是内加热还是外加热,均需开机10多分钟才能提供90℃以上的热水。而对于提供冷水的冷胆,如果采用半导体制冷,提供15℃以下的冷水则需要开机1.5小时左右,如果采用压缩机制冷,提供10℃以下的冷水也至少需半小时以上。而且,可以提供热水的饮水机中,一般都是贮水部件与热胆连通,且连通大气,因此在进水过程中,空气频繁地进出贮水部件,从而使外界的细菌、尘土等物质均进入贮水部件,使净水受到污染。为了防止污染,一种方式是在进水系统内加上灭菌装置,但灭菌装置大多数采用紫外线消毒灯或者臭氧灭菌装置,消毒的效果受照射范围的影响,不能完全彻底地消毒,而且消毒装置会加速贮水系统及其他管路的老化速度,为防止频繁地更换元件,需要采用耐氧化的材料,从而大大增加了成本。所以这类饮水机的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水装置,包括由金属材料制成的主体、给水管及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管、盘管与主体一体成型,给水管呈螺纹状设置于主体内,给水管的进水口、出水口自主体向外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奇迪
申请(专利权)人:奇迪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